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皇帝為何不信任嶽飛

2023-10-14 19:39:39

坦蕩迎來黃金歲月

  公元1133年秋,皇帝趙構將嶽飛召到首都,親自書寫「精忠嶽飛」4個大字,製成錦旗賞賜給他。同時,要在京城為他建造府第。嶽飛辭謝說:「敵未滅,何以家為?」(大敵未滅,要家幹什麼?)為此,皇帝趙構相當滿意,很親切地徵求嶽飛的意見:「你覺得天下什麼時候可以太平?」嶽飛回答道:「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就可以天下太平。」據說,趙構很吃驚,沒想到一介武夫能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不久,剛過而立之年的嶽飛被授清遠軍節度使,封武昌縣開國子,成為長江中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公元1137年,即紹興七年,二月,嶽飛奉命進京述職。

  皇帝在他的「寢閣」就是臥室裡單獨召見了嶽飛。皇帝對嶽飛說:「光復國土,中興大宋這項事業,我就託付給你了。從今以後,除了韓世忠、張俊之外,其餘的軍隊都交給你節制。」古代漢語中,「節制」一詞帶有約束、指揮、管轄的意義,按照皇帝趙構的內定安排,嶽飛從此統帥全國3/5的兵力,在淮西、川陝、荊襄3個主要正面戰場上,對金兵形成全面反攻的戰略態勢。嶽飛感嘆不已。如果這一切順利實現,這位青年將軍與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青年皇帝,君臣二人的人生事業將可能達到一個令人目眩的光輝頂峰。

  至此,嶽飛迎來了自己生命中的黃金歲月。

  揣度此時嶽飛的心情,他的自我感覺肯定非常好。這沒什麼不對。畢竟這一切榮譽、地位,權力,都是他在槍林箭雨中打出來的,他受之無愧。但另一方面,這一切,很有可能也造成了他對皇帝趙構的錯覺,使他把適用於普通人之間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崇高感情與信條,應用到了皇帝身上,這就大錯特錯了。

  無心介入君臣禁區

  大約就在這段時間,有一天,嶽飛與皇帝趙構談話,君臣二人十分投機。可能是談得興起,嶽飛突然莽撞地提出,希望皇帝早日解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此言一出,談話的氣氛立即急轉直下。趙構呵斥道:「你雖然出於忠心,但是,這種事情不是你所應當幹預的。」嶽飛的臉色當時就變了,十分尷尬。

  幾年前,在金兵的追殺下,趙構由於驚恐喪失了生殖能力,如今正在想盡一切辦法醫治。他剛30出頭,畢竟還存在著很大的希望。前些時候。他又遭遇了一個更加慘痛的事件,惟一的兒子,因為宮女不小心踢翻一個銅鼎,而被驚嚇抽搐致死。這兩件最深的隱痛,如今被嶽飛的一句話都給勾起,其惱怒可以想見。

  問題的嚴重還不僅僅在於嶽飛哪壺不開提哪壺。最要命的是,嶽飛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感興趣。我們知道,皇權繼承問題在歷朝歷代都是絕對核心的敏感問題,導致的皇家骨肉相殘比比皆是,為此形成臣僚或飛黃騰達或家破人亡的故事也史不絕書。人們歷來特別容易把這個問題和那些手握重權,重兵的文臣武將的政治野心聯繫起來。

  誰知,後來嶽飛在封密奏中,又一次談到這個問題。事實上,這件事確實是嶽飛的心病。當時,金國人扣住宋徽宗、宋欽宗不放,有著重要的政治原因。趙構稱帝後,金人就曾考慮將宋徽宗放回去,以削弱趙構的影響。後來一直存在著一種可能,就是金人以武力扶植宋欽宗嫡系的傀儡皇帝,這位傀儡皇帝具有趙宋帝國先天的大宗正統地位,將使南宋政權相當難堪、被動。當時,部分地為了對抗這種可能,趙構從太祖趙匡胤一系挑了兩位皇室子孫,過繼到自己名下,但沒確定究竟由哪位繼承皇位。嶽飛的提議,從抗金的現實出發是好意,而且是那種把皇帝當自己人的好意。但這種好意是否能被皇帝接受,卻大成疑問。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住在茅棚裡的人和住在』皇宮裡的人,想的不可能一樣。誠哉斯言。

  不相與謀拂袖而走

  隨後,就發生了對嶽飛命運產生重大影響的「淮西事變」。

  劉光世是南宋初年「中興四將」之一。到紹興年間,南宋政權穩定下來之後,他厭倦了刀頭舔血的戎馬生涯,統帥的5萬大軍也成了「軍律不整」的驕兵悍將,朝野上下頗有怨言。這位仁兄倒是不貪戀權位,上書稱自己身體不好,希望能安排一個閒職。趙構賞賜給他一些珍寶古玩,劉光世津津有味地把玩到了後半夜。這種表現,令皇帝相當滿意。

  為了使嶽飛能順利接收劉光世的部隊,皇帝專門寫了一道下達給劉光世及其主要將領的手詔,要求這些人聽從嶽飛的號令,如有人違反,「邦有常憲」,就是依法嚴懲不貸的意思。這遭到了時任宰相張浚和剛出任樞密使的秦檜的反對。張浚與秦檜認為,這是違背帝國傳統與祖宗家法的。張浚忠告皇帝,讓武將掌握過大的兵權,一旦此人功蓋天下,威震入主,便悔之莫及了。

  趙構深以為然,給嶽飛另外寫了份手詔,委婉地取消了成命。然後,讓張浚處理善後。張浚將嶽飛召到都督府,在這兩位堅定的、實際上志同道合的主戰派戰友之間,發生了一次給歷史留下深刻遺憾的談話。

  這時,如果張浚能坦誠地把事情攤開談,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可惜,他採取了最不高明的做法——揣著明白裝糊塗。他裝作根本沒發生過讓嶽飛統領這支部隊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徵求嶽飛的意見:「淮西這支部隊很服王德,現在準備任命他擔任總管,酈瓊擔任副總管,再讓呂祉以都督府參謀的名義統領。你以為如何?」

  這其實等於是通知嶽飛,事情變化了,以前的安排不算數。嶽飛不可能愉快地接受,但還是客觀地回答:「王德和酈瓊素來不相上下互不服氣。這種安排必導致二虎相爭。呂祉雖是通才,畢竟是書生,不習軍旅,恐難服眾。」

  張浚又問:「張俊怎麼樣?」嶽飛回答:「我本不敢說三道四。但為國家利益考慮,恐怕張宜撫性子太暴躁,缺少謀略,尤其酈瓊會不服。」

  張浚陰沉著臉,沉默片刻,又問:「楊沂中應該高出這二人了?」

  嶽飛搖頭道:「沂中雖勇,和王德差不多,怎麼駕馭得了這支部隊?一旦處置不當,變亂可能在彈指間就會發生。」

  張浚終於忍不住了,說出了一句相當傷人的蠢話:「我就知道非太尉你來不可。」

  嶽飛也忍不住了。憤慨地說:「都督您正兒八經地問我,我不敢不據實回答。難道我是為了圖謀這支部隊嗎?」

  雙方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全然沒了迴旋餘地。嶽飛離開都督府,立即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辭職。然後未等批覆,就把軍中事務委託給助手張憲代管,自己回到廬山,給母親掃墓守孝去了。

  陷入險惡的旋渦

  結果,不該生氣的人——宰相張浚和皇帝趙構絲毫沒反省自己的意思,他們比該生氣的人生的氣還大。《宋史》記載,此後張浚多次上奏彈劾嶽飛:「嶽飛處心積慮,一心想兼併別人的部隊。此次辭職,真實意圖是要挾皇帝。」這種不負責任的彈劾,具有極其可怕的殺傷力,嶽飛陷入險惡的旋渦中。

  嶽飛是天才的軍事統帥,富有軍事上的洞察力,在政治上卻表現出十足的幼稚。可能的推測是,此時,嶽飛仍心懷對趙構知遇之恩的感激,潛意識裡希望用這種賭氣的方式,喚起皇帝的覺悟。

  從後來的發展看,趙構基本接受了張浚的說法,在心理上關閉了對嶽飛理解與信任的大門,只剩下利用。利用完後,則是誅殺。中國歷史上,失去信任後,皇帝誅殺功臣的事不勝枚舉。這可能是中國「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類格言諺語比其他國家和民族多得多的主要原因。

  趙構採取了很絕的方法處理嶽飛辭職事件,他給嶽飛最主要的助手下了嚴厲的命令,讓他們敦請嶽飛復職。如違抗,或做不到,就行軍法。於是,李若虛二人只好來到廬山東林寺勸說嶽飛出山。嶽飛很惱火,堅持不肯。一直僵持到第6天。李若虛說:「難道你想造反嗎?難道讓你出來不是好事嗎?你堅持不幹,朝廷怎麼會不懷疑你?想想看,你不過是農夫出身,受天子委託,掌握這麼大的兵權,你是不是覺得可以和朝廷抗衡了?如你堅持不復出,我們二人受刑死掉,應算是沒什麼對不起你了吧?可你一點都不覺得有愧於我們嗎?」

  這番話,很可能將此時趙構深藏在心底,想說而沒說的話說了出來,魔鬼般預示出嶽飛的命運。

  嶽飛下山後,3次向趙構謝罪。趙構說了一番看似不軟不硬,實則殺機四伏的話:「對於你的輕率舉動,我並沒生氣,要不然,必有懲處。這就是太祖所說的,犯吾法者,惟有劍耳。之所以還讓你統領部隊,把中興大業託付給你,就是因為我沒生你氣的意思。」

  一般說來,中國皇帝以三尺寶劍對付他們心中的異己時,很少有手軟的。後來發生的一切表明,趙構也是如此。

  嶽飛回到鄂州大本營後,給皇帝上了份奏章,在並統諸軍北伐的計劃夭折後,請求率本部兵馬出兵北伐。趙構以手詔回復,表示欣賞嶽飛的忠誠,「恢復之事,朕未嘗一日敢忘於心」,同意嶽飛單獨北伐。於是,嶽飛提起精神,厲兵秣馬,準備出擊。

  然而,正在此時,淮西兵變爆發了。嶽飛預言的一切,全部發生,而且情況更加糟糕。從此,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