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輥磨筒體環向應力在線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0:39:02 2
專利名稱:一種臥輥磨筒體環向應力在線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特別適用於一種臥輥磨筒體環向應力在線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臥輥磨是一種利用擠壓原理粉碎物料的粉磨設備,主要通過輥子和筒體間的壓力 實現對物料的粉磨。臥輥磨筒體在臨界轉速的情況下帶動物料高速旋轉, 一根橫臥於筒體 內的輥子連續對筒體施壓,磨擦力使輥子與筒體一起作高速運轉,筒體與輥子之間的物料 在輥子的施壓下被碾碎,有時由於大塊物料的誤投入和各種機械因素的破壞會引起筒體環 向應力的不均勻,環向應力不均將會導致筒體產生裂紋甚至斷裂,影響生產。目前,現有的 臥輥磨還未有克服此困難的檢測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簡單、方便、精確的臥輥磨筒體環 向應力在線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感應探測器、計數編碼器、微機系 統以及電纜線。感應探測器由螺栓固定在調節支架上,計數編碼器用緊定螺釘固定在感應 探測器上,感應探測器和計數編碼器共用一個直流電源,分別通過電纜線與微機系統配接, 調整調節支架,使感應探測器與大、小齒輪嚙合面平齊。大齒輪套在筒體外壁上,與小齒輪 嚙合,小齒輪與傳動裝置相聯接。 工作時,傳動裝置帶動小齒輪轉動,與之嚙合的大齒輪帶動筒體隨之轉動。當大塊 物料的誤投入或各種機械因素的破壞引起筒體環向應力不均勻時,套在筒體外壁上的大齒 輪會產生較大徑向偏移,大、小齒輪嚙合面也隨之產生較大的徑向偏移。當大、小齒輪嚙合 面產生的徑向偏移量超過O. 5mm時,感應探測器通過電纜線向微機系統發出一個電脈衝信 號,微機系統會自動報警,工作人員應立刻切斷臥輥磨電源,停止運行。 同時微機系統又將電脈衝信號以波形傳輸給與之配接的計數編碼器,計數編碼器 將電脈衝信號轉換為可識別的數位訊號,供工作人員分析研究,是大塊物料的誤投入還是 其它機械因素的破壞導致了筒體環向應力的改變,從而能及時採取措施,以免筒體因環向 應力過大產生裂紋甚至斷裂。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及時掌握筒體的環向應力變化情況,並能採取相關措 施保護筒體不受破壞,延長臥輥磨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0011] 圖中1為筒體、2為計數編碼器、3為螺栓、4為感應探測器、5為緊定螺釘、6為調 節支架、7為電纜線、8為微機系統、9為傳動裝置、10為小齒輪、11為大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包括感應探測器4、計數編碼器2、微機系統8以及電纜線7。感應探 測器4由螺栓3固定在調節支架6上,計數編碼器2用緊定螺釘5固定在感應探測器2上, 感應探測器2和計數編碼器4共用一個直流電源,分別通過電纜線7與微機系統8配接,調 整調節支架6,使感應探測器4與大、小齒輪11、 10嚙合面平齊。大齒輪11套在筒體1外壁 上,與小齒輪10嚙合,小齒輪10與傳動裝置9聯接。 工作時,傳動裝置9帶動小齒輪10轉動,與之嚙合的大齒輪11帶動筒體1隨之轉 動。當大塊物料的誤投入或各種機械因素的破壞引起筒體1環向應力不均勻時,套在筒體 1外壁上的大齒輪11會產生較大徑向偏移,大、小齒輪11、10嚙合面也隨之產生較大的徑 向偏移。當大、小齒輪11、10嚙合面產生的徑向偏移量超過0. 5mm時,感應探測器4通過電 纜線7向微機系統8發出一個電脈衝信號,微機系統8會自動報警,工作人員應立刻切斷臥 輥磨電源,停止運行。同時微機系統8又將電脈衝信號以波形傳輸給與之配接的計數編碼 器2,計數編碼器2將電脈衝信號轉換為可識別的數位訊號,供工作人員分析研究,是大塊 物料的誤投入還是其它機械因素的破壞導致了筒體1環向應力的改變,從而能及時採取措 施,以免筒體1因環向應力過大產生裂紋甚至斷裂。
權利要求一種臥輥磨筒體環向應力在線檢測裝置,包括感應探測器、微機系統以及電纜線,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計數編碼器,用緊定螺釘固定在感應探測器上,且和感應探測器共用一個直流電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單、方便、精確的臥輥磨筒體環向應力在線檢測裝置,包括感應探測器、計數編碼器、微機系統以及電纜線。感應探測器由螺栓固定在調節支架上,計數編碼器用緊定螺釘固定在感應探測器上,分別通過電纜線與微機系統配接,共用一個直流電源,調整調節支架,使感應探測器與齒輪嚙合面平齊。大齒輪套在筒體外壁上,與小齒輪嚙合,小齒輪與傳動裝置相聯接。當大、小齒輪嚙合面產生的徑向偏移量超過0.5mm時,感應探測器通過電纜線向微機系統發出一個電脈衝信號,微機系統會自動報警並根據計數編碼器上的數位訊號,分析研究是大塊物料的誤投入還是其它機械因素的破壞導致了筒體環向應力的改變,從而能及時採取措施,以免筒體斷裂。
文檔編號G01B7/02GK201449301SQ20092003904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6日
發明者何美華, 劉懷平, 袁海燕, 陳開明, 黃之初 申請人: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