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張廣泗簡介 張廣泗是怎麼死的?
2023-10-14 16:45:44 1
張廣泗是雍正、乾隆兩朝名將,一生為大清徵戰不休,平定準噶爾、苗疆等地,維護了大清朝的統一,是一員不可動得的猛將。然而可惜的是,最後卻因為貽誤戰機被乾隆罷職問責。
張廣泗生年不詳,少年時期就以監生的身份受知府之職。康熙六十一年任職貴州,雍正四年調任雲南楚雄。當時的雲貴總督鄂爾泰,以張廣泗為輔佐,平定苗族作亂。第二年,張廣泗因功升為貴州按察使。
雍正六年,張廣泗領兵鎮壓都勻、黎平、鎮遠、清平等地心有反意的苗族部落,升巡撫。苗族叛亂被鎮壓之後,張廣泗領命處理善後事宜,因為表現出色,事後被雍正授為世代承襲的喇布勒哈番。
雍正十年,準噶爾部騷擾大清邊境,雍正命寧遠大將軍嶽鍾琪率領大軍出西路。當時張廣泗被任命為西路軍副將軍,並得雍正面授機宜,授給他用兵方略。張廣泗領兵出發,與鍾琪在科舍圖合軍一處,到達穆壘。
後來嶽鍾琪受雍正相詔回京,張廣泗守護大將軍印。嶽鍾琪進京之後,便彈劾嶽鍾琪用兵不當。說壘地處兩山之間,不是屯兵出戰的理想地點。在築城尚未完成之時,副將營地處人馬要衝之地,守軍又少,只有兩三百兵馬。若是準噶爾部突然來襲,定然首當其衝,且毫無抵抗之力。加之兵車之法,在西北沙地難以行事。糧草、戰馬都受到準噶爾部的窺視,嶽鍾琪剛愎自用,號令不明。
雍正帝接到張廣泗的彈劾之後,當即奪了嶽鍾琪的官位,命張廣泗還軍巴爾庫爾。張廣泗領命之後,分兵守護,在重要關隘也一併設置了卡倫,增強對牧場的守護。
雍正十一年,張廣泗率領萬餘人分駐北山,在得到敵軍行到烏爾圖河的消息之後,當即領軍出徵。他英勇作戰,擊敗了前來進犯的敵軍,斬殺準噶爾四百餘人,俘獲了三十六人。準噶爾部乞和之後,雍正對張廣泗論功行賞,班師回京之後被授為湖廣總督之職。
這邊剛安分不久,那邊苗族叛亂再次爆發,尚書張照和將軍哈元生、副將軍董芳一起率兵徵討苗亂多時,仍然沒有成效。乾隆剛剛繼位,便授張廣泗經略之職,命其親自去貴州平亂,將軍以下的官員全部聽他節制。
張廣泗上任之初就上疏乾隆帝,彈劾張照貽誤軍機。從軍務到政務,張廣泗將張照等人一併彈劾了個遍。張照等人最終被罷職問責,而張廣泗總理軍政大權,安心平定叛亂。
張廣泗帶兵的確有一手,從分兵三路進攻苗寨,削弱苗寨力量。到苗寨勢弱之後,合圍苗寨,依山圍剿,步步進逼,並利用「以苗攻苗」的手法瓦解苗亂,諸苗全部被平定。時候張廣泗被朝廷任命為雲貴總督,兼領巡撫之職,進封為三等世代承襲的阿達哈哈番。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看張廣泗的人生軌跡,從來都是他彈劾別人,但是到了人生的後期,打鷹的人反被鷹啄了眼睛。
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作亂,張廣泗被調任為川陝總督,經略平定大小金川的軍務。雖然張廣泗到任不久之後,小金川土司澤旺土舍良爾吉前來歸降,但是於大戰局無關。金川地區山勢險峻、敵軍碉堡堅固難攻,張廣泗在此轉戰兩年,未能獲得成功。
面對長久不能取勝的金川局勢,乾隆帝任命大學士訥親為經略,前去調度兵馬,並重新起用了嶽鍾琪到達前線,下詔責備張廣泗的大軍作戰無方、膽怯懼敵。訥親到了之後,仍然採取以往戰略並未能獲勝。但是張廣泗並不加以指出,相反任訥親所為。
因為此事張廣泗受到乾隆責備,斥其推諉用兵。訥親在此時彈劾張廣泗分十路進兵,導致兵力微弱,老師糜餉;嶽鍾琪也彈劾張廣泗疏於職守、養寇為患,任用良爾吉和叛臣王秋,導致軍事機密洩露給了敵軍。
在兩方的聯合彈劾之下,張廣泗被革職解京,乾隆親自審訊。期間張廣泗多次訴冤,儘管受了刑也不服罪而不聽辯駁。但是乾隆並未聽其解釋,張廣泗最後以失誤軍機罪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