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經軸染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10:32:32 2
專利名稱:紗線經軸染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染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紗線染色機。
背景技術:
現代人類的衣著服飾由於染色技術的進步而豐富多彩,即使南部非洲的欣巴人也懂得用天然色彩來美化生活。然而,我國現有紗線染色機的性能較差,往往只適用於絞紗染色,有所進步的也只能達到筒子紗染色。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一種紗線經軸染色裝置,以減少廠房用地,節省人力、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周圍環境。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染色筒內安裝經軸紗架,在經軸紗架上連接染色經軸,染色經軸為中空的管,在管壁上布滿貫通孔,在染色筒的上端設置筒蓋。
染色經軸可以根據設置多根,每根染色經軸相互近似平行於染色筒的軸心,以優化結構設計,便於染液流動及染色經軸的安裝與更換。在筒蓋上連接橫臂,在染色筒的外壁鉸接推桿,推桿的活動端與橫臂鉸接。在經軸紗架與染色經軸下面的染色筒內設置加熱管。染色筒利用管道連接染色泵,在管道上設置控制閥。
傳統的絞紗染色從搖絞開始到漿紗工序共走17道,筒子紗染色從松式絡筒到漿紗工序共7道,本實用新型的染色從松式整經到漿紗工序只走3道,三者的工序比為17∶7∶3=5.7∶2.3∶1;以漿紗前40支/噸紗用工比為絞紗染色用工58工,筒子染紗用工9.5工,利用本實用新型後,用工為4工;以萬米織物用紗平均加成率之比絞紗染色加成率14%,筒子染色加成率7%,而本裝置的加成率為3.5,三者之比為4∶2∶1。
可見,本裝置所用的廠房佔地少,人力、原材料、能源消耗省,工作環境質量高,潛在是效益十分可觀。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在染色筒1內安裝經軸紗架2,在經軸紗架2上連接染色經軸3,染色經軸3為中空的管,在管壁上布滿貫通孔,以便於染液流動。在染色筒1的上端設置筒蓋9,蓋好筒蓋9後,使整個染色筒1成一個密閉的壓力容器,以便染色能在高溫高壓下進行。
根據不同容量的染色筒,其相應的經軸紗架2上可裝配1~20根不等的染色經軸3,每根染色經軸3相互近似平行於染色筒1的軸心,各染色經軸3密封固定在經軸紗架2上。在筒蓋9上連接橫臂8,在染色筒1的外壁鉸接推桿7,推桿7的活動端與橫臂8鉸接,啟動推桿7,通過橫臂8可打開或關閉筒蓋9。在經軸紗架2與染色經軸3下面的染色筒1內設置加熱管5,以確保染液處於規定的溫度下。染色筒1利用管道連接染色泵4,在管道上設置控制閥,以便使染液按工藝要求進行正反向流動。經軸紗架2的下端為起承載作用的託盤10。
本裝置是在已獲得成功的全自動筒子染色機的基礎上開發研製而成的,其染色機理與筒子染色相似,即原坯紗線6按一定的規律和密度卷繞在中空的染色經軸3上,然後放置在染色筒1中,同時按不同的配方浴比、溫度、壓力、反應速率,由染色泵4促使染液按一定的規律,從染色經軸3的中心經貫通孔向軸外紗層滲透,或從反方向由外向內滲透,經過多次正反循環交換,使染料與紗線纖維緊密結合,達到上染的目的。然後取下染色經軸,按不同色比在經過改進的漿紗機上拼色上漿,直至織布。
權利要求1.紗線經軸染色裝置,其特徵是在染色筒(1)內安裝經軸紗架(2),在經軸紗架(2)上連接染色經軸(3),染色經軸(3)為中空的管,在管壁上布滿貫通孔,在染色筒(1)的上端設置筒蓋(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染色經軸(3)有多根,每根染色經軸(3)相互近似平行於染色筒(1)的軸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在筒蓋(9)上連接橫臂(8),在染色筒(1)的外壁鉸接推桿(7),推桿(7)的活動端與橫臂(8)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在經軸紗架(2)與染色經軸(3)下面的染色筒(1)內設置加熱管(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染色筒(1)利用管道連接染色泵(4),在管道上設置控制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經軸紗架(2)的下端為託盤(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印染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紗線染色機。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染色筒內安裝經軸紗架,在經軸紗架上連接染色經軸,染色經軸為中空的管,在管壁上布滿貫通孔,在染色筒的上端設置筒蓋。染色經軸可以根據設置多根,每根染色經軸相互近似平行於染色筒的軸心,以優化結構設計,便於染液流動及染色經軸的安裝與更換。本裝置可以減少廠房用地,節省人力、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周圍環境。
文檔編號D06B3/00GK2651281SQ20032012053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7日
發明者崔關林 申請人:崔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