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有感作文400字精選
2023-10-14 16:05:20 2
《童年》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童年讀後感,歡迎參考。
讀《童年》有感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五彩繽紛的。自從讀了高爾基寫的《童年》以後,我深受感動。我被阿廖沙他那不向困難低頭的哪一種精神所感動了。
《童年》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慘的童年。阿廖沙年幼喪父,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家。在外祖父的家中就像生活在地獄一樣——男人視財如命,女人地位卑微。這些事情都在年幼的阿廖沙身上留下了陰影。接下來,他的外祖母、母親和他情同手足的朋友「小茨岡」相繼去世。於是,阿廖沙離家出走,靠著自己樂觀向上、蔑視困難、不屈服的信念熬了過來。
輕輕合上書本,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我被阿廖沙他那不屈服的精神所感動了。他一個人孤立無援、無依無靠,一個人在外面打拼,靠的就是那一份堅定不移的信念。我可以想像的到他一個人孤身在外打拼的時候是多麼的煎熬、孤獨、無奈、無助……可是,不管遇到多少的困難險阻,他一個人都扛了過來。我很慶幸,我們現在是多麼幸福。我們不僅滿足了物質上的需求——吃飽穿暖,不用餓肚子。也滿足精神上的需求——看書、看電視、玩遊戲、度假…….甚至不用飽受戰爭的摧殘。
生活中也有許多想阿廖沙一樣樂觀、面對生活的人。著名作家張海迪就是一個例子。雖然他從小高度癱瘓——胸部以下的地方全都沒有知覺。可是,她並沒有向困難低頭。十五歲時,她不僅學會了針灸,還跟著父母去鄉下教書。直到現在,她仍然在寫作。她也有像阿廖沙一樣不怕困難的精神。
不怕困難,樂觀向上,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讀《童年》有感2: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童年充滿著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而阿廖沙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在假期中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書中向我們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可憐的阿廖沙3歲就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阿廖沙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後來阿廖沙又結識了知心朋友伊凡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長,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阿廖沙就這樣失去了好友。此後,阿廖沙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阿廖沙的母親改嫁了,繼父十分兇,常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阿廖沙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高爾基用真實優美的文筆描述了自已苦難而令人難以置信的童年。我覺得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種痛苦,自己沒有失去親人……我們很幸福,甚至可以說很幸運,都被家長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現在的我們個個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高爾基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完《童年》之後,我覺得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珍惜現在優秀的學習環境。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的應該就是: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讀《童年》有感3:
有時我觀望著深藍的夜空和天幕上偶爾出現的冷清煙火,覺得自己長大了那麼多,覺得自己離開童年已經走了那麼遠。看高爾基的《童年》時,我讀的是他的故事,震撼的是自己的心。
在高爾基那樣一個瀰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裡,那些吝嗇、貪婪的人們利慾薰心勾心鬥角。那些最黑暗的東西,他小小年紀卻經歷了那麼多。低沉,痛苦,無窮盡。可就算是這樣,這個世界上還有掩飾不過的光明和溫暖。再黑的屋子裡點上一盞燈,也能照亮一切,人的心裡也一樣。就像他的外祖母哪樣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笑容,帶給一個懵懂的孩子的不是力量,而是勇氣、這樣的一部小說,能使人們從冷酷無情中看到善良的體現,能從粗暴專橫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在苦難中長大,苦難磨去他的稜角,卻意外地給了他勇敢和堅強的翅膀,給了他愛和陽光。
高爾基的童年,怎樣一段單純可是卻近乎殘酷的時光裡,怎樣一種抬頭和低頭的姿勢裡,轟轟烈烈又平平淡淡,他就以這樣頑強不屈的姿態或者,像一株素麵朝天不拘一格的向日葵,不曾被束縛過的向日葵。
我看見高爾基幼小時候的時光在我的掌心中翻湧、升騰,最後歸於平靜,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和似水一般溫潤平和的年華。
那些明亮的眼神和溫和的笑容都留在了他不斷向後奔跑的記憶中,一切都成了他難以撫平的傷痕和無法忘卻的幾年。他的童年如這般的坎坷悲苦,課高爾基卻在這樣的環境中煉就了自己頑強的性格,在逆境中成長,我想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學習的東西。
那段回不去的時間裡有他的那些笑那些年少時光,那些痛那些偽裝瀟灑。那麼小的年紀裡他懂了那麼多,那些悲苦的歲月中,那些善良向上的人們就是高爾基生命中不滅的燈光,他們源源不斷發出的光芒照耀著高爾基義無反顧地向成長奔去,不會恐懼不曾恐懼。
這個世界給了我們太多東西當然註定會同時也奪走我們太多東西。我記得曾經有人說過,如果你為錯過夕陽而哭泣,那麼接下來你就要繼續錯過星星了。高爾基沒有錯過星星,他以如此向上積極的姿態奮鬥不息,他最終創造出了自己的輝煌成就。
我驚異於高爾基竟然可以用那麼淡然的語氣講述自己幼時的如此悲慘的遭遇,那筆調幾乎是可以說是有些樂觀的,帶著一種讓人向上的張力,帶著一種讓人不想放棄的希望。他寫出的文字抽象為一幅色彩明麗的油畫,直至人心底最純粹的快樂和哀傷。
最是夢回在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