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判斷玻璃形成的方法與流程
2023-10-11 06:39:39 2

本發明屬於玻璃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判斷玻璃形成的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不同於晶體材料,具有許多特殊的性能。如各項同性,介穩性,可逆性,連續性等。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隨處可見。其在凝聚態物理上也有其獨特的研究價值,被認為是介於固態與液態之間的一種材料。在科研與生產中判斷所獲得的材料是否是玻璃具有重要意義。
判斷玻璃形成的方法主要有x射線衍射分析和差示掃描量熱法。x射線衍射分析是利用晶體形成的x射線衍射,對物質進行內部原子在空間分布狀況的結構分析方法。將具有一定波長的x射線照射到結晶性物質上時,x射線因在結晶內遇到規則排列的原子或離子而發生散射,散射的x射線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強,從而顯示與結晶結構相對應的特有的衍射現象。玻璃不同於晶體結構,在x射線衍射分析中無衍射峰,可據此判斷是否形成玻璃。差示掃描量熱法,一種熱分析法。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輸入到試樣和參比物的功率差(如以熱的形式)與溫度的關係。差示掃描量熱儀記錄到的曲線稱dsc曲線,它以樣品吸熱或放熱的速率,即熱流率dh/dt為縱坐標,以溫度t或時間t為橫坐標,可以測定多種熱力學和動力學參數。玻璃在玻璃轉變溫度區間發生玻璃轉變具有熱效應,可通過差式掃描量熱發判定。以上兩種方法成本較高,且較為耗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判斷玻璃形成的方法,該方法簡單、快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判斷玻璃形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樣:按照待判斷組成進行稱量、配料,並製成適合氣動懸浮加熱裝置評測用的球形樣品;
2)懸浮:啟動氣動懸浮加熱裝置將球形樣品懸起,並加熱熔融,使球形樣品溫度處於液相線溫度以上;
3)淬冷:停止加熱,繼續使熔體保持懸浮狀態,使其在氣動懸浮條件下自然冷卻;
4)圖片記錄:按照下述順序放置成像裝置,背景平行光源、球形樣品、凸透鏡、小孔光闌、帶通濾光片、成像屏、高速攝像機;各裝置的中心共線且小孔光闌置於凸透鏡焦點處,調節凸透鏡與球形樣品之間距離,使小孔光闌對球形樣品熱輻射的濾光效果達到最佳,調節各裝置位置獲取清晰圖像;
5)判斷:觀察圖像,球形樣品中央若始終觀察到圓形亮斑現象,則該冷卻條件下能形成玻璃。
按上述方案,步驟2所述氣動懸浮加熱裝置包括圓錐噴嘴和雷射加熱裝置;球形樣品放置於圓錐噴嘴上,氣體由下向上噴出將樣品懸浮於圓錐噴嘴上而不與之接觸,且雷射加熱裝置從上下兩個方向同時加熱球形樣品。
按上述方案,步驟2中球形樣品溫度處於液相線溫度以上保持一分鐘。
按上述方案,步驟2加熱方式為co2雷射加熱。
按上述方案,步驟3自然冷卻過程中不與器皿接觸,充分避免異相成核。
按上述方案,步驟3氣動懸浮條件下自然冷卻接近1000k/s的冷卻速率。
按上述方案,所述背景平行光源發射的雷射波長是532n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帶通濾光片允許通過的中心波長是532n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操作過程中,熔滴懸浮於氣流中的,淬冷過程,不與器皿接觸,極大程度避免了異相成核對玻璃形成的幹擾。
熔滴懸浮於氣流中,淬冷時關閉雷射,高速氣流使熔滴快速降溫,實現近1000k/s的冷卻速率。如此大的冷卻速度結合不接觸器皿成玻,可以極大拓展被判斷材料的種類。
本發明直接觀察高速攝像機所獲得的圖像,快速簡單,能直觀的判斷玻璃形成。
附圖說明
圖1:圖片記錄攝像裝置示意圖;
圖2:實施例1圖片記錄攝像裝置所記錄圖片;
其中,1-背景平行光源;2-球形樣品;3-圓錐噴嘴;4-雷射加熱裝置;5-凸透鏡;6-小孔光闌;7-帶通濾光片;8-成像屏;9-高速攝像機;10-氣流。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但本發明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下面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判斷物質能形成玻璃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熔制:將一定比例的氧化鈣、氧化鋁粉末混合均勻,壓成片狀,取約15mg的原料置於懸浮熔爐內,打開上雷射從原料上部進行加熱熔融,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熔融液體自動接近於球狀。關閉雷射,取出球形樣品。
2)懸浮:將上述球形樣品置於噴嘴上,打開氣流使球形樣品懸浮,然後打開上下雷射同時加熱,球形樣品熔融成熔滴懸浮於氣流中。
3)淬冷:關閉雷射,保留氣流。高速攝像機記錄淬冷過程圖像。
如圖1所示圖片記錄攝像裝置示意圖。其中,氣動懸浮熔爐裝置包括球形樣品2放置於圓錐噴嘴3上,氣流10由下向上噴出,將樣品懸浮於噴嘴上而不與噴嘴接觸,且雷射加熱裝置4從上下兩個方向同時加熱樣品。背景平行光源1發射平行雷射,依次通過球形樣品2、凸透鏡5、小孔光闌6、帶通濾光片7、成像8屏,到達高速攝像機9並記錄圖片。
其中高速攝像機以每秒不少於500張照片的幀數連續記錄,並在計算機上播放,實際形成的是一段樣品淬冷過程的錄像。若觀察到錄像中樣品中央始終出現圓形亮斑,則該樣品在該冷卻條件下形成玻璃。圖2為實施例1中圖片記錄攝像裝置所記錄圖片。
實施例2:
一種判斷物質能形成玻璃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熔制:將一定比例的氧化釔、氧化鋁粉末混合均勻,壓成片狀,取約15mg的原料置於懸浮熔爐內,打開上雷射從原料上部進行加熱熔融,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熔融液體自動接近於球狀。關閉雷射,取出球形樣品。
2)懸浮:將上述球形樣品置於噴嘴上,打開氣流使球形樣品懸浮,然後打開上下雷射同時加熱,球形樣品熔融成熔滴懸浮於氣流中。
3)淬冷:關閉雷射,保留氣流。高速攝像機記錄淬冷過程圖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判斷玻璃形成的方法。按照待判斷組成進行稱量、配料,並製成適合氣動懸浮加熱裝置評測用的球形樣品;啟動氣動懸浮加熱裝置將球形樣品懸起,並加熱熔融,使球形樣品溫度處於液相線溫度以上;停止加熱,繼續使熔體保持懸浮狀態,使其在氣動懸浮條件下自然冷卻;調節裝置位置獲取清晰圖像;觀察圖像,球形樣品中央若始終觀察到圓形亮斑現象,則該冷卻條件下能形成玻璃。本發明直接觀察高速攝像機所獲得的圖像,快速簡單,能直觀的判斷玻璃形成。
技術研發人員:嶽遠徵;袁政;陶海徵;單志濤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武漢理工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09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