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1:00:44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服中藥製劑,尤其是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接觸性皮炎指皮膚黏膜接觸外來刺激性或變應原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去除接觸物後損害很快消退,若再接觸,皮炎可再發。根據致病機理可分兩類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前者為接觸物本身對皮膚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病;後者所接觸的物質本身無刺激性,接觸的人群中僅少數具有特異性過敏素質的人才發病;初次接觸後不立即發病,需要4~20天潛伏期。
本病在中醫文獻中,由於接觸物的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因漆刺激而引起者,稱「漆瘡」;因貼膏藥引起者,稱「膏藥風」;接觸馬桶引起者,稱「馬桶癬」。發病前均有明顯的接觸某種物質的病史,體質稟賦不耐是發病的主要因素。皮疹境界清楚鮮明而局限於接觸部位,其形態隨接觸物而異,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或大皰、糜爛、滲出等。急性者,常見於暴露部位,如在面頸、四肢等處發疹。臨床分型為(1)熱毒溼蘊型起病急驟,皮損鮮紅腫脹,其上有水皰或大皰,水皰破裂後則糜爛滲液,自覺灼熱,瘙癢,伴發熱,口渴,大便乾結,小便黃短,舌紅、苔微黃,脈弦滑數。治宜清熱祛溼,涼血解毒。(2)血虛風燥型病情反覆發作,皮損肥厚乾燥,有鱗屑,或呈苔癬樣變,瘙癢劇烈,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苔薄,脈弦細數。治宜清熱祛風、養血潤燥。
目前藥物治療接觸性皮炎的不足是,容易復發,反覆發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它能迅速緩解皮炎症狀,治癒後不易復發。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製成一劑的中藥原料為,白蒺藜18克,紫草18克,紅花10克,蚤休13克,甘草7克,蟬蛻10克。
每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服。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服藥期間(1)不宜用熱水或肥皂水洗滌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強的止癢藥物。(2)多飲開水,並給以易於消化的飲食,忌食辛辣、油膩、魚腥等發物。(3)避免繼續接觸過敏物。(4)與職業有關者,應改進工序及操作過程,加強防護措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清熱瀉火、養血潤燥,涼血解毒。它能迅速緩解接觸性皮炎症狀,治癒後不易復發。
病例1、患者,男,38歲。2天前在家中油漆家俱時,面部突然出現潮紅腫脹,並覺灼熱瘙癢,因搔抓蔓延到頸部,雙手背、兩眼眶紅斑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皰、大瘡,破後有滲液,境界清楚。舌紅,苔薄白,脈數,診斷為漆瘡。用本發明煎水外洗患處,用藥2劑後皮損消失,癢止而獲痊癒。
病例2、患者,女,45歲。因家庭打掃衛生,不慎摔倒,貼膏藥後一天內,皮膚腫脹,其上有水皰或大皰,水皰破裂後則糜爛滲液,自覺灼熱,瘙癢,伴發熱。用本發明煎水外洗患處,用藥2劑後皮損消失,癢止而獲痊癒。
上述病例,均跟蹤觀察1年,再觸及同樣的接觸物,不再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製成一劑的中藥原料為,白蒺藜18克,紫草18克,紅花10克,蚤休13克,甘草7克,蟬蛻10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製成一劑的中藥原料為,白蒺藜18克,紫草18克,紅花10克,蚤休13克,甘草7克,蟬蛻10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接觸性皮炎的藥物,屬於內服中藥製劑,主要解決接觸性皮炎的反覆性問題。其特徵在於,製成一劑的中藥原料為,白蒺藜18克,紫草18克,紅花10克,蚤休13克,甘草7克,蟬蛻10克。本發明清熱瀉火、養血潤燥,涼血解毒。它能迅速緩解接觸性皮炎症狀,治癒後不易復發。主要治療接觸性皮炎。
文檔編號A61K35/64GK1772037SQ20051010436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7日
發明者侯雪雲 申請人:侯雪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