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劇國家一級演員,蘇春芳個人簡介及代表作
2023-10-05 03:24:59 1
蘇春芳是非常著名的揚劇表演藝術家,蘇春芳屬國家一級演員,有著相當豐富的表演經驗,更是揚劇著名的教育家,隨著揚劇的發展,我們也慢慢了解了其中出名的演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春芳吧。
可能感興趣》》獨具輕綿細膩風韻的揚劇
蘇春芳女士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頭橋鄉(今揚州市廣陵區區頭橋鎮南華村公東圩)。蘇春芳女士的老家頭橋鄉境,於明代中葉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為江都(今揚州)轄區,頭橋鎮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鎮「吳家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南華村大三圩,又名韋三圩一帶),這座由古頭橋吳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江水,致使集鎮兩度搬遷,始定今址,並根據清代古橋「江洲頭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頭橋村)更名為「頭橋鎮」至今。
「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史上原名「江都縣頭橋鄉」,頭橋鄉境在明、清、民國時均為揚州(古稱維揚、江都、邗)的行政轄區,蘇女士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時代史稱「維揚安阜洲」、「江都縣安阜洲」,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為鄉,始有「民國江都縣頭橋鄉」的稱謂出現,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
「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後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故而,蘇春芳女士的故鄉「頭橋鎮」在民國時屬當時「江都縣」(「民國江都縣」即今「揚州市」,「民國江都縣」的縣城位於今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一帶),便是這個原因。
頭橋鄉賢蘇春芳女士在揚劇業界被譽為「一朵質樸純真的瓊花」,曾長期擔任江都揚劇團主要演員,唱腔優美、表演細膩,尤擅悲角。
其成功的代表作有《朱買臣休妻》、《珍珠塔》、《活捉王魁》、《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等。蘇春芳女士與著名演員楊國彬合作的《王譙樓磨豆腐》,更是享譽滬、寧、揚等地,婦孺皆知,以致成為老揚州人均耳熟能詳的懷舊經典揚劇作品。
1981年,由蘇春芳女士主演的《香羅帶》,獲揚州地區專業劇團青年演員會演一等獎,蘇女士個人亦榮獲優秀表演獎。1988年,蘇春芳女士以其紮實的表演功底,與深厚的藝術造詣,而一舉獲得「上海揚劇廣播電視大獎賽」白玉蘭金獎,為家鄉爭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