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3:21:59 1
專利名稱: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排水工程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
背景技術:
農田排水工程設備是調節農田水分狀況的重要設施,它可將農田多餘的水分排除 田面,以維持農作物生長適宜的水分條件。暗管排水設備是一種降低地下水位、有效防治土壤鹽漬危害的工程設施。其與明 溝排水相比具有排水效果好,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提高土地綜合產出能力,節省土地,減 少溝道清淤費用等特點。荷蘭從19世紀中期即開始修建以暗管為主的排水工程,目的是既 能排除土壤中過多的漬水,又能防止發生土壤鹽鹼化。日本水稻田也以地下埋管排水為主 要設施。農田暗管排水設備能對地下水位及地下水資源進行有效的調控,既發揮其在汛期 除澇排水的重要作用,又能綜合利用其蓄水功能。控制排水不僅可以根據農田的水分狀況 按需排水,最大限度地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求,提高降雨利用率,緩解當地水資源緊缺的壓 力,同時具有改善農作區水生態環境的作用。但是,隨著農業灌溉用水量和氮肥施用量的不斷增加,加之不科學的灌溉方式和 氮肥利用率低下,農業排水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由於現代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化肥,加之有 些地區化肥使用過量,導致農田排水中富含N、P等元素,而大量N、P等元素排入水體匯入 河流,會導致河流富營養化,所以農業排水對環境的汙染問題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在 國內,氮肥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增產因子之一,目前我國的氮肥用量佔化肥用量的 60%以上,過高的氮肥用量不僅造成了肥料的浪費和施肥經濟效益的下降,同時也對生態 環境帶來了負效應。農田暗管控制排水工程就是通過在農田埋設暗管,在暗管排水出口處修建控制建 築物來減少農田排水量,從而達到減少汙染量的目的,同時在乾旱年被抬高的地下水位還 可以被作物利用,達到增產的效果。美國、日本、荷蘭、法國等國的科學家從20世紀70年代 開始研究在農田排水溝管的出口加設控制設施,控制排水系統的流量並根據需要抬高排水 系統的水位,以此來通過農田排灌渠系綜合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農業排水對環 境的汙染;但是現有農田暗管控制排水工程需要在暗管排水出口修建專門的控制建築物來 減少農田排水量,使農田排水設備成本增加,且現有的控制排水設備主要是控制排水支溝、 乾溝的水位,不能針對農田的特定區域進行水位控制,不利於農田的分區、分片水位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其可套接在 現有農田暗管控制排水工程的暗管間,實現了分區域農田土壤水份的多目標排水控制,在 保持現有技術優點的同時,具有造價低廉、安裝簡單、使用方便和工作壽命長的特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 門,它包括管狀閥體、套設於閥體內壁處的管狀密封膠圈、穿過密封膠圈管狀壁且限位於閥體管狀壁上的可轉動的閥杆以及嵌設於閥杆上且限位於密封膠圈內管壁周向處的蝶板;所 述管狀閥體上設有一通孔,所述可轉動的閥杆一端端部穿設於該通孔內。所述穿設於閥體通孔內的閥杆端部設有閥杆插合控制凹槽,以便於控制鑰匙或控 制手柄與該控制凹槽插合,以閥杆軸為中心進行旋轉,帶動嵌設於閥杆上的蝶板旋轉,調整 控制閥門的開合,實現暗管管道的排水和存水。所述閥杆和嵌設於閥杆上的蝶板通過螺合於閥杆上的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閥體、閥杆和蝶板的材質同為金屬材質或非金屬材質。本實用新型可套接在現有農田暗管控制排水工程的暗管管道間,分別控制相應區 域的排水水位控制閥門,在提高農田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還具有通過控制暗管排水以 減少排水量和氮元素的排放量(總氮的減少量主要還是由於農田排水量的減少而減少的) 的目的,且控制排水提高了農田的地下水位,加強了土壤中的反硝化作用,可以減少向下遊 水體輸送的氮、磷量,從而減少下遊水體富營養化和生態災害發生的機率;減少排水量的同 時必然會減少農田的灌溉量,在乾旱年份適合的抬高農田水位,還可促進作物吸收利用部 分地下水,從而緩解旱情達到增產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2所示,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1,它包括管狀閥體11、套設於閥 體11內壁處的管狀密封膠圈12、穿過密封膠圈12管狀壁且限位於閥體11管狀壁上的可轉 動的閥杆13以及嵌設於閥杆13上且限位於密封膠圈12內管壁周向處的蝶板14 ;所述管 狀閥體11上設有一通孔111,所述可轉動的閥杆13 —端端部穿設於該通孔111內。所述穿設於閥體11通孔111內的閥杆13端部設有閥杆插合控制凹槽131,該控制 凹槽131形狀呈稜柱狀。所述閥杆13和嵌設於閥杆13上的蝶板14通過螺合於閥杆13上的螺栓132固定連接。所述閥體11、閥杆13和蝶板14的材質同為金屬銅材質。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所述的實施例及圖,只是本實 用新型較好的實施效果,並不是只局限於本實用新型,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等近 似、雷同者,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管狀閥體、套設於閥體內壁處的管狀密封膠圈、穿過密封膠圈管狀壁且限位於閥體管狀壁上的可轉動的閥杆以及嵌設於閥杆上且限位於密封膠圈內管壁周向處的蝶板;所述管狀閥體上設有一通孔,所述可轉動的閥杆一端端部穿設於該通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穿設於閥體 通孔內的閥杆端部設有閥杆插合控制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杆和嵌設 於閥杆上的蝶板通過螺合於閥杆上的螺栓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 閥杆和蝶板的材質同為金屬材質或非金屬材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暗管排水管道控制閥門,它包括管狀閥體、套設於閥體內壁處的管狀密封膠圈、穿過密封膠圈管狀壁且限位於閥體管狀壁上的可轉動的閥杆以及嵌設於閥杆上且限位於密封膠圈內管壁周向處的蝶板;所述管狀閥體上設有一通孔,所述可轉動的閥杆一端端部穿設於該通孔內;本實用新型可套接在現有農田暗管控制排水工程的暗管間,實現了分區域農田土壤水份的多目標排水控制,在保持現有技術優點的同時,具有造價低廉、安裝簡單、使用方便和工作壽命長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K1/22GK201731083SQ20102023607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宰松梅, 溫季, 郭冬冬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