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腳釘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6:53:09 2
專利名稱:帳篷腳釘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固定帳篷的帳篷腳釘結構。
背景技術:
小型的帳篷是人們外出休閒的戶外所需物品,其展開後,通常是利用腳釘將帳篷的各個角固定在地面上實現整個帳篷的固定作用。如圖1所示,該腳釘1』是分為掛持部11』和固定部12』,掛持部11』在固定部12』的頂部一側形成一掛鈎111』,而固定部12』為一桿狀,其底部形成尖銳端121』。使用時,如圖2、2A所示,是將帳篷的各角的固定環(繩)2』分別掛在中腳釘1』掛持部11』的掛鈎111』上,之後再將腳釘1』的固定部12』插置於鬆軟的地面中,以此實現帳篷的固定作用。
但是此種結構的腳釘1』,由於其固定部12』為一具尖銳端121』的杆體,因而適用於較鬆軟的地面,如沙灘上,但由於該腳釘1』是呈為垂直方向的插置於地面中,因此其與地面的固持力不佳,而遇地面土質較硬時,需藉助外方可插入地面中,使用受限;再有,該腳釘1』的掛持部111』僅在一側設有掛鈎111』,當其固定帳篷固定環(繩)2』後,遇風,帳篷會有晃動,在鬆軟的沙灘上,腳釘1』在帳篷的帶動下,其固定部12』會在鬆軟的沙灘中轉動,當其轉動一定的角度後(配合圖2B所示),帳篷的固定環(繩)2』容易從掛鈎111』上脫出,失去腳釘1』對帳篷的固定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對帳篷固定繩固定牢固,不會鬆脫的帳篷腳釘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帳篷腳釘結構,其形成有掛持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的底部形成尖銳端,其中掛持部形成左右兩個掛鈎;而在固定部上形成有螺紋。
所述的掛鈎的開口形成縮頸。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腳釘在其固定部形成有螺紋,則利用螺紋的特點,令其在插入地面時,旋轉插入時更加省力方便,尤其是在土質較硬的地面上亦容易實施,無需藉助外力工具,方便易行,再有此種需旋轉式插入地面的腳釘結構,令此腳釘在土質較鬆軟的沙灘中與地面的固持力更好,不易從沙灘中脫出;另外,形成兩個掛鈎的掛持部,可將帳篷的固定繩完全套置在腳釘上,在帳篷受風拉動腳釘轉動時,此固定繩亦不會從腳釘中脫出,以此實現牢固固定帳篷的作用。
圖1是習用帳篷腳釘的立體圖;圖2是習用帳篷腳釘固定帳篷的示意圖;圖2A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2B是習用帳篷腳釘受力後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帳篷腳釘的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示意圖;圖4A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腳釘1是形成有掛持部11和固定部12。
掛持部11在腳釘1的頂部,其形成左右兩個縱向掛鈎111,該掛鈎111的開口形成為縮頸112;固定部12為一桿狀,其底部形成尖銳端121,其此固定部12的桿身上形成有外螺紋122。
如圖4、4A所示,使用時,是將帳篷的各角的固定環(繩)2分別掛在各腳釘1掛持部11的兩掛鈎111上,之後再將腳釘1的固定部12螺旋的固定於地面中,以此實現帳篷的固定作用。
由於此結構設計的腳釘1,帳篷的固定環(繩)2是完全套置在腳釘1上,在帳篷受力時,帳篷的晃動帶動腳釘1轉動時,該固定環(繩)2也只是在腳鉤1上滑動,不會從腳釘1的掛鈎111上脫離,同時該掛鈎111縮頸112的形成,進一步將帳篷的固定環(繩)2限制於此掛鈎111中;又因腳釘1固定部12上外螺紋122的形成,則利用螺紋的特點,令其在插入地面時,旋轉插入時更加省力方便,尤其是在土質較硬的地面上亦容易實施,無需藉助外力工具,方便易行;而此種需旋轉式插入地面的腳釘結構,令此腳釘1在土質較鬆軟的沙灘中與地面的固持力更好,不易從沙灘中脫出。
權利要求1.一種帳篷腳釘結構,其形成有掛持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的底部形成尖銳端,其特徵在於掛持部形成左右兩個掛鈎;而在固定部上形成有螺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帳篷腳釘結構,其特徵在於掛鈎的開口形成縮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帳篷腳釘結構,其形成有掛持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的底部形成尖銳端,其中掛持部形成左右兩個掛鈎;而在固定部上形成有螺紋。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腳釘在其固定部形成有螺紋,則利用螺紋的特點,令其在插入地面時,旋轉插入時更加省力方便,尤其是在土質較硬的地面上亦容易實施,無需藉助外力工具,方便易行;此種需旋轉式插入地面的腳釘結構,令此腳釘在土質較鬆軟的沙灘中與地面的固持力更好,不易從沙灘中脫出;再者,形成兩個掛鈎的掛持部,可將帳篷的固定繩完全套置在腳釘上,在腳釘受力轉動時,此固定繩亦不會從腳釘中脫出,以此實現牢固固定帳篷的作用。
文檔編號E04H15/62GK2861393SQ20052006742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8日
發明者崔相炳 申請人:廈門景皓旅行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