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是誰?他是怎麼死的?他有後代嗎?
2023-10-15 06:21:19
李成梁是明後期著名將領,用一個詞來形容他,便是「問題將領」。有才之人,總是存在那麼些缺點的,好比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而李成梁便像《亮劍》裡的李雲龍一樣,他的才華功績和他的問題總是對等的。相信不論是哪個上位者,面對李成梁這樣一個刺頭將軍都很頭痛。李成梁,字汝契,號引城,是鎮守遼東,伴有赫赫威名的遼東大將。李成梁年輕的時候世襲了家中鐵嶺衛指揮僉事的官職,但是因為家境貧寒,四十歲時,還只是諸生。他後來的步步高升,全賴他一步一步積累軍功升起來的。
因屢建戰功,從險山參將進為副總兵官,後又被提為遼東都督僉事。李成梁一到任上,便立即招募勇猛兵士,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在蒙古進犯時打敗蒙古軍隊,甚至在後來進犯時還追進蒙古大營,斬殺敵軍部長。因此進封為署都督同知,世代承襲千戶,軍聲始振。
可以說李成梁最大的功績便是在明朝後期,邊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還能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提高兵力,最終鎮守遼東30年。說他有大將之才,實不為過。他憑藉個人的威望和感召力,使得遼東官軍的軍容軍貌煥然一新。這個時期下滑的大明朝國力全賴三人的功績,開始迴轉。朝堂上,內閣首輔頒布一系列政策,使得明王朝經濟基礎開始強盛。邊疆上,戚繼光和李成梁兩員大將,威震邊境,禦敵於外。相比於現在被後世傳頌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在當時,威名更甚的其實是李成梁。畢竟以當時的情況,能將邊外鐵騎阻擋在外,一擋就是30年的功績,200年來前所未有。不過他靠許以金銀珠寶、榮華富貴來激勵士氣,遺留下了很多弊端。以至於後來「成梁諸戰功率藉健兒。其後健兒李平胡、李寧、李興、秦得倚、孫守廉輩皆富貴,擁專城,暮氣難振。」。更甚者,怯戰、掩敗為功、殺良冒功等行為。
部下所為之事,雖然李成梁並不知道,或者他知道,但是一笑而過。總而言之,身為統帥的李成梁,對此是要負責任的。又因為他自己本身的生活奢靡,最後被御史彈劾,免去職位。十年後,邊備飛馳後再被啟用,仍然讓遼東再度軍事強盛,所以說他的功績和他的問題一樣多。
公元1608年,熊廷弼鎮守遼東的時候,指出李成梁總總錯處,聲稱其罪惡可致死,因此起復後又再次被彈劾罷職。罷職後,李成梁享年90歲,自然死亡。
李成梁共育有九子,長子李如松、次子李如柏、三子李如楨、四子李如樟、五子李如梅 、六子李如梓、七子李如梧、八子李如桂、九子李如楠。
李成梁的長子是繼李成梁之後的又一大將,他御倭寇,援朝鮮,鎮寧夏,守遼東,均取得勝利,可惜只活了50歲便戰死沙場。
次子李如柏,在朝為官時間不久,幾次沉浮,後因生病請辭歸家。
三子李如楨,因熊廷弼的上奏被罷官。後又有言官彈劾,被發配充軍。
四子李如樟,從兄如松徵寧夏,先登有功,累進都督僉事。歷廣西、延綏總兵官。
五子李如梅,在徵戰中,潛襲失利,雖未問罪,但被罷官。李成梁諸多兒子,最有大將之才的便是李如松,其後為李如梅,其餘皆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