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7:20:44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
背景技術:
穿刺針是最基本的介入醫療器械,主要應用於微創手術,其結合其他醫療設備的聯合使用,可用於治療腰椎間盤穿刺、關節穿刺、肌肉痛點穿刺、藥物注射,可直達患者痛點,消除患者疼痛。
傳統的穿刺針只能應用於CT和超聲環境下,不能用於磁共振環境下,近些年來,磁共振成像引導介入是現代介入治療中醫學影像學最有效的診斷手段之一,其具有對人體無電離輻射、圖像解析度高、治療精準等優勢,而現有的穿刺針大部分都是不鏽鋼材料製成,在磁共振環境下會受到較大的磁場力和力矩,還會產生較大偽影,影響醫生診斷,對患者不安全,無法使用,並且現有的穿刺針多數外針管和內針管針頭只在一個面上磨成一個角度,穿刺過程中對病人創傷較大,不易於穿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包括:外針管、外針手柄、內針管、內針手柄、外針管入孔、外針管內部入孔、內針管入口、長方體缺口、長方體突出、針頭磨尖面、弧切面,所述外針管與外針手柄連接,內針管與內針手柄連接,外針手柄為中空,外針手柄與外針管粘膠相連處設有外針管入孔,外針管入孔的直徑大於外針管的直徑,外針手柄的內部設有外針管內部入孔,外針管內部入孔的直徑大於內針管的直徑。
所述內針管與外針手柄粘膠相連處設有內針管入孔,內針管入孔的直徑大於內針管的直徑。
所述外針手柄表面設有長方體缺口,內針手柄的表面設有長方體突出,長方體缺口與長方體突出相互吻合。
所述外針管為中空,內針管為實心,外針管內徑大於內針管的直徑,內針管在外針管中可自由出入。
所述外針管長度為105MM—155MM,外徑為0.81MM—2.11MM,內徑為0.51MM—1.60MM。
所述內針管長度為126MM—176`MM,直徑為0.41MM—1.50MM。
所述外針管的針頭磨尖面與外針管的軸心線形成夾角20°,外針管的針頭磨尖面的背面針尖兩邊各磨一個弧切面。
所述內針管的針頭磨尖面與內針管的軸心線形成夾角20°。
所述外針管的外表面設有寬度為0.5MM的圓形閉合環刻度,以針頭為基準,每隔10MM打一環,每隔50MM打兩環。
所述外針管採用純鈦材料,內針管採用記憶性鈦鎳合金材料。
本實用新型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有效的消減了在磁共振的金屬偽影,使得磁共振圖像非常清晰,便於醫生診斷,外針管和內針管的磨尖面分別於外針管和內針管的軸心線形成夾角20°,外針管的磨尖面針尖背面兩邊各磨一個弧切面,便於醫生穿刺,減輕對病人的創傷,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概率。
說明書附圖:
圖1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外針手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內針手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外針管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外針管針頭示意圖;
圖6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內針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給出實施例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只用於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如圖1~6所示,一種磁共振兼容的穿刺針,包括:外針管1、外針手柄2、內針管3、內針手柄4、外針管入孔5、外針管內部入孔6、內針管入口7、長方體缺口8、長方體突出9、針頭磨尖面10、弧切面11,所述外針管1與外針手柄2連接,內針管3與內針手柄4連接,外針手柄2為中空,外針手柄2與外針管1粘膠相連處設有外針管入孔5,外針管入孔5的直徑大於外針管1的直徑,外針手柄2的內部設有外針管內部入孔6,外針管內部入孔6的直徑大於內針管3的直徑,內針管3與外針手柄2粘膠相連處設有內針管入孔7,內針管入孔7的直徑大於內針管3的直徑,外針手柄2表面設有長方體缺口8,內針手柄4的表面設有長方體突出9,長方體缺口8與長方體突出9相互吻合。
所述外針管1為中空,內針管3為實心,外針管1內徑大於內針管3的直徑,內針管3在外針管1中可自由出入,防止穿刺過程人體組織堵塞外針管。
所述外針管1長度為105MM~155MM,外徑為0.81MM~2.11MM,內徑為0.51MM~1.60MM。
所述內針管3長度為126MM~176`MM,直徑為0.41MM~1.50MM`。
所述外針管1的針頭磨尖面10與外針管1的軸心線形成夾角20°,外針管1的針頭磨尖面10的背面針尖兩邊各磨一個弧切面11,減小穿刺時的阻力,降低對病人的創傷。
所述內針管3的針頭磨尖面10與內針管3的軸心線形成夾角20°。
所述外針管1的外表面設有寬度為0.5MM的圓形閉合環刻度,以針頭為基準,每隔10MM打一環,每隔50MM打兩環,便於醫生觀察和計算進針深度。
所述外針管1採用純鈦材料,內針管3採用記憶性鈦鎳合金材料,在磁共振下偽影極小,可忽略,對醫生診斷無影響。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的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