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3:17:54 1
專利名稱: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設備結構領域,尤其與一種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有關。
背景技術:
現有天馬II等劍杆和片梭織機上織造光邊布的折入邊裝置採用分體式傳動,廢剪和緯剪分別由安裝在不同傳動箱內的傳動結構控制。其中如圖1所示,廢剪傳動箱內裝有四個共軛凸輪組帶動廢剪推桿運動,使廢剪正常工作,剪除多餘的廢邊紗,加工出齊整的光邊;緯剪傳動箱內裝有一個共軛凸輪組帶動緯剪工作,機器運行過程中,兩傳動箱的動力源都來自於織機上的同一根傳動輸入軸,由於兩傳動箱相鄰設置,結構不緊湊,為了把動力傳遞到兩套凸輪組上,傳動輸入軸較長,為避免高轉速帶來的傳動輸入軸徑向跳動,傳動輸入軸轉速受到限制,且工作時需要兩套潤滑裝置分別對凸輪組進行潤滑;特別是廢剪與緯剪間距較長,廢邊織物寬度達50mm,原料浪費過大,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現有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存在的整體結構不緊湊、生產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包括按常規組合分別推動廢剪的四個共軛凸輪組和推動緯剪的一個共軛凸輪組,其特徵是所述的兩套共軛凸輪組設置在同一個傳動箱體內。將兩套剪刀的凸輪組重新整合布置在一個傳動箱體內,較之現有分體傳動布置整體結構更緊湊安裝更方便,有效縮短廢剪和緯剪的間距,減小廢邊織物的寬度,降低生產成本,無需兩套潤滑裝置逐一對兩個傳動箱內的凸輪組件潤滑維護,只需一套潤滑裝置即可滿足傳動箱內各凸輪組件潤滑需要;同時有效縮短了動力傳動輸入軸長度,增加織機主軸轉速,提高生產效率。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以往分體設置的兩套剪刀的凸輪組整合布置在一個傳動箱體內,整體結構更緊湊安裝更方便,有效縮短廢剪和緯剪的間距,減小廢邊織物的寬度,降低生產成本,只需一套潤滑裝置即可滿足工作需要。
圖1是現有緯剪與光邊機的分體式傳動箱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傳動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按常規組合的第一到第四四個共軛凸輪組3、4、5、6,該套凸輪組驅動廢剪推桿I運動,第五組共軛凸輪組7及由其驅動的緯剪2,所述的兩套共軛凸輪組設置在同一個傳動箱體內。本實用新型工和現有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裝置運作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兩套凸輪組安裝在一個傳動箱體內。整體結構更緊湊安裝更方便,有效縮短廢剪和緯剪的間距,減小廢邊織物的寬度,廢邊織物寬度從原先的50mm縮短到20mm,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只需一套潤滑裝置即可滿足維護需要。
權利要求1.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包括按常規組合分別推動廢剪的四個共軛凸輪組和推動緯剪的一個共軛凸輪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套共軛凸輪組設置在同一個傳動箱體內。
專利摘要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屬於紡織設備結構領域。現有織機緯剪與光邊機的傳動箱結構存在整體結構不緊湊、生產成本高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包括按常規組合分別推動廢剪的四個共軛凸輪組和推動緯剪的一個共軛凸輪組,所述的兩套共軛凸輪組設置在同一個傳動箱體內。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以往分體設置的兩套剪刀的凸輪組整合布置在一個傳動箱體內,整體結構更緊湊安裝更方便,有效縮短廢剪和緯剪的間距,減小廢邊織物的寬度,降低生產成本,只需一套潤滑裝置即可滿足工作需要。
文檔編號D03D49/70GK202968909SQ20132000993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李正軍, 胡廣, 呂伯洪, 姚明永 申請人:新昌鶴群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