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01:36:52 3
專利名稱:一種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起重機塔式副臂前防後傾的裝置,具體的說,涉 及一種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可廣泛應用於起重機的各種防後傾以及類 似工作機構中。
技術背景目前,起重機的塔式副臂前防後傾裝置如圖1所示, 一般採用兩端採用固定鉸耳6,中間彈簧缸或者油缸的結構形式,但是在塔臂的原有結構中,塔式副 臂前防後傾杆12工作行程較大,而且它是連接在塔式副臂底節7和主臂臂頭8 上面的,如果採用兩端都用固定鉸耳的方式,在落臂時將會存在一個極限位置, 即主臂頂節9和塔式副臂底節7夾角為10°時,塔式副臂底節7將會不能繼續 下落;同時由於中間還有塔式副臂前撐杆10和塔式副臂後撐杆11,將有可能出 現幹涉,而且在運輸狀態時增加了其運輸高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塔式副臂前 防後傾限位支架,在落臂時塔式副臂在主臂與塔式副臂夾角為10°時能繼續下 落,尤其是降低了其運輸高度。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 一種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其特徵是所述限位支架包括拐臂形的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設有連接孔,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重錘,所述限位板 拐臂處遠離連接孔和重錘的一側具有向內凹陷的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 槽。以下是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連接處圓滑過渡。 所述重錘與限位板的兩側之間設有加強筋,增加了其結構強度。 有益效果起重機裝配時,將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限位板一端的連接孔與塔式副臂 底節轉動連接,當塔式副臂底節水平時,由於重錘的重力作用,限位板隱藏在塔式副臂底節內部,當塔式副臂底節擺動到與水平面夾角為30°時,由於重錘 的重力作用使第二弧形凹槽卡在塔式副臂底節的腹杆上,而使第一弧形凹槽伸 出在外,到達工作位置與防後傾頂端的滑軸接觸,實現防後傾的作用,本實用 新型使塔式副臂在起臂和落臂時,不會出現卡在極限位置的情況,並且在運輸 狀態時可以將該支架隱藏在塔式副臂底節內部以降低運輸高度。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中塔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限位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2的左視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限位支架非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限位支架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實施例,如圖2、圖3所示,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包括拐臂形的限位 板l,限位板l的一端設有連接孔3,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重錘2,限位板l拐臂 處遠離連接孔3和重錘2的一側具有向內凹陷的第一弧形凹槽4和第二弧形凹 槽5,第一弧形凹槽4和第二弧形凹槽5的連接處圓滑過渡,重錘2與限位板1 之間設有加強筋14,增加了其結構強度。如圖4所示,當起重機裝配時,將限位支架通過設置在限位板1 一端的連 接孔3與塔式副臂底節7轉動連接,塔式副臂底節7上設有腹杆15,腹杆15位於第二弧形凹槽5的運動軌跡上,當塔式副臂底節7水平時,由於重錘2的重 力作用,限位板1隱藏在塔式副臂底節7內部,如圖5所示,當塔式副臂底節7 擺動到與水平面夾角為30°時,由於重綞2的重力作用使第二弧形凹槽5卡在 塔式副臂底節7的腹杆15而使第一弧形凹槽4伸出在外,到達工作位置與塔式 副臂前防後傾頂端的滑軸13接觸,實現防後傾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使塔式副臂 在起臂和落臂時,不會出現卡在極限位置的情況,並且在運輸狀態時可以將該 支架隱藏在塔式副臂底節內部以降低運輸高度。
權利要求1、一種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其特徵是所述限位支架包括拐臂形的限位板(1),所述限位板(1)的一端設有連接孔(3),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重錘(2),所述限位板(1)拐臂處遠離連接孔(3)和重錘(2)的一側具有向內凹陷的第一弧形凹槽(4)和第二弧形凹槽(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其特徵是所述第 一弧形凹槽(4)和第二弧形凹槽(5)的連接處圓滑過渡。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其特徵是所述重錘 (2)與限位板(1)之間設有加強筋(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塔式副臂前防後傾限位支架,限位支架包括拐臂形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設有連接孔,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重錘,限位板拐臂處遠離連接孔和重錘的一側具有向內凹陷的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起重機裝配時,將限位支架通過連接孔與塔式副臂底節轉動連接,當塔式副臂底節擺動時,由於重錘的重力作用使第二弧形凹槽卡在塔式副臂底節的腹杆上,而使第一弧形凹槽伸出在外,到達工作位置與防後傾頂端的滑軸接觸,實現防後傾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使塔式副臂在起臂和落臂時,不會出現卡在極限位置的情況,並且在運輸狀態時可以將該支架隱藏在塔式副臂底節內部以降低運輸高度。
文檔編號B66C23/62GK201132740SQ20072002899
公開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5日
發明者凱 劉, 易闊景, 智 池, 陳紅潛, 馬喜林 申請人: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