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經典革命小說《紅巖》讀後感
2023-09-24 04:25:00 1
《紅巖》這本書是一曲用先烈譜寫的戰歌,是行列氣節凝成的史詩。下面是提供的紅巖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小說《紅巖》讀後感一:
最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薰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鬥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
在《紅巖》這本書裡,我佩服江姐,在兇殘的敵人把竹籤釘進了她的十指的時候,還是那麼沉著冷靜,並且她還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我也佩服許雲峰,他在書店能敏感地意識到潛在的危險、在茶園為保護同志機智冷靜地面對叛徒、在宴會上巧妙識破敵人的陰險陷阱等等,都顯得他是那麼機智勇敢;我更佩服華子良,即使寫他的筆墨並不多,但是他的形象卻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腦海中,那瘋瘋癲癲的樣子使每一個人都看不出破綻,應該說是一點破綻也沒有!卻沒想到他是共產黨最重要的人員……還有羅世文、楊虎城、陳然等先烈們,富貴不淫[yín]、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個個都是鋼鐵漢,他們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他們這樣無怨無悔地忘我犧牲是為什麼呢?我深深思考著,突然想到烈士們豪壯的詩句:「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願意把這牢底坐穿」、「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於青春,死於青春」、「戰士的墳墓比奴隸的天堂更明亮……」。嗯!我明白了!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換來了新中國!烈士們的每一首首詩,每一句句話都深深震撼著每個炎黃子孫的心靈。
《紅巖》裡面都是一些真實的人和事情,而這些人和事情同一個年代、一個時代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為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把牢底坐穿」,「失敗膏肓土,成功祭蒼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而在這些思想當中,所實踐的都是具體的人,而這些人都不是當時一些家庭條件困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從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實踐選擇道路當中,他們投身於社會革命,為整個國家民族和大多數的利益進行實踐,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麼去活著?人應該怎麼去奮鬥?人應該怎麼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你知道祖國的山河為什麼這樣美麗如畫嗎?你知道紅領巾為什麼這樣紅嗎?《紅巖》,它會告訴你。
小說《紅巖》讀後感二:
《紅巖》是一部4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1961年12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第一次出版。這部小說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加工創作的。小說的兩位作者都親自經歷過獄中的鬥爭生活。40年代末期,中國革命已進入轉折時期,勝利即將來臨,但重慶卻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國民黨特務大肆搜捕中共地下黨員,瘋狂破壞地下黨組織和工人運動,企圖逆歷史潮流行事。在渣滓洞的「中美合作所」,在白公館集中營,被捕的共產黨員和其它革命者,忍受著慘絕人寰的肉體折磨,同敵人展開了英勇的鬥爭。雖然他們絕大部分都犧牲了,但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與生命,凝聚起了一座光芒四射的豐碑——紅巖精神。《紅巖》這部小說生活的真實原型,成功地塑造了許雲峰、江姐、成崗、劉思揚等一系列光芒四射的共產黨員的崇高形象。用一個個真實、生動、感人的故事,展示了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以及他們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紅巖》在寫作藝術上,善於運用典型情節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將壓抑沉悶的獄中生活寫得迭宕起伏,扣人心弦。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成功的藝術表現,使《紅巖》成為當代文學中反映我黨地下鬥爭的壯麗史詩。是一部革命現實主義的文學力作。
《紅巖》這本書讀了有幾次了。我第一次讀這本書記得是在我上小學五年級的那個初夏,文革開始了。在周圍一片停課鬧革命的喧囂聲中,我靜心在家找書讀,在幾乎所有書本都被打成大毒草的當時,為了找到被父母封存的這本書,我光腳攀爬上了閣樓,不小心踩斷了瓷製衣掛鈎,付出了腳後跟被劃出小嘴巴一樣大口子的代價。草草地自我包紮一下就如饑似渴地一下子通讀了一遍,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反覆通讀了其中的重點章節。江姐、許雲峰等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經過作者的精心刻畫,都活靈活現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現在我面前。《紅巖》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共產主義,認識了什麼人稱得上共產黨員,什麼叫理想、信念。如果說我後來之所以能夠成為共產黨員,《紅巖》這本書是我的第一本啟蒙教材。最近,特別是在十一長假裡,有閒靜下心來又重讀《紅巖》這本書,獲得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收穫。想拿出來,在這裡與大家交流和分享:
江姐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鬥爭頑強不屈,江姐被捕後,特務們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他們把粗長的竹籤釘入了江姐的指甲縫間,那嚴刑逼供的情景,時時展現在我的腦海中:「……『十指連心,考慮一下吧!說不說?』沒有回答。鐵錘高高舉起。牆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陰影。『釘!』人們仿佛看見繩子緊緊綁著她的雙手,一根根竹籤對準她的指尖,血水飛濺……」,敵人對江姐進行的一次又一次的這樣的嚴刑逼供,沒有讓她屈服,卻更堅定了她對革命的信念。在就義前,她從容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親吻「監獄之花」,梳理好頭髮,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莊嚴地實踐了自己的無比高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也是她留給我們的絕句。
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形象。他沉著機智、視死如歸的精神令人震撼:1949年11月26日下午,解放的隆隆炮聲由遠至近了,解放軍先頭部隊的兩個營已經到達重慶近郊南溫泉,距離歌樂山只有幾十公裡。陽光即將照進白公館集中營。
此時,特務頭子徐鵬飛出現在關押許雲峰的地窖門口,陰暗潮溼的地窖深處,堆著一堆黴爛的稻草,一個半倚半坐的衰弱的人,正側身靠著牆角一動也不動。徐鵬飛上前兩步,不慌不忙地拿下手巾,用十分平和的聲音招呼道:
「我特地來告訴許先生一件好消息。」
徐鵬飛笑了笑:「事實完全如許先生過去預料的那樣發展。國民黨已經逃不脫毀滅的命運。但是」,徐鵬飛用十分平和的聲音,又緩緩說道:「還有一點小消息,我也不想隱瞞。」徐鵬飛再次露出奸笑,端詳著許雲峰滿懷信心的臉。「你們的勝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見自己的勝利,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我不知道此時此地,許先生到了末日,是什麼心情?」
許雲峰挺身坐直了身子,沉重的腳鐐碰在巖石上,鐺啷地響了。看慣黑暗的目光,在昏黃電燈下看清了徐鵬飛惡毒的笑臉。久不說話的嘴巴無動於衷地笑了笑。「這點,我完全可以奉告。我從一個普通的工人,受盡舊社會的折磨、迫害,終於選擇了革命的道路,變成使反動派害怕的人,回憶走過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見了無產階級在中國的勝利,我感到滿足。風捲殘雲般的革命浪潮,證明我個人的理想和全國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無窮的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繫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這就是我此時此地的心情。」
許雲峰不屑再講下去。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逕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
「同志們,聽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軍的炮聲!人民解放了,人民勝利了,我們——沒有玷汙黨的榮譽,我們死而無愧!」在這樣的吶喊中,300多位烈士倒在國民黨政權在潰敗前夕實行瘋狂的大屠殺中,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偉大的紅巖精神。鄧穎超同志在1985年重回重慶時,激動地寫道:「紅巖精神,永放光芒。」1991年4月,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重慶時,特地參觀了紅巖村紀念館,題下「發揚紅巖精神,沿著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的詞句。1996年的紅巖圖片展覽,在全國引起空前轟動,參觀者絡繹不絕。人們無不為紅巖精神所吸引,所感動,所激勵,所振奮。
什麼是紅巖精神呢?我個人的感悟:主要有兩點:1、紅巖精神是中華民族昂奮達觀、堅忍不拔、棄舊圖新、勇於奉獻精神的升華。2、紅巖精神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民族氣節的集中體現,是對人生最大的理性認識。在渣滓洞、白公館監獄這個特殊的戰場上,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偉大鬥爭精神和高尚的氣節,是紅巖精神中最珍貴最主要的內容。烈火中永生是紅巖精神最突出的本質,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豐富的生命意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生動教材。
在我們大力發展經濟,向高度物質文明社會邁進的今天,如何弘揚紅巖精神呢?我個人的感悟有以下五條:
一、弘揚紅巖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抗戰時期的國統區,政治環境十分險惡,但無論條件多麼艱險,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都矢志不渝地堅持共產主義的崇高信念,無所畏懼地為遠大理想而英勇鬥爭。英烈們面對金錢地位的引誘不動心,面對嚴酷的刑罰不屈服,面對死亡做到了臉不變色心不跳。這是為什麼?正是因為在他們心中有一種對共產主義無比堅定的信仰——人活著就是要為人民謀利益,為社會作貢獻,並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今天,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在建設涼城和諧社區進程中,無論是發展順利的時候,還是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同樣都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二、弘揚紅巖精神,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與黨在革命時期培育形成的其它革命精神一樣,紅巖精神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宗旨的鮮活展現,具有理論上的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用馬列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過程中,共產黨人的崇高政治追求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有機融合的結晶,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弘揚紅巖精神,就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真正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以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力量影響和帶動群眾。要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做一名深受社區居民群眾歡迎的黨員幹部。
三、弘揚紅巖精神,就是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節操。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在敵人的監牢裡,在恐怖的環境中,忍受著酷刑折磨,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操守,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表現出了對黨忠貞不二的情操,為我們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持共產黨員本色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弘揚紅巖精神,就是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高尚節操,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自省、自警、自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侵蝕,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四、弘揚紅巖精神,就是要切實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紅巖精神的實質是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精神風範中最基本、最本質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和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一樣,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不竭力量源泉。白公館的牆上鐫刻著解放前夕獄中共產黨員向黨組織的最後寄語: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嚴格進行整黨整風等。可見革命先烈在最後時刻也沒有忘記黨的作風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遵從先烈的囑託,切實加強執政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應該自覺遵循胡錦濤同志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各項要求。既要加強學習,苦練內功,進一步提高領導能力,又要注重成效,狠抓落實,進一步確保政令暢通;既要勤政為民,求真務實,進一步密切黨群幹部關係,又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進一步維護社會公平公正;既要顧全大局,維護團結,進一步營造幹事創業環境,又要潔身自好,謹言慎行,進一步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性。要自覺置身於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置於法制的約束之下,知榮明辱,文明禮貌,做文明人、辦文明事、說文明話,絕不能庸俗無畏、霸氣十足,真正樹立起幹部隊伍的良好形象,用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的好轉。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敬業奉獻精神,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努力成為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守紀律的好黨員、好幹部。
五、弘揚紅巖精神,就是要永葆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必須由全黨同志共同保持,通過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紅巖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品質的集中體現,又是共產黨人崇高人格的具體體現。從個人的人生意義上講,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以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終身追求和奮鬥目標,從而超越了自我,在實踐黨的宗旨中實現了人生價值;從黨的先進性建設角度講,又為我們後來者高揚起了一面精神的旗幟,那就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向烈士們學習,在工作中,鼓足幹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不辜負先烈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像他們那樣做共產黨人!做他們那樣的共產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