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04:49:27 1
專利名稱: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相機用閃光燈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
背景技術:
專業照相常規使用中,一般是使用外置高指數閃光燈,以達到最佳光學效果,但是 這種閃光燈在使用的同時消耗了巨大電量,造成相機電源供給缺乏從而影響整個相機的繼 續使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照相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需要高指數、高次 數閃光拍攝,例如婚禮拍攝,採訪拍攝等,以往常用的閃光燈內置和外置電池組越來越不能 滿足現在的用戶。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即時充電,即時供電的閃光燈外置 電池盒,它可以讓用戶長時間,高指數,高次數的閃光,大大增加了系統的實用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該電池盒電源輸出 端通過電量檢測單元連接至電池盒CPU,CPU將電流經過升壓控制單元及升壓單元處理後 輸入至閃光燈接口,供電控制單元接入至電池盒CPU輸入接口,電池盒CPU輸出接口與充電 控制單元連接,充電控制單元一端接入直流輸入單元,另一端接入升壓單元,電池連接於充 電控制單元與升壓單元之間。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還進一步包括電池盒CPU輸入接口還連接有供電檢測單元,其另一端連接至電池盒升壓單元及 相機閃光燈接口之間。電池盒CPU輸出接口上還連接有顯示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戶可以在使用閃光燈時,電池盒接入市電與閃光燈 連接,對電池盒進行即時充電,滿足即可使用的需求,並且可以通過顯示單元了解電池充電 情況,達到充電實時顯示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原理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池盒原理框圖。其與現有技術中電池盒同樣的具有電池 4,電池4經過電量檢測單元9作用後輸入至電池盒CPU 7,CPU將電流經過升壓控制單元5 及升壓單元3處理後輸入至閃光燈接口 11使閃光燈閃光。CPU輸出接口上連接有顯示裝置 8,實時顯示電池盒的工作情況。供電控制單元10接入至電池盒CPU 7輸入接口,其接收閃 光燈供電信號傳達給CPU 7,CPU 7給升壓控制單元5下達供電指令並通過顯示裝置8顯示出來,供電控制單元10開啟升壓單元3,對電池供給電壓進行升壓輸出,連接於電池盒CPU 輸入接口與升壓單元3之間的供電檢測單元6對輸出電壓進行檢測,當輸出電量達到閃光 燈使用要求時,將停止供電信號傳送給CPU,CPU對升壓控制單元5下達停止供電信號並關 斷顯示裝置8電源,升壓控制單元5接收到CPU停止供電信號,關斷升壓單元3工作。本實用新型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電池盒還包括有連接至電池盒CPU 輸出接口的充電控制單元2,該充電控制單元一端接入直流輸入單元1,另一端接入升壓單 元3。直流輸入單元1接入市電後,經過逆變器轉變成直流電流,電流輸入至充電控制單元 2自動開啟對電池4進行充電。電量檢測單元9對電池電量進行檢測,當電池電量達到飽和 時,對CPU傳達飽和信號,CPU對充電控制單元下達停止充電指令,充電控制單元2接收到 CPU的停止充電指令後關斷直流輸入單元1,停止對電池充電。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對該電路原理圖進行的 任何變更、修改或者是替換,均應視為屬於本專利的保護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該電池盒電源輸出端通過電量檢測單元連接至電池盒CPU,CPU將電流經過升壓控制單元及升壓單元處理後輸入至閃光燈接口,供電控制單元接入至電池盒CPU輸入接口,其特徵在於,電池盒CPU(7)輸出接口與充電控制單元(2)連接,充電控制單元(2)一端接入直流輸入單元(1),另一端接入升壓單元(3),電池(4)連接於充電控制單元(2)與升壓單元(3)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其特徵在於,電池盒CPU(7)輸 入接口還連接有供電檢測單元(6),其另一端連接至電池盒升壓單元(3)及相機閃光燈接 口(1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其特徵在於,電池盒CPU輸出接 口上還連接有顯示裝置(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相機外置閃光燈充電電池盒,該電池盒電源輸出端通過電量檢測單元連接至電池盒CPU,CPU將電流經過升壓控制單元及升壓單元處理後輸入至閃光燈接口,供電控制單元接入至電池盒CPU輸入接口,電池盒CPU輸出接口與充電控制單元連接,充電控制單元一端接入直流輸入單元,另一端接入升壓單元,電池連接於充電控制單元與升壓單元之間。該電池盒充電檢測電路對電池電量實時檢測,當電池電量低於標準時,開啟充電功能,對閃光燈電池盒進行充電,用戶可以通過觀測電池盒的顯示單元即時的了解閃光燈的充電工作,達到實時顯示充電的目的,操作靈活方便。
文檔編號H02J7/02GK201616695SQ20092018076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6日
發明者潘洪樂, 陳源波 申請人:陳源波;潘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