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8:26:24 2
專利名稱: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器盒,尤其涉及一種適合於機動車使用的電器盒。
背景技術:
機動車的各照明燈、轉向燈、雨刷器、空調等電氣元件的電連接一般都集中於一電器盒內,以便於集中控制。該電器盒包括長方形外盒體,所述外盒體的後面開口,所述外盒體內安裝有線路板,所述線路板上焊接固定有導電插片;所述外盒體的後面固定安裝有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前面開口且呈長方形,所述內盒體的側壁與所述外盒體的側壁相互貼合,所述內盒體上設有供所述導電插片穿過的插片孔。上述結構的電器盒存在以下缺點,由於所述內盒體的側壁與所述外盒體的側壁相互貼合,導致電器盒的散熱性較差,而且雨水容易沿導電插片進入電器盒內,並且很難排出,造成線路板短路,從而影響了機動車控制系 統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消除積水影響,且通風防塵的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包括長方形外盒體,所述外盒體的後面開口,所述外盒體內安裝有線路板,所述線路板上焊接固定有導電插片;所述外盒體的後面固定安裝有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前面開口且呈長方形,所述內盒體的側壁與所述外盒體的側壁相互貼合,所述內盒體上設有供所述導電插片穿過的插片孔,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向上彎折構成水平通風導水通道,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外邊緣向內凹陷構成垂向通風導水通道,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上設有位於所述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內且抵靠在所述外盒體下側壁上的支撐筋。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筋內端與所述內盒體的內側端面平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內盒體的內側端面和所述支撐筋的內端抵靠在所述線路板上。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內盒體的外表面設有向外突出的插排座,所述導電插片端部位於所述插排座內。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包括長方形外盒體,所述外盒體的後面開口,所述外盒體內安裝有線路板,所述線路板上焊接固定有導電插片;所述外盒體的後面固定安裝有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前面開口且呈長方形,所述內盒體的側壁與所述外盒體的側壁相互貼合,所述內盒體上設有供所述導電插片穿過的插片孔,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向上彎折構成水平通風導水通道,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外邊緣向內凹陷構成垂向通風導水通道,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上設有位於所述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內且抵靠在所述外盒體下側壁上的支撐筋;由於在電器盒底部設置了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和垂向通風導水通道,使電器盒內部與外界連通,可以使封裝在電器盒內的電氣元件迅速散熱,電器盒進水被全部地排出,避免了雨水造成線路板短路的技術難題;由於通風導水通道迂迴曲折,同時避免了灰塵的進入;支撐筋使內盒體增加了強度並與外盒體貼合更加緊密,防止了電器盒的變形;本實用新型有助於提高電器盒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以下附圖僅旨在於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並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向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內盒體的的部分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內盒體的部分俯視圖; 圖中1_外盒體;2_固定耳;3_線路板;4_固定支腿;5_導電插片;6_內盒體;7-緊固螺栓;8_插排座;9_內盒體的下側壁;10_垂向通風導水通道;11_水平通風導水通道;12-支撐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圖中,將相同的附圖標記賦予結構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組成部分,並且為了使說明書更加簡明,省略了關於基本上相同的組成部分的冗餘描述。結合圖I和圖2所示,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包括長方形外盒體I,所述外盒體I的後面開口,在外盒體I的周邊可以設置多個固定耳2,以便於實現本實施例的安裝固定。所述外盒體I內安裝有線路板3,在外盒體I的內端面上設有若干固定支腿4,線路板3 —端面與固定支腿4接觸,實現固定支腿4對線路板3的支撐固定,而且固定支腿4還能使線路板3與外盒體I的內端面之間形成有一定空間,便於容納焊接的電氣元件,同時可以供線路板3及電氣元件散熱使用。所述線路板3上焊接固定有導電插片5,用於插接外部插排,實現相應電氣元件與控制系統的連接。本實施例中將照明燈、轉向燈、雨刷器、空調等多個電氣元件都集中於一個電器盒內,便於布線及連接電源。所述外盒體I的後面固定安裝有內盒體6,在內盒體6上設有螺栓孔,利用緊固螺栓7穿過螺栓孔實現外盒體I與內盒體6的連接固定,而且緊固螺栓7的端部穿過所述線路板3,從而與固定支腿4和內盒體6 —起實現線路板3的限位固定。所述外盒體I與所述內盒體6分別設置為塑料結構,實現與外部金屬部件的絕緣,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內盒體6的前面開口且呈長方形,在安裝固定時所述內盒體6的側壁與所述外盒體I的側壁相互貼合,實現與外盒體I的扣接,且連接比較緊密,從而防止外部灰塵的進入。所述內盒體6上設有供所述導電插片5穿過的插片孔,使導電插片5端部位於本實施例中內盒體6的外部,以便於與插排連接。結合圖I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9向上彎折構成水平通風導水通道11,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9的外邊緣向內凹陷構成垂向通風導水通道10,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9上設有位於所述水平通風導水通道11內且抵靠在所述外盒體I的下側壁上的支撐筋12,水平通風導水通道11和垂向通風導水通道10相通,從而實現了線路板3與內盒體6之間的空間與外界的連通,由於整個電器盒是豎直安裝在車體內的,水平通風導水通道11與垂向通風導水通道10位於電器盒的底部,當電器盒出現進水現象時,水通過自身重力及其由高到低的流動特性,會自然地穿過垂向通風導水通道10與水平通風導水通道11流出電器盒,而且上述兩通道配合使用還可以將電器盒內的潮氣及線路板3與導電插片5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快速的排出,有助於提高本實施例使用的穩定性。所述支撐筋12的內端與所述內盒體6的內側端面平齊,且所述內盒體6的內側端面和所述支撐筋12的內端均抵靠在所述線路板3上,支撐筋12還可以實現對線路板3的限位固定。本實施例中將所述支撐筋12與所述內盒體6設置為一體式結構,便於加工製作,有助於防止產品變形。如圖I和圖2所示,所述內盒體6的外表面設有向外突出的插排座8,所述導電插片5端部位於所述插排座8內。所述插排座8的形狀可以根據實際焊接的導電插片5組成的形狀自由設置,以便於導電插片5的外部電連接,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並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 實用新型限於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然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於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
權利要求1.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包括長方形外盒體,所述外盒體的後面開口,所述外盒體內安裝有線路板,所述線路板上焊接固定有導電插片;所述外盒體的後面固定安裝有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前面開口且呈長方形,所述內盒體的側壁與所述外盒體的側壁相互貼合,所述內盒體上設有供所述導電插片穿過的插片孔,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向上彎折構成水平通風導水通道,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外邊緣向內凹陷構成垂向通風導水通道,所述內盒體的下側壁上設有位於所述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內且抵靠在所述外盒體下側壁上的支撐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筋內端與所述內盒體的內側端面平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盒體的內側端面和所述支撐筋的內端抵靠在所述線路板上。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盒體的外表面設有向外突出的插排座,所述導電插片端部位於所述插排座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動車用通風導水電器盒,包括後面開口的長方形外盒體,外盒體內設有線路板和導電插片;外盒體的後面封裝有前面開口的長方形內盒體,內、外盒體的側壁相互貼合,內盒體上設有插片孔,內盒體的下側壁向上彎折構成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內盒體的下側壁外邊緣向內凹陷構成垂向通風導水通道,內盒體的下側壁上設有位於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內且抵靠在外盒體下側壁上的支撐筋;水平通風導水通道和垂向通風導水通道使電器盒內部與外界連通,有助於電氣元件迅速散熱和盒內積水排出,防止雨水造成線路板短路;通風導水通道迂迴曲折避免了灰塵的進入;支撐筋能防止電器盒的變形;本實用新型有助於提高電器盒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文檔編號H05K5/00GK202773201SQ20122042643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宋樂華 申請人:濰坊萬德朗汽車電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