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3:49:17 1
專利名稱: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金屬切削領域,特別是大直焊縫管生產線鋼管平
頭倒稜機設備中使用的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
背景技術:
現有的平頭倒稜機,其刀盤結構都是一個刀盤安裝兩個刀座,一 個刀座上的刀具用於平頭,另一個刀具用於倒稜,致使加工不平穩,不能或很 難保證加工質量,容易打刀,且生產效率低下;因刀具垂直於刀盤端面放置, 刀具調整困難,加上應用外壁仿形,致使加工管徑範圍受限,如果管徑過大, 導致成本增加太多,且減小了加工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平穩、加工質 量高、生產效率高、適用於各種管徑鋼管管口加工的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內仿形徑向浮 動刀座,包括刀盤,其特徵在於刀盤端面、徑向對稱安裝有可徑向移動的四 個滑座體,各滑座體通過連接螺杆安裝有浮動刀座,刀具與鋼管側壁相垂直安 裝於浮動刀座的外端即遠離軸心的那一端,刀具後部設有螺紋,螺紋連接刀具 調整機構,滑座體端面、中部設有彈簧槽,數個碟型彈簧套裝在連接螺杆上安 裝在彈簧槽裡,連接螺杆外端安裝有彈簧調節螺母,連接螺杆上、彈簧調節螺 母內端裝有浮動行程調節螺母,浮動刀座的內端安裝仿形輥輪。
刀盤端面沿徑向對稱設有四對T型導向槽,T型槽用螺栓的螺母位於T型導 向槽,滑座體裝在T型槽用螺栓的螺杆上實現與刀盤的連接,每對T型導向槽 之間設有絲槓槽,絲槓螺母機構安裝於絲槓槽,絲槓螺母機構的連杆與滑座體 連接。調節絲槓螺母機構,滑座體沿T型導向槽徑向移動。刀盤端面、滑座體 側面固設有標尺,根據被加工鋼管規格的不同,標尺上標出滑座體的停止位置,
確保定位準確。滑座體上面相對安裝了兩條設有60°斜度的導向座,兩導向座
構成燕尾導軌,浮動刀座與燕尾導軌滑動連接。刀具後部螺紋連接的刀具調整
4機構,用於微動調整刀具移動位置,為刀具精確定位。滑座體上安裝的浮動刀 座用於浮動刀座上安裝的仿形輥輪緊貼鋼管內壁滾動;使刀具與鋼管管壁的位 置相對固定,仿形輥輪側面與鋼管內壁完全貼合、緊密接觸,保證加工坡口均 勻,碟型彈簧用來調整仿形輥輪對鋼管內壁的壓力,保證刀具在加工鋼管時使 仿形輥輪始終緊貼鋼管內壁。碟型彈簧的壓縮量通過彈簧調整螺母來改變,浮 動行程調節螺母用來控制浮動刀座的浮動行程。本實用新型具有精確的刀具調 整機構,碟簧保證了浮動刀座的徑向浮動,能夠保證鋼管在最大圓度誤差時的 加工質量;內壁仿形,保證大管徑鋼管加工的穩定性及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其刀盤安裝有四個滑座體,每個滑座體安裝有浮動刀座,刀具 安裝於浮動刀座,即刀盤上安裝了四把刀具,刀具有倒稜刀、內倒角刀和平頭 刀三種,分別用來加工鋼管管口的外倒角、內倒角和平埠;刀盤上的四把刀 同時吃刀,吃刀量均勻,車削均勻,不易打刀,生產效率極高。本實用新型也 可用於大型端面的銑床、鏜床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4是圖1的C—C剖視圖。 圖中l一刀盤,101—T型定裝槽,102—絲槓槽,2—浮動刀座,3—絲槓 螺母機構,4一倒稜刀,5—內倒角刀,6—平頭刀,7—仿形輥輪,8—碟型彈簧, 9—彈簧調節螺母,IO—鋼管,ll一標尺,12—刀具調整機構,1201—刀具調節 螺母,13—導向座,14一刀具,15—T型槽用螺母,16—螺杆,17—滑座體, 18—連接螺釘,19一連接螺杆,20—壓蓋,21—浮動行程調節螺母,22—輥輪 軸。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所示 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包括刀盤l;刀盤l 端面、徑向對稱安裝有可徑向移動的四個滑座體17;參見圖2,刀盤1端面中
部徑向均勻開設四對T型導向槽101, T型導向槽101內裝有T型槽用螺母15,T型槽用螺母15上裝有螺杆16,滑座體17裝在螺杆16上與刀盤1相連接;參 見圖2與圖3,每對T型導向槽101之間設有絲槓槽102,絲槓螺母機構3安裝 於絲槓槽102,絲槓螺母機構3的連杆與滑座體17連接;調^ 絲槓螺母機構3, 滑座體17沿T型導向槽101徑向移動,以適應加工不同管徑的鋼管10的需要; 刀盤1端面、滑座體17側面固設有標尺11,根據被加工鋼管規格的不同,標尺 11上標出滑座體17的停止位置,確保定位快速準確;參見圖3與圖4,各滑座 體17通過連接螺杆19安裝有浮動刀座2,刀具14與鋼管10側壁相垂直安裝 於浮動刀座2的外端,刀具14後部設有螺紋,螺紋連接刀具調整機構12;滑座 體17端面、中部設有彈簧槽,數個碟型彈簧8套裝在連接螺杆19上安裝在彈 簧槽裡,連接螺杆19外端安裝有彈簧調節螺母9,連接螺杆19上、彈簧調節螺 母9內端裝有浮動行程調節螺母21,浮動刀座2的內端安裝輥輪軸22,輥輪軸 22的軸頭安裝仿形輥輪7。
如圖1所示刀盤1端面、滑座體17側面固設有與滑座體17側面相平行 的標尺11,根據被加工鋼管10規格的不同,標尺11上標出滑座體17的停止位 置,調節絲槓螺母機構3,滑座體17沿T型導向槽101徑向移動至標尺11上所 示的停止後,用絲槓螺母機構3將滑座體17鎖定,確保定位準確。
如圖2所示滑座體17上面經連接螺釘18相對安裝了兩條設有60°斜度 的導向座13,兩導向座13構成燕尾導軌,浮動刀座2的燕尾座與燕尾導軌滑動 連接。碟型彈簧8提供的彈力保證浮動刀座2的燕尾座沿燕尾導軌做徑向滑動, 從而保證刀具14在加工鋼管10時,仿形輥輪7對管壁的仿形壓力;碟型彈簧8 的壓縮量通過彈簧調整螺母9來改變。
刀盤1上所安裝的四個滑座體17結構相同,滑座體17上所安裝的浮動刀 座2等結構相同,但浮動刀座2上安裝的刀具14不同。每個浮動刀座2隻能安 裝一把刀具14,參見圖3與圖4:刀具調整機構12的刀具調節螺母1201將刀 具14固定在浮動刀座2上,壓蓋20壓在刀具14側面、經固定螺栓安裝在浮動 刀座2上,將刀具14壓緊。根據被加工鋼管埠的實際情況,通常四把刀具14的安裝位置是浮動刀座2相對應方位安裝兩把加工鋼管管口外倒角的倒稜刀4
即主切削刀,另外兩個滑座體17分別安裝加工內倒角的內倒角刀5和加工平端 口的平頭刀6;刀具調節螺母1201用來調整刀的吃刀量。在進行切削時,先用 絲槓螺母機構3將浮動刀座2對照標尺11粗調,再用刀具調節螺母1201精調 刀具,使吃刀量均勻,依靠浮動行程調節螺母21確定好浮動刀座2相對刀座2 的浮動行程H,由數個碟型彈簧8的彈力、使仿形輥輪7始終緊貼鋼管10的內 壁。
通過數個碟型彈簧8的調節量使仿形輥輪7始終緊貼鋼管10的內壁。 本實用新型從根本上解決了加工效率低下的問題,而且加工過程穩定。兩
把倒稜刀在對鋼管切削時吃刀量均勻,減少了刀片的磨損,節約了成本,使效
率整整提高一倍。
權利要求1、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包括刀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刀盤(1)端面、徑向對稱安裝有可徑向移動的四個滑座體(17),各所述滑座體(17)通過連接螺杆(19)安裝有浮動刀座(2),刀具(14)與鋼管(10)側壁相垂直安裝於所述浮動刀座(2)的外端,所述刀具(14)後部設有螺紋,所述螺紋連接刀具調整機構(12),所述滑座體(17)端面、中部設有彈簧槽,數個碟型彈簧(8)套裝在所述連接螺杆(19)上安裝在所述彈簧槽裡,所述連接螺杆(19)外端安裝有彈簧調節螺母(9),所述連接螺杆(19)上、所述彈簧調節螺母(9)內端裝有浮動行程調節螺母(21),所述浮動刀座(2)的內端安裝仿形輥輪(7)。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刀盤 (1)端面中部徑向均勻開設四對T型導向槽(101),所述T型導向槽(101)內裝有T型槽用螺母(15),所述T型槽用螺母(15)上裝有螺杆(16),所述 滑座體(17)裝在所述螺杆(16)上與所述刀盤(1)相連接;每對所述T型導 向槽(101)之間設有絲槓槽(102),絲槓螺母機構(3)安裝於所述絲槓槽(102), 所述絲槓螺母機構(3)的連杆與所述滑座體(17)連接。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座 體(17)上面經連接螺釘(18)相對安裝了兩條設有60°斜度的導向座(13), 兩條所述導向座(13)構成燕尾導軌,所述浮動刀座(2)的燕尾座與所述燕尾 導軌滑動連接。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動 刀座(2)的內端安裝輥輪軸(22),所述輥輪軸(22)的軸頭安裝所述仿形輥 輪(7)。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刀盤 (1)端面、所述滑座體(17)側面固設有與所述滑座體(17)側面相平行的標尺(11)。
6、 如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其特徵在 於所述刀具調整機構(12)的刀具調節螺母(1201)將所述刀具(14)固定在所述浮動刀座(2)上,壓蓋(20)壓在所述刀具(14)側面、經固定螺栓安 裝在所述浮動刀座(2)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動 刀座(2)相對應方位安裝兩把倒稜刀(4),另外兩個所述滑座體(17)分別安 裝內倒角刀(5)和平頭刀(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金屬切削領域,特別是大直焊縫管生產線鋼管平頭倒稜機設備中使用的內仿形徑向浮動刀座。它包括刀盤;刀盤端面、徑向對稱安裝有可徑向移動的四個滑座體,各刀座通過連接螺杆安裝有浮動刀座,刀具與鋼管側壁相垂直安裝於浮動刀座的外端,刀具後部設有螺紋,螺紋連接刀具調整機構,刀座端面、中部設有彈簧槽,數個碟型彈簧套裝在連接螺杆上安裝在彈簧槽裡,連接螺杆外端安裝彈簧調節螺母和浮動行程調節螺母,浮動刀座內端安裝仿形輥輪。刀盤上安裝四把刀具,分別加工鋼管口的外倒角、內倒角和平埠;四把刀同時吃刀,吃刀量均勻,生產效率極高。它也可用於大型端面的銑床、鏜床。
文檔編號B23B5/16GK201257518SQ20082013510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9日
發明者仝天永, 晶 周, 張品政, 杜海波, 王東明 申請人:天水鍛壓工具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