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頸椎前路鋼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2:07:44 1
專利名稱:一種頸椎前路鋼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一種頸椎前路鋼板。
背景技術:
目前,頸椎前路鋼板已廣泛應用於頸椎創傷、退行性變、畸形和腫瘤 的治療,其能增強術後頸椎的穩定性,有效地減少植骨塊脫出、終板骨折 塌陷以及遲發的頸椎後凸畸形的產生,促進病變部位植骨融合,並允許病
人在最少外固定或無外固定時能夠早期活動(參見參考文獻Wang JC, McDonough PW, Endow KK, et al. Increased ftision rates with cervical plating for two-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Spine,2000;25:41-45.)。
下面我們對頸椎前路鋼板的發展過程、生物力學特點、臨床應用以及並發 症進行綜述。
1、發展過程
1952年Abbott首先提出了頸椎的前入路,1958年Robinson和Smith (參見參考文獻Smith GW,Robinson RA. The treatment of certain cervical-spine disorders by anterior removal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interbody fUsion. J Bone Joint Surg Am,1958;40:607-624.)發展了這一技 術,並應用自體骨移植以促進融合率和保持椎間孔高度。1964年Bohler (參 見參考文獻 Bohler J, Ganderhak T. Anterior plate stabilization for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lower cervical spine. J Trauma, 1980;20:203- 205.)首次報導應用頸椎前路鋼板,此後頸前路鋼板的研究和應用日漸增多,出現
了一系列的頸前路鋼板系統。根據鋼板的演變和生物力學機制,Haid等(參見參考文獻Haid RW, Foley KT, Rodts GE, et al. The Cervical Spine StudyGroup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nomenclature. Neurosurg Focus,2002;12:l曙6.)將臨床應用較廣的頸前路鋼板分為四類l)非鎖定非堅固型,以Caspar鋼板為代表的雙皮質螺釘類型;2)鎖定堅固型,以CSLP及Orion鋼板為代表的單皮質螺釘類型;3)變角半限制型,以Codman鋼板及Peak多軸向自鎖鋼板為代表的單皮質螺釘類型;4)滑移半限制型,以DOC鋼板為代表的單皮質螺釘類型。在臨床上,鎖定堅固型鋼板又稱作靜力性鋼板,變角半限制型鋼板和滑移半限制型鋼板又統稱作動力性鋼板。
臨床上最初使用的頸椎前路鋼板是普通的AO小型鋼板,隨後出現了Caspar鋼板。Caspar鋼板呈梯形,無鎖定螺釘,植骨固定螺釘位置可適當調整。鋼板上設計有橢圓形的槽,使得選擇固定螺釘的起始位置時有較大的自由度,而不再被鋼板的螺釘孔所限制。這兩種鋼板的共同特點是均應用雙皮質螺釘固定,兩端的固定螺釘與椎體垂直,並穿透椎體後皮質,手術過程中常需通過透視控制螺釘的進入深度。考慮到雙皮質螺釘的植入會增加脊髓損傷的機率,Morscher對AO鋼板進行改進,設計了單皮質鎖定螺釘鋼板系統即CSLP系統,此系統兩端椎體固定螺釘分別與椎體平面呈12°角。CSLP系統採用鎖定螺釘來鎖定鋼板,其鎖緊機制是在固定螺釘的頭部放置鎖緊螺釘,擰緊鎖緊螺釘使固定螺釘的頭部膨脹,從而使固定螺釘的頭部與鋼板的螺孔之間壓力增加以達到鎖緊的目的。Aebi等(參見參考文獻Aebi M, Zuber K, Marchesi 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withanterior plating. Indications, techniques, and results. Spine, 1991; 16:38-45.)研究認為CSLP系統的鎖緊螺釘彌補了單皮質螺釘沒有固定到椎體後皮質所帶來的鋼板不穩。相對於CSLP系統來說,Orion鋼板的設計更趨於完善。Orion鋼板冠狀面與矢狀面有一定弧度以適應椎體的生理曲度,可緊貼椎體,鋼板上下各一枚鎖定螺釘, 一枚鎖定螺釘可同時鎖定兩枚椎體固定螺釘,兩端椎體固定螺釘分別與椎體平面呈15°角,植骨固定螺釘與椎體垂直,位置可調整。這兩種鋼板的共同特點是兩端的螺釘與椎體成一定角度,和鋼板一同形成弓形,不穿透椎體後皮質。
Paramore等(參見參考文獻Paramore CG, Dickman CA, Sonntag VK.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follow-up review of Caspar plates in 49 patients. JNeurosurg,1996;84:957-961.)研究認為頸椎前路Caspar鋼板的堅強固定可能會引起植骨塊的應力遮擋,不利於植骨區快速癒合。Brodke等(參見參考文獻Brodke DS, Gollogly S, Alexander Mohr Rj et al. Dynamic cervical plates: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load sharing and stiffiiess.Spine,2001;26:1324-1329.)也認為靜力性鋼板(CSLP和Orion鋼板)可能會阻止由於植骨塊下沉或接觸性骨質溶解的間隙閉合。為了解決因過度堅強內固定而引發的植骨塊延遲癒合的問題,有學者開始研究通過椎體固定螺釘與鋼板之間角度的改變或位置的移動達到對植骨塊動力加壓的效果。由此臨床上出現了變角半限制型和滑移半限制型鋼板,即動力性鋼板,如Codman鋼板、Peak多軸向自鎖鋼板和DOC鋼板等。Codman鋼板的兩端固定螺釘在各個方向上的可變角度大,螺釘與鋼板間的鎖定是通過鋼板上釘孔旁的半圓形小螺帽旋轉完成,可根據術中需要進行調整,操作方便。Peak多軸向自鎖鋼板其鋼板釘孔間呈束腰狀,釘孔內帶螺紋墊圈與螺釘尾部螺紋形成自鎖裝置,
螺釘可向頭端或尾端變角25°,鋼板預設螺釘向中線成角7。。這兩種鋼板的共同特點是固定螺釘與鋼板之間角度可變,不穿透椎體後皮質。DOC鋼板上的固定螺釘可沿鋼板兩側的軌道滑動,通常尾端的螺釘固定在軌道上,而頭端的螺釘在需要的情況下可沿軌道向尾端移動。2、生物力學研究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有許多學者研究認為應用頸椎前路鋼板能使失穩頸椎的穩定性達到甚至超過正常頸椎的穩定性,這些研究結果促進了頸椎前路鋼板在臨床上的應用。Schulte等(參見參考文獻Schulte K,ClarkCR,Goel VK. Kinematics of the cervical spine following discectomy andstabilization. Spine,1989;14:l 116-1121)研究人頸椎(C5-6)椎間盤切除後不植骨、植骨、植骨後再行前路鋼板固定三種術式對頸椎穩定性的影響,得出植骨較不植骨能顯著增加頸椎穩定性,頸前路鋼板固定後頸椎穩定性進一步增加。Traynelis等(參見參考文獻Traynelis VC,DonaherPA ,RoachRM,et al.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anterior Caspar plate and three levelposterior fixation techniques in a human cadaveric model. J Neurosurg ,1993;79:96-103.)在人頸椎不穩模型的研究中證實,在6個自由度上,Caspar鋼板固定的頸椎均比正常頸椎穩定。Adams等(參見參考文獻Adams MS,Crawford Chamberlain RH,et al.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anteriorcervical plating and combined anterior/lateral mass plating. Spine,2001;1:166-170.)用人頸椎粉碎性骨折模型研究頸前路鋼板的穩定性。結果顯示在各個運動方向上,與正常頸椎相比,頸前路鋼板系統均能有效地維持頸椎穩定性。Kim等(參見參考文獻KimSM,LimTJ,PatemoJ,etal. A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surgical approaches in bilateral subaxialcervical facet dislocation. J Neurosurg Spine, 2004;1:108-115.)在10例人頸椎雙側小關節脫位模型中證實,與正常頸椎穩定性相比,頸椎前路鋼板在各個運動方向上均能給損傷節段提供足夠的穩定性。
隨著頸椎前路鋼板在臨床應用的日漸增多和不斷改進,不同頸椎前路鋼板系統的生物力學性能的差異已成為許多學者所關心的問題。Grubb等(參見參考文獻Grubb MR^Currier BL, Shih JS,et al. Biomechanicalevaluation of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tabilization. Spine, 1998;23:886-892.)比較Caspar鋼板和CSLP對頸椎損傷節段的固定效果,研究得出植骨後兩種鋼板均能提供近似或強於正常頸椎的穩定性,CSLP在前屈型損傷中優於Caspar鋼板。Dvorak等(參見參考文獻Eleraky MA, Llanos C, SonntagVK. Cervicalcorpectomy: report of 185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Neurosurg,1999;90:35-41.)在人頸椎單個節段的屈曲-牽張性損傷模型中比較了半限制性ABC鋼板和限制性CSLP,研究認為兩種鋼板都能獲得有效的穩定性,在伸展位時,ABC鋼板顯示出更好的穩定性;在去除椎體終板時,ABC鋼板能夠增加頸椎穩定性,而CSLP則不能。
應用限制性鋼板和半限制性鋼板的植骨塊應力負荷分布不同,當植骨塊下沉時,半限制性鋼板植骨塊分擔的應力負荷較限制性鋼板的高。Reidy等(參見參考文獻Reidy D, Finkelstein J, Nagpurkar A, et al. Cervical spineloading characteristics in a cadaveric C5 corpectomy model using a static anddynamic plate. J Spinal Disord, 2004;17:117-122.)在人頸椎(C3-C7)標本上行C5椎體次全切除術後比較靜力性Premier鋼板和動力性Premier^板。結果表明,術後即刻和出現植骨塊吸收塌陷時,半限制性Premier鋼板植骨塊分擔的應力負荷均比限制性Premier!P9板的高。3、臨床應用
早期頸椎前路鋼板內固定術多用於治療頸椎創傷性疾病。Caspar等(參見參考文獻Caspar W,Barbier DD, Klara PM ,et al.Anterior cervical fiision andCaspar plate stabilization for cervical trauma. Neurosurg ,1989;25:491-502.)應用Caspar鋼板治療60例頸椎外傷患者,隨訪至少1年,均獲穩定融合。Randle等(參見參考文獻Randle MJ,Wolf A,Levi L, et al. The use of anterior Casparplate fixation in acute cervical injury. Spine,1991;36:181國189.)應用Caspar^9板治療54例頸椎外傷病人,平均隨訪6個月,也都獲得穩定融合。Ripa等(參見參考文獻Ripa DR, Kowall MG, Meyer PJ,et al. Series of ninety-twotraumatic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stabilized with anterior ASIF plate fiisiontechnique. Spine, 1991;16:S46-55.)應用頸椎前路AO鎖定鋼板治療92例急性下頸椎損傷,平均隨訪19.3個月,有91例病人獲得穩定融合(98.9%) 。 Aebi等(參見參考文獻Aebi M, Zuber K, Marchesi 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einjuries with anterior plating. Indications, techniques, and results.Spine,1991;16:38-45.)認為在頸椎後部不穩為主的情況下,前路鋼板同樣有效,其應用AO鎖定鋼板治療86例頸椎外傷患者,其中64例以後部損傷為主,術後平均隨訪40個月,全部患者均獲融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頸椎前路鋼板逐漸用於治療頸椎非創傷性疾病,並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Bose (參見參考文獻Bose B. Anterior cervical fosionusing Caspar plating : analysis of resul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rgNeurol,1998;49:25-31.)應用Caspar鋼板治療97例病人(退行性變85例,外傷8例,腫瘤5例),平均隨訪9個月,95例獲得穩定融合(97.91%); 7例病人發生螺釘斷裂(7.2%), IO例病人螺釘脫出(10.3%) , 5例病人出現暫時性的吞咽困難(5.2% ) 。 Eleraky等(參見參考文獻Eleraky MA, Llanos C, Sonntag VK.Cervical corpectomy: report of 185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Neurosurg, 1999;90:35-41.)對185例病人(退行性變81例,後縱韌帶骨化16例,術後後凸畸形31例,創傷39例,腫瘤10例,感染8例)行頸椎椎體次全切除術,其中有179例應用頸前路鋼板固定(Caspar鋼板42例,Synthes鋼板59例,Orion鋼板5例,Codman鋼板58例,Atlantis鋼板15例),平均隨訪36個月,術後穩定融合率為98.8%; 4例病人螺釘脫出(2.2%), 3例病人鋼板螺釘系統移位(1.7%), 2例病人鋼板螺釘固定失敗(1.1%);有14例病人發生暫時性的吞咽困難(7.6%); 3例病人發生食管損傷(1.6%); 8例病人發生術後切口感染(4.3%) 。 Epstein(參見參考文獻Epstein NE. The managementof on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 using atlantis hybrid plates:preliminary experienced Spinal Disord,2002;13:324~328.)對8例頸椎前路單節段椎體次全切除,自體髂骨移植,應用雜交型Atlantis鋼板進行內固定的病人進行了研究,平均隨訪9個月,在術後4個月的時候,有7例病人獲得穩定融合,研究認為應用雜交型Atlantis鋼板能夠使頸椎前路單節段椎體次全切除術的病人獲得較好的融合。在術後4.5個月的時候,有l例病人有假關節形成(12.5%);沒有發現鋼板螺釘的併發症。Mayr等(參見參考文獻Mayr MT,Subach BRj Comey CH, et al.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outcome after anteriorcorpectomy, allograft reconstruction, and instrumentation.J Neurosurg,2002;96:10-16.)回顧性分析了261例(退行性變197例,椎板切除後畸形27例,急性骨折25例,後縱韌帶骨化12例)應用頸前路鋼板(Caspar鋼板35例,CSLP78例,Orion鋼板101例,Codman鋼板47例)治療的病人,平均隨訪25.7個月,有226例病人獲得穩定融合(86.6%);有12例病人發生螺釘斷裂Caspar鋼板7例(20%), CSLP3例(3.8%), Codman鋼板2例(4.2%),有2例(2.6%)應用CSLP的病人發生螺釘脫出,鋼板螺釘植入失敗的總發生率為5.4%; 35例病人術後發生暫時性的吞咽困難(14%),有7例病人為永久性的吞咽困難(3%); 35例病人發生暫時性的聲音嘶啞(14%),有2例病人為永久性的聲音嘶啞(0.7%)。 Apfelbaum等(參見參考文獻Apfelbaum RI, Dailey AT, SoleauS, et al.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new load-sharing anterior cervical plate.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2002; 1247:563-579.)對兩個研究中心的486例病人(頸椎間盤突出症175例,退行性變219例,創傷68例,融合失敗需再次手術10例,頸椎畸形、腫瘤、後縱韌帶骨化各5例)應用前路ABC鋼板進行了研究,平均隨訪3.5年,在術後3, 6, 12, 24個月時,分別由有67%, 81%,93%, 100%的融合節段獲得穩定融合;沒有鋼板螺釘相關併發症的發生。Hassan (參見參考文獻Hassan MG Anterior plating for lower cervical spinetuberculosis. Int Orthop,2003;27:73-77.)應用頸前路H型鋼板治療16例下頸椎結核病人,平均隨訪38個月,均獲得穩定融合。Epstein(參見參考文獻EpsteinNE. Anterior cervical dynamic ABC plating with single level corpectomy andfosion in forty-two patients. Spinal Cord, 2003;41:153-158.)對42例病人行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融合術後應用ABC鋼板內固定進行了研究,平均隨訪34個月,有卯.5%的病人獲得穩定融合;有l例病人鋼板植骨塊脫出(2.4%);有2例病人出現假關節(4.8%);有一例病人有自體移植髂骨骨折(2.4%)。Ozgen等(參見參考文獻Ozgen S, Naderi S, Ozek MM, et al. A retrospectivereview of cervical corpectomy: indications,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ActaNeurochir(Wien),2004;146:1099-1105.)對72例(退行性變26例,創傷18例,腫瘤ll例,感染10例,後縱韌帶骨化7例)應用前路鋼板(Synthes鋼板32例,Codman鋼板24例,Caspar^板ll例,Orion鋼板5例)內固定的患者進行了平均23.4個月的隨訪,在術後存活的70例病人中,有65例獲得穩定融合(92.9%);有6例病人發生螺釘脫出(8.3%),有1例病人發生鋼板螺釘鬆動(1.4%),有5例病人發生暫時性的吞咽困難(5%),有l例病人發生術後感染(1.4%)。Lu等人(參見參考文獻Lu J, Wu X, Li Y, et al. Surgical results of anteriorcorpectomy in the aged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yelopathy. Eur Spine J,2008;17:129-35.)對20例70歲以上的頸椎病患者進行了椎體次全切除鈦網植入鋼板內固定,患者在神經恢復和生活質量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應用頸前路鋼板能否增加頸前路植骨融合率這個問題, 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Kaiser等(參見參考文獻Kaiser MG, Haid RW, Subach et al.Anterior cervical plating enhances arthrodesis after discectomy and fiision withcortical allograft. Neurosurgery, 2002;50:229-236.)對540例病人進行了回顧性調査研究。單節段和雙節段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後應用頸前路鋼板固定的融合率分別是96%和91%;未應用頸椎前路鋼板的融合率分別是90%和72%,結果顯示應用鋼板固定的融合率要顯著高於未應用鋼板固定的融合率。Geisier等(參見參考文獻Geisier FH,Caspar "^^,Piten T, et al. Reoperationin patient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stabilization in degenerative disease .Spine, 1998;23:911-920.)比較了 365例頸椎退行性疾病一至兩個節段前路減壓植骨手術後應用鋼板(147例)和未應用鋼板(218例)的兩組病例,平均隨訪3.8年,應用鋼板組的融合率為98.64°/。,而未應用鋼板組的融合率為90.83%,結果也顯示應用鋼板組的融合率要顯著高於未應用鋼板組的融合率。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應用頸前路鋼板能夠明顯增加植骨融合率。Mobbs等人(參見參考文獻Mobbs RJ, Rao P, Chandran NK. 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and ftision: analysis of surgical outcome with and without plating. JClin Neurosci, 2007;14:639-642.)對242例頸椎病患者應用鋼板(112例)和未應用鋼板的融合率和臨床療效進行了比較,兩組的融合率分別為98%和93.5%,在統計學上有顯著差異,但是兩組的臨床療效沒有顯著差異。但Savolainen等(參見參考文獻Savolainen S, Rinne J, Hemesniemi J. A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anterior single-level cervical disc operationswith long-term follow-up: surgical fiision is unnecessary. Neurosurgery,1998;43:51-55.)認為頸前路單節段椎間盤切除後應用前路鋼板並不能明顯增加植骨融合率,其隨訪了91例頸前路單節段椎間盤切除術後未植骨、植骨和植骨後前路鋼板固定的病人,全部病例均獲得骨性癒合,臨床結果也沒有差異,這項研究認為在頸前路單節段椎間盤切除融合術中不需要加用前路鋼板固定。Samartzis等(參見參考文獻Samartzis D, Shen FH, Lyon C,Phillips M, et al. Does rigid instrumentation increase the fiision rate in one-level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iision Spine, 2004;4:636-643.)回顧性t匕較了69例病人行頸椎前路單節段椎間盤切除後不使用鋼板固定(31例)和使用前路鋼板固定(38例)的療效,平均隨訪14個月,結果未應用鋼板組獲得了全部融合,而應用鋼板組有90.3%的患者獲得了融合,兩者也沒有明顯差異。
在頸椎前路多節段減壓融合術後,Bose (參見參考文獻Bose B. Anteriorcervical instrumentation enhances fiision rates in multilevel reconstruction insmokers. J Spinal Disord, 2001;14:3-9.)研究認為應用頸前路鋼板能夠獲得較好的穩定性,他回顧性分析了 106例頸前路多節段(兩節段37例,三節段60例,四節段9例,平均2.74個)減壓融合後應用鋼板內固定的病人,隨訪至少1年,有103例病人獲得穩定融合(97.17%)。而Bolesta等(參見參考文獻Bolesta MJ, Rechtine GR Chrin AM. Three- and four-level anterior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plate fixation: a prospectivestudy.Spine,2000;25:2040-2044.)研究認為頸椎前路鋼板不能增加頸椎前路三節段或以上椎間盤切除融合術的植骨融合率,他們研究了頸椎前路三節段(12例)和四節段(3例)椎間盤切除自體骨植入後CSLP固定的效果,平均隨訪42個月,僅有7例(47。/n)病人獲得穩定融合。在頸前路椎間盤切除融合術的患者中,如果術後出現假關節,可再次應用前路鋼板進行固定,仍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Tribus等(參見參考文獻TribusCB,CorteenDP,Zdeblick TA,et al. The efficacy of anterior cervical plating in the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pseudoarthr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Spine, 1999;24:860-864.)通過研究認為前路去除假關節,自體骨植入後,頸前路鋼板能使75%病人的症狀得到改善,使65%的病人能夠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且有81%的病人達到骨性癒合。4、併發症
雖然頸前路鋼板的作用已得到人們的肯定,但與之相關的併發症應給予高度重視, 一些作者針對頸椎前路鋼板的併發症進行了深入研究。Shapiro等(參見參考文獻Shapiro SA, Snyder W. Spinal instrumentation with a lowcomplication rate. Surg Neurol, 1997;48:566-574.)對195例病人進行了分析,有3例病人鋼板螺釘發生脫出(1.5%),有1例病人的鋼板發生斷裂(0.5%)。Epstein (參見參考文獻Epstein NE. Reoperation rates for acute graft extrusionand pseudarthrosis after one-level anterior corpectomy and fiision with andwithout plate instrumentation: etiology and corrective management. Surg Neurol2001;56:73-81.)對35例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術後應用鋼板的病人(Orion鋼板3例,Atlantis鋼板12例,ABC鋼板20例)進行了研究,平均隨訪21個月,有l例應用Orion鋼板固定的病人發生鋼板的脫出(2.9%);有3例病人出現假關節(8.6%),其中2例為Orion鋼板,l例為Atlantis鋼板;而ABC鋼板沒有併發症的發生。在隨後的研究中,Epstein(參見參考文獻EpsteinNE.Fixed vs dynamic plat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multilevel anterior cervicalcorpectomy and fiision with posterior stabilization. Spinal Cord,2003;41:379-384.)認為應用動力性鋼板能夠明顯降低併發症的發生,其在頸椎前路多節段椎間盤切除融合術中,應用靜力性鋼板(36例)和動力性鋼板(28例)進行內固定,分別隨訪5.4、 2.7年,在應用靜力性鋼板的病人中有5例病人發生鋼板螺釘植入失敗(14%),而應用動力性鋼板的病人只有l例術後出現假關節(3.6%) 。 Epstein (參見參考文獻Epstein NE.Complications andoutcome in dynamic plated single level anterior corpectomy and fiisionincluding two level complete diskectomies. Spinal Surgery,2005;19:201-210.)對86例頸椎前路單節段椎體次全切除術或兩節段椎間盤切除術中應用動力性ABC鋼板的病人的併發症進行了深入研究,平均隨訪3.5年,有2例病人出現假關節(2.3。/。),有2例病人出現移植骨骨折(2.3%),有l例病人發生鋼板植骨塊脫出(1.2%)。 Yue等(參見參考文獻YueWM,BrodnerW, HighlandTR. Long-term result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lision withallograft and plating: a 5- to 11-year radiologic and clinical follow-up study.Spine,2005;30:2138-21.)回顧性調査了72例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同種異體骨植入鋼板內固定的病人,平均隨訪7.2年,有1例應用CSLP的病人發生鋼板的斷裂(1.4%),有6例病人發生螺釘的鬆動(8.1%);有52例病人(73.2%)發生相鄰節段的退行性變,且其中有12例(16.7%)需再次手術治療;有34例病人發生植骨區塌陷(34%);沒有病人發生植骨塊的脫出和移位。Lee等(參見參考文獻Lee MJ,Bazaz R^Furey CG, et al. Influence of anteriorcervical plate design on dysphagia: a 2-yea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follow-upstudy. J Spinal Discord Tech,2005; 18:406-409.)報導應用Atlantis鋼板和Zephir鋼板後,術後6個月內吞咽困難的發生率較高。與Lee等的報導不同,Yue等
(參見參考文獻Yue WM,Brodner W,Highland TR. Persistent swallowing andvoice problem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allograft andplating: a 5- to 11-year follow-up study. Eur Spine,2005; 14:677-682.)的研究結果認為在術後較長的時間內病人仍有持續性的吞咽困難和發聲困難,其對74例病人進行了平均7.2年的研究,發現有26例病人有持續性的吞咽困難
(35.1%);有14例病人有持續性的發聲困難(18.9%)。此外,有關頸椎前路鋼板的罕見的併發症也有作者進行了報導。Smith 等(參見參考文獻Smith MD ,Bolesta MJ . Esophageal perforation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fixation: a report of two cases. J Spinal Disord, 1992;5:357-362.) 曾報導過2例由頸前路鋼板引起的食道穿孔。Fujibayashi等(參見參考文獻 Fujibayashi S, Shikata J, Kamiya N, et al. Missing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and screws.Spine,2000;25:2258-2261.)報導一例67歲男性病人應用Orion 鋼板固定4個月後發現鋼板螺釘系統消失。Geyer等(參見參考文獻Geyer TE,Foy MA.Oral extrusion of a screw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plating-Spine, 2001 ;26:1814-1816.) 報導了一例71歲的女性病人應用CSLP進行融合 固定5年後,病人從口中吐出一枚椎體固定螺釘。
5、展望
應用頸椎前路鋼板時,要求操作者具有精確的手術操作技術,並應熟 悉鋼板的特性,為病人選擇最佳的鋼板固定系統,以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 生。同時,隨著頸前路鋼板在臨床應用的日漸增多和生物力學的發展,需 要進一步研究靜力性鋼板對植骨塊造成的應力遮擋的效應及其後果;明確 動力性鋼板對植骨塊的加壓能否提高融合率,抑或是增加塌陷的發生率;探 究頸椎前路多節段椎間盤切除融合和/或椎體次全切除融合後應用鋼板內固 定的穩定作用和融合效果。
人們希望獲得技術效果更好的頸椎前路鋼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更為耐久、技術效果更好的頸椎前 路鋼板。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 板包含有如下的結構鋼板基體l、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
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1 6; 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3 14個;其中,在鋼板基體1長 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有1個螺釘孔2。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還包括以下的優選內容
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螺釘孔2具體為兩端帶圓角的長 方形孔。
所述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兩端帶圓角的長方形螺釘孔2 的橫截面的長度方向沿基本垂直於鋼板基體1的長度方向布置。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優選共有5個;其中, 在基本輪廓為長方形的鋼板基體1的兩端各設置有2個螺釘孔2;在鋼板基
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有1個螺釘孔2。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兩端的各兩個螺釘孔2之間還設置有 鎖定螺釘孔4 。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的外輪廓範圍內,除了設置有用於
固定椎體植骨塊的螺釘孔2等之外,還設置有視窗孔3,視窗孔3的數目具體是1 7個。進一步優選內容是鋼板基體1上設置有2個視窗孔3,它 們分別設置鋼板基體1中央處的螺釘孔2和鋼板基體1的兩端之間。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在鋼板基體1的兩端設置有過渡圓弧連接的視 窗孔3。
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寬度範圍優選為15 20mm;長度為18 110 mm。可以根據實際應用的情況製作一系列的頸椎 前路鋼板以便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其結構形狀更為符合實用,其與螺釘配合,可以 更好的固定相應的椎體、植骨塊,並具有使用壽命長、無排異性等優點。 其具有可預見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本鋼板系統包括限制性、半限制性、雜交型鋼板三種類型鋼板,優選 均應用醫用鈦合金製成,其特點如下1)在植骨吸收或下沉的過程中,半 限制性和雜交型鋼板椎體可調角度螺釘可在一定範圍內適應植骨的吸收或 下沉,根據Wolf定律,有利於植骨區的融合;2)橫條形植釘區設計① 有利於固定螺釘的橫向任意植入;②在進行椎體次全切除時,固定螺釘可 用於固定植骨塊;③在進行椎間盤切除時,固定螺釘可用於固定椎體;④ 聯合進行椎體次全切除和椎間盤切除時,固定螺釘可以同時固定植骨塊和 椎體;3)植釘區上下方大開窗設計,便於術中觀察植骨情況;4)採用單 皮質鎖定螺釘,可以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穩定性;5)帶有鎖定 裝置,安全簡便,可有效防止退釘現象;6)鋼板具有預彎的生理屈度,可 有效恢復和維持頸椎前凸。本實用新型所述頸椎前路鋼板選用醫用鈦合金製作。其具體是用了兩 種椎體固定螺釘 一種是椎體固定角度螺釘, 一種是椎體可調角度螺釘。 鋼板的鎖緊機制是通過一枚帶有浮動墊圈的鎖定螺釘將一對椎體固定螺釘 和鋼板鎖為一體。將鋼板和兩種椎體固定螺釘相組合可以形成三種類型鋼 板在臨床上應用。當鋼板兩端的椎體固定螺釘均為固定角度螺釘時,此時 鋼板為限制性鋼板,兩端椎體固定螺釘分別與椎體平面呈12。角,且有6。內 聚角;當鋼板頭端的椎體固定螺釘為可調角度螺釘,而尾端椎體固定螺釘 為固定角度螺釘時,此時鋼板為雜交型鋼板,頭端椎體固定螺釘在垂直方 向可旋轉角度為20° (以椎體固定螺釘與鋼板垂直為O。,實際可變動角度優 選為18° 一2°),內聚角(向內側傾斜角度)最大可達6。,外傾角(向外側 傾斜角度)最大可達4。,尾端椎體固定螺釘與椎體平面成固定的12。角,內 聚角為6。;當鋼板兩端的椎體固定螺釘均為可調角度螺釘時,鋼板為半限 制性鋼板,兩端椎體固定螺釘在垂直方向可旋轉角度均為20。 (18° 一2°), 內聚角最大可達6。,外傾角最大可達4。。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頸椎前路鋼板主視圖2為頸椎前路鋼板剖視圖;圖2是
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實施例4對應的附圖; 圖4為實施例6對應的附圖; 圖5為實施例7對應的附圖;圖6為實施例8對應的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的含義如下鋼板基體l、螺釘孔2、視窗孔3、鎖
定螺釘孔4。
所述鎖定螺釘孔4相對於需要用其幫助鎖定的螺釘而言的位置可以在 一定範圍內上下變動,例如附
圖1、 4中其相對位置就有所不同,根據不同 的情況可以選用 一 一特此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頸椎前路鋼板(參見附
圖1、 2),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包含有如下的 結構鋼板基體l、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
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2.65; 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5個;
其中,在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有1個螺釘孔2;在基本輪
廓為長方形的鋼板基體1的兩端各設置有2個螺釘孔2。所述頸椎前路鋼板 中,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螺釘孔2具體為兩端帶圓角的長
方形孔。
所述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兩端帶圓角的長方形螺釘孔2 的橫截面的長度方向沿基本垂直於鋼板基體1的長度方向布置。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兩端的各兩個螺釘孔2之間還設置有 鎖定螺釘孔4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的外輪廓範圍內,除了設置有螺釘
孔2處之外,還設置有視窗孔3,視窗孔3的數目具體是2個;視窗孔3分 別設置鋼板基體1中央處的螺釘孔2和鋼板基體1的兩端之間。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在鋼板基體1的兩端設置有過渡圓弧連接的視 窗孔3。
實施例2
一種頸椎前路鋼板,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包含有如下的結構鋼板基體1、
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
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2;所述 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3個;
其中,在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有1個螺釘孔2;在基本輪 廓為長方形的鋼板基體1的兩端各設置有1個螺釘孔2。所述頸椎前路鋼板 中,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螺釘孔2具體為兩端帶圓角的長
方形孔。
所述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兩端帶圓角的長方形螺釘孔2 的橫截面的長度方向沿基本垂直於鋼板基體1的長度方向布置。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的外輪廓範圍內,除了設置有螺釘 孔2處之外,還設置有視窗孔3,視窗孔3的數目具體是2個;視窗孔3分 別設置鋼板基體1中央處的螺釘孔2和鋼板基體1的兩端之間。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在鋼板基體1的兩端設置有過渡圓弧連接的視 窗孔3。實施例3
一種頸椎前路鋼板,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包含有如下的結構鋼板基體1、 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
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4;所述 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4個;
其中,在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有1個螺釘孔2;在基本輪 廓為長方形的鋼板基體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2個和1個螺釘孔2。所述頸椎
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螺釘孔2具體為兩端帶
圓角的長方形孔。
所述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兩端帶圓角的長方形螺釘孔2
的橫截面的長度方向沿基本垂直於鋼板基體1的長度方向布置。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上具有兩個螺釘孔2的一端的2個螺 釘孔2之間還設置有鎖定螺釘孔4 。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的外輪廓範圍內,除了設置有螺釘 孔2處之外,還設置有視窗孔3,視窗孔3的數目具體是2個;視窗孔3分 別設置鋼板基體1中央處的螺釘孔2和鋼板基體1的兩端之間。
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在鋼板基體1的兩端設置有過渡圓弧連接的視 窗孔3。
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內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1)所述鋼板基體l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3,5;
其中,寬度值16mm,長度值約為56mm;
2)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6個(其中,用於在所述頸 椎前路鋼板縱向近中央處布置的用來固定植骨塊等用的螺釘孔2有兩個), 鎖定螺釘孔4共有2個,視窗孔3共有3個(如圖3所示)。
實施例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內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
1)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約為6;
其中,寬度值17mm,長度值約為103mm;
2)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14個,鎖定螺釘孔4共有5
個,視窗孔3共有7個(其圖形可以參照圖3所示推斷得知)。
實施例6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內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 l)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約為3.6; 其中,寬度值17mm,長度值約為62mm;
2) 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6個,鎖定螺釘孔4共有2 個,視窗孔3共有3個;其圖形可以參照圖4;
3) 其鎖定螺釘孔4的位置與實施例4有所不同。
實施例7
2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內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
1) 所述鋼板基體l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約為6; 其中,寬度值15mm,長度值約為90mm;
2) 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7個(其中,用於在所述頸 椎前路鋼板縱向近中央處布置的用來固定植骨塊等用的螺釘孔2有3個), 鎖定螺釘孔4共有2個,視窗孔3共有4個,其圖形可以參照圖5。
實施例8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內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主要在於 l)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約為1.2;
其中,寬度值15mm,長度值約為18mm;
2)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4個,鎖定螺釘孔4共有2
個,視窗孔3共有1個,其圖形可以參照圖6。
權利要求1、一種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包含有如下的結構鋼板基體(1)、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1~6;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3~14個;其中,在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有1個螺釘孔(2)。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 板中,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螺釘孔(2)具體為兩端帶 圓角的長方形孔。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 板中,鋼板基體(1)長度方向的中央處設置的兩端帶圓角的長方形螺釘孔(2)的橫截面的長度方向沿基本垂直於鋼板基體(1)的長度方向布置。
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兩端的各兩個螺釘孔(2)之間還 設置有鎖定螺釘孔(4)。
5、 按照權利要求1 4其中之一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 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共有5個;其中,在基 本輪廓為長方形的鋼板基體(1)的兩端各設置有2個螺釘孔(2)。
6、 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的外輪廓範圍內,還設置有視窗孔(3),視窗孔(3)的數目具體是1 7個。
7、 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板中,鋼板基體(1)上設置有2個視窗孔(3),它們分別設置鋼板基體(1) 中央處的螺釘孔(2)和鋼板基體(1)的兩端之間。
8、 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 板中,在鋼板基體(1)的兩端設置有過渡圓弧連接的視窗孔(3)。
9、 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 板中,所述鋼板基體(l)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寬度為15 20mm; 長度為18 110mm。
專利摘要一種頸椎前路鋼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頸椎前路鋼板包含有如下的結構鋼板基體(1)、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所述鋼板基體(1)為空間曲面結構的板形結構,其長寬比比值為1~6;所述設置在鋼板基體(1)上的螺釘孔(2)有3~14個;其中,在鋼板基體(1)的中央處設置有螺釘孔(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其結構形狀更為符合實用,其與螺釘配合,可以更好的固定相應的椎體和植骨塊,並具有使用壽命長、無排異性等優點。其具有可預見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文檔編號A61B17/68GK201308534SQ200820220318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4日
發明者悅 朱, 郝玉琳, 韓秀鑫 申請人:悅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