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19:36:47 1
專利名稱: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類,特別涉及一種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該機直接與抽油管連接,在地上進行工作,其柱塞泵是一個柱塞與一個柱塞筒配合凡爾進行工作;而該機是多柱塞在正弦曲線凸輪推拉下,進行直線往復運動,將油源源不斷的從地下抽上來。
具體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常見的抽油磕頭機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種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該機是立式放在地表面上,分油體直接與抽油管連接;它是由電機連接減速機,減速機輸出軸與主軸相連接,凸輪體再與抽油機主軸相連接;兩片正弦曲線凸輪安裝在凸輪體上,上、下形成一個溝槽正弦曲線,柱塞上端裝有滾輪、滾輪在凸輪形成的溝槽內運作,柱塞另一端帶有防砂圈及含有金屬納米潤滑劑的氈套配合於柱塞筒內,在柱塞筒內噴塗有鉬納米微粉,金屬納米潤滑劑能增加柱塞及柱塞筒的耐磨性,提高泵的壽命,防砂圈清除泥砂,同樣提高泵的壽命;在上下定位架同一圓周上等距離安裝6個柱塞筒,在柱塞筒內裝有柱塞,各柱塞的上端均設滾輪,滾輪按凸輪曲線規律作推拉直線往復運動;在柱塞筒下端再連接進油凡爾,在進油凡爾的一側設有彎接頭,彎接頭上設有排油凡爾,並直接連通輸油管;在進油凡爾下端連接空心螺栓,空心螺栓再連接分油體上蓋,分油體下端再與進油接頭相連接,其餘的5個柱塞筒結構均相同,該機的柱塞筒可分為六個、八個、十個等,視開採的面積、油含量而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弦雙凸輪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油體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油體俯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系統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活塞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柱塞與凸輪溝槽相配結構示意圖。
1為變速電機、2為減速機、3為正弦雙凸輪、4為上支架、5為滑輪接頭、6為柱塞筒、7為柱塞、8為排油凡爾、9為彎接頭、10為進油凡爾、11為空心螺栓、12為分油體、13為下支架、14為油井接頭、15為分油體上蓋、16為凸輪體、17為滾輪、18為凸輪護罩、19為凸輪軸、20為主軸、21防砂圈、22為金屬納米潤滑劑氈套。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成本低,每臺10-11萬元;2、節能,只用4.5千瓦電機;3、安裝方便,佔地面積小,井臺只需1米2;4、抽油下井方便,可用原抽管代用下部安裝篩管及凡爾,也可用日豐管下接篩管及凡爾;5、搬遷方便,好維修,特別適用於海上抽油作業;6、壽命長,柱塞筒噴塗鉬納米微粉,設有防砂圈及4個含納米潤滑劑的氈套。
權利要求1.一種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它是由電機(1)、減速機(2)、正弦雙凸輪(3)、上支架(4)、滑輪接頭(5)、柱塞筒(6)、柱塞(7)、排油凡爾(8)、彎接頭(9)、進油凡爾(10)、空心螺栓(11)、分油體(12)、下支架(13),等構成,其特徵是電機(1)連接減速機(2),減速機(2)輸出軸連接凸輪體(16);兩片正弦曲線凸輪(3)安裝在凸輪體(16)上,上下形成一個溝槽正弦曲線;柱塞(7)上端裝設有滾輪(17),滾輪(17)在凸輪(3)形成的溝槽內滾動,柱塞(7)的另一端設有一個防砂圈(21)及4個含有金屬納米潤滑劑的氈套(22);在上支架(4)、下支架(13)同一圓周上等距離的裝設有6個柱塞筒(6),在柱塞筒(6)內裝設有柱塞(7);在柱塞筒(7)的下端連接進油凡爾(10),在進油凡爾(10)一側裝設一彎接頭(9),在彎接頭上設有排油凡爾(8),在進油凡爾下端連接空心螺栓(11)、空心螺栓(11)再接分油體上蓋(15),分油體(12)下端再與油井接頭(14)相連接;其餘5個柱塞筒結構均相同。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柱塞筒可設6個、8個或10個。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柱塞筒內噴塗有鉬納米微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納米立式地上抽油機,是放在地表面上工作,分油體直接與抽油管連接,該機是在上下定位支架同一圓周上等距離的安裝6個柱塞筒與柱塞,各柱塞的上端均設有滾輪,各滾輪與正弦曲線凸輪溝槽配合,在電機、減速機及凸輪作動下,使柱塞作直線往復推拉運動;當凸輪帶動柱塞向上運動,油進入柱塞筒腔內,當柱塞向下推壓時,進油凡爾關閉,排油凡爾受壓打開,柱塞筒腔內的油即排出到輸油管,往復工作,油就不斷的從地下抽上來,該機成本低,耗能少,產量高。
文檔編號F04B47/02GK2525250SQ02209830
公開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19日
發明者劉志順, 齊寶山, 王世澤 申請人:田廣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