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2:40:44 1
專利名稱: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包括錨杆和預埋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平分力構件和豎向分力構件疊合形成的組合件,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平板結構,其與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兩者的中心線垂直,所述錨杆通過所述預埋件連接在所述組合件內。此拉線基礎可水平鋪設或者與水平面小角度鋪設在地基土上,減小了錨板式拉線基礎的尺寸及並降低了拉線基礎的施工難度。
【專利說明】
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
技術領域
[0001 ]本申請涉及一種構築物的基礎,尤指涉及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
【背景技術】
[0002]在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山區和農村,為了滿足信號大範圍覆蓋的需求,往往設置高度較高的通信鐵塔,其中綠地拉線塔是較為常用的一種;綠地拉線塔最大的特徵在於:塔身通過各方向多層拉線的拉線基礎固定,因此這些拉線基礎對於拉線塔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影響最大。
[0003]現有的拉線基礎普遍採用重力式基礎201、獨立基礎202或錨板基礎203,見附圖1。重力式基礎201完全依靠自重,安全性最好,但工程量尤其是混凝土用量非常大,因此較少採用;獨立基礎202部分依靠自重,部分依靠其上土重,基礎設計計算成熟,施工簡單,安全容易保證,但工程量尤其是混凝土用量仍較大,目前常用,但需要優化;錨板基礎203完全依靠其上土重,基礎設計計算有規範建議,混凝土用量最少。
[0004]由於規範通常建議的錨板基礎203設置時與水平地面成較大傾角,且置於地下一定深度,使得基礎定位、混凝土支模澆築、錨杆和鋼筋設置、回填土壓實等方面難度很大,尤其是在施工工藝較差的國家地區以及山林地貌區域,現場澆築混凝土的質量難以保證、施工周期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能夠通過兩個獨立件的組合實現錨板式拉線基礎的水平鋪設或與水平面較小角度鋪設,及減少錨板式拉線基礎的尺寸,並降低了施工難度。
[0006]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包括錨杆和預埋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平分力構件和豎向分力構件疊合形成的組合件,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平板結構,其與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兩者的中心線垂直,所述錨杆通過所述預埋件連接在所述組合件內。
[0007]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形成有定位端頭。
[0008]進一步地,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整體件或若干個標準件的組合。
[0009]優選地,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和所述豎向分力構件通過卡槽連接或通過固定件固定為一體。
[0010]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分力構件位於所述豎向分力構件之上或之下。
[0011]進一步地,所述錨杆連接在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內或連接在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和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疊合面的中心位置。
[0012]進一步地,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錨杆為分體結構或一體結構。
[0013]進一步地,所述預埋件包括拉頭和錨板,所述錨板位於所述拉頭一端,所述錨杆連接在所述拉頭另一端,所述拉頭為U型螺栓或杆狀螺栓。
[0014]更進一步地,當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錨杆為分體結構時,所述錨杆與所述預埋件自由轉動連接、鉸接連接或固定連接。
[0015]具體地,所述水平分力構件為地梁,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底板,所述地梁和所述底板中心線垂直疊合。
[0016]優選地,所述底板和所述地梁為鋼筋混凝土預製件、現澆鋼筋混凝土件、型鋼混凝土件、鋼結構件或鋼-混凝土組合件。
[0017]更進一步地,所述錨杆外周包裹有保護體。
[0018]具體地,所述保護體為灌漿PVC管、鋼筋混凝土保護殼、素混凝土保護殼、水泥漿殼或塗刷在所述錨杆表面的瀝青。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包括水平分力構件和豎向分力構件疊合形成的組合件,其通過兩個分力構件共同抵抗拉線的拉力實現拉線基礎以水平或者與水平面小角度鋪設在地基土上,減小了錨板式拉線基礎的尺寸並降低了施工難度。
[0020]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和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疊合併固定為一體,實現兩者共同受力,提高了錨板基礎的整體性。
[0021]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形成有定位端頭。定位端頭一方面可以增強水平分力構件與土體之間的結合力,防止水平分力構件在水平方向的大範圍移動,另一方面,定位端頭將豎向分力構件限制在水平分力構件的延展範圍內,防止豎向分力構件在使用過程中從其上脫出。
[0022]進一步地,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整體件或若干個標準件的組合。採用多個標準件便於運輸和構件的精度控制。
[0023]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0024]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申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
[0025]圖1為現有重力式基礎201、獨立基礎202、和錨板基礎203的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拉線基礎的剖視圖;
[002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拉線基礎的立體圖;
[0028]圖4是拉線基礎的地梁和底板細部結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0030]實施例參見圖2至圖4所示,其中,圖2為拉線基礎的剖視圖;圖3為拉線基礎的立體圖;圖4為拉線基礎的地梁和底板細部結合示意圖;一種拉線基礎包括藉助土壓力來抵抗拉線水平分力的地梁102、藉助上覆土重來抵抗拉線向上的豎向分力的底板101、錨杆103和錨杆103的保護體104,底板101為一平面結構,其區別於現有的拉線基礎的帶斜面結構,實現拉線基礎以水平或者與水平面小角度鋪設在地基土上,底板101與地梁102垂直疊合,並通過底板101與地梁102貼合面的卡槽105與地梁102卡接,底板101沿地梁102的延展方向布置,兩者的中心線垂直,錨杆103通過預埋件107連接地梁102的中心線上,錨杆103與基礎連接部及靠近基礎的下端有保護體104。本實施例採用兩個分力構件共同抵抗拉線的拉力並將底板101設計為平面結構實現了拉線基礎以水平或者與水平面小角度鋪設在地基土上,減小了錨板式拉線基礎的尺寸及施工難度。
[0031]進一步地,承受拉線水平分力的地梁102的端部有定位端頭106,地梁102可以位於底板101之下如圖2至圖4中所示,此時定位端頭106由地梁102的本體向上形成,地梁102可以位於底板101之上,此時定位端頭106由地梁102的本體向下形成(圖中未示出)。定位端頭106—是可以增強水平分力構件與土體之間的結合力,防止水平分力構件在水平方向的大範圍移動,同時,定位端頭106將底板1I限制在地梁102延長向範圍內,防止底板1I使用過程中從地梁102上脫出。
[0032]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01為整體件或若干個標準件的組合。圖3中示出的底板101為多個尺寸和形狀相同的標準件依次排列形成。採用多個標準件便於底板101的運輸及底板101的質量及精度控制。
[0033]進一步地,所述地梁102和所述底板101通過卡槽105連接。圖3和圖4中示出的底板101與地梁102貼合面有與地梁102短向寬度匹配的卡槽105,兩者組合時,當地梁102位於底板101之下時,卡槽105卡在地梁的頂部形成卡接,當地梁102位於底板101之上時,卡槽105卡在地梁102的底部形成卡接。此連接方式施工簡單,且屬於無損連接,不會由於地梁102和底板101的組合而削弱基礎的受力面積,同時,卡接的形式允許地梁102在底板101短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圍繞底板101中心線小範圍移動,當受到地震等動荷載時,可以提高基礎的抗震性能,防止基礎發生脆性破壞。
[0034]在其他實施例中,地梁102和底板101的固定還可以是預埋螺栓、鋸齒狀面層、榫卯結構等固定方式及其組合。
[0035]在本實施例中,地梁102和底板101為預製混凝土件,錨杆103通過預埋件107連接在地梁102中心,在其他實施例中,地梁102和底板101還可以現澆鋼筋混凝土件、型鋼混凝土件、鋼結構件或鋼-混凝土組合件等其他結構形式。當為現澆鋼筋混凝土件時,地梁102和底板101可以現澆為整體式,此時錨杆103通過預埋件107連接在地梁102和底板101疊合面的中心。
[0036]在具體實施時,錨杆103的保護體104可以為灌漿PVC管、鋼筋混凝土保護殼、素混凝土保護殼、水泥漿殼或塗刷在所述錨杆表面的瀝青等。
[0037]在具體實施時,預埋件107為U型螺栓和錨板組成,錨杆103—端與預埋件107的連接端帶有連接環,連接環與U型螺栓的封閉端連接,錨杆103和U型螺栓之間形成自由轉動連接,錨板位於U型螺栓的開口端,並通過螺母限制錨板脫出。預埋件107和錨杆103可以製作為一體構件或分體構件,當為分體構件時,錨杆103的連接環為卡扣式。預埋件107和錨杆103還可以是鉸接連接或固定連接,當為固定連接時,通常選擇杆式螺栓,錨杆103僅與拉線連接端設置連接環,與杆式螺栓連接端焊接或套筒連接等固定連接方式。預埋件107與錨杆103的連接形式可綜合考慮拉線固定、張緊和預拉、拉線角度調節、整體作用等因素選擇。
[0038]雖然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內容僅為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而採用的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及細節上進行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範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拉線塔的拉線基礎,包括錨杆和預埋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水平分力構件和豎向分力構件疊合形成的組合件,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平板結構,其與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兩者的中心線垂直,所述錨杆通過所述預埋件連接在所述組合件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形成有定位端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整體件或若干個標準件的組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和所述豎向分力構件通過卡槽連接或通過固定件固定為一體。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分力構件位於所述豎向分力構件之上或之下。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錨杆連接在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內或連接在所述水平分力構件和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疊合面的中心位置。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錨杆為分體結構或一體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埋件包括拉頭和錨板,所述錨板位於所述拉頭一端,所述錨杆連接在所述拉頭另一端,所述拉頭為U型螺栓或杆狀螺栓。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當所述預埋件和所述錨杆為分體結構時,所述錨杆與所述預埋件自由轉動連接、鉸接連接或固定連接。10.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分力構件為地梁,所述豎向分力構件為底板,所述地梁和所述底板中心線垂直疊合。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和所述地梁為鋼筋混凝土預製件、現澆鋼筋混凝土件、型鋼混凝土件、鋼結構件或鋼-混凝土組合件。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錨杆外周包裹有保護體。13.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2所述的拉線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體為灌漿PVC管、鋼筋混凝土保護殼、素混凝土保護殼、水泥漿殼或塗刷在所述錨杆表面的瀝青。
【文檔編號】E04H12/20GK205712101SQ201620278556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6日
【發明人】胡曉強, 高海江, 景明龍, 羅澎, 沈暉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