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讓我們感謝城市建設者(上海有哪些優秀案例)
2023-07-01 23:11:31 3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梁建安 記者 裘穎瓊)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暨第二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日前在上海成功舉辦。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重要成果,「世界城市日」是聯合國設立的首個以城市為主題的國際日,也是首個由中國政府發起的國際日。
向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上海樣本」
今年是時隔8年後,全球主場活動重回始發地上海。城市文化與發展論壇是今年「世界城市日」的四大主題論壇之一,主題為「文化驅動,喚醒城市DNA」。「世界城市日」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活動主題,目的是提高國際社會對全球可持續城市化的關注,推動國家和城市間合作,抓住城市化帶來的機遇,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可傳承的、具有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質的「上海樣本」。
圖說:橋面美化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世界城市日舉辦期間,上海的城市規劃、數字科技、人文藝術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進行多元思維的跨界交流和碰撞,形成更多共識和成果,為「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提供更多的助力和支撐。成片舊改畫上歷史性句號、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體系、提升「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城鄉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推動城鄉建設管理、數位化轉型等8個主題的圖片展覽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的精彩。
早在2017年,上海率先制定實施《關於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第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用小而精、小而美的微改造,讓街區煥發活力,讓空間適合共享,讓社區更加宜居。在城市治理和可持續發展領域進行了大量實踐探索,持續推動城鄉建設、城市品質、治理效能邁上新臺階,開展了舊區改造、一江一河、101個社區微更新等一批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建設管理項目,讓廣大市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人民城市建設的精度、厚度和溫度,譜寫出新時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篇章。
堅持「人居為上」的理念,上海在短短的幾個時間裡,用「繡花針」一樣的精神完成了經典的城市更新項目,全面改善了上海人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質量,讓人民有真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上海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實現規模化量產,完成加裝電梯1579臺,通過業主意願籤約6073臺,完成加梯數量是此前10年加梯總數的3倍。針對市民關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制度供給,出臺技術標準、質量安全監督要點、後續管理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建立共優服務機制,提供加梯手續辦理的「一站服務」,推動解決群眾協調難、居民籌資難。創新推出「修繕 加梯」,將加裝電梯與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有機結合,將零星加梯項目與舊住房改造有效整合。
2022年啟動實施的《上海城市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計劃》提出,要更好打造充滿活力、魅力的城市新空間,塑造溫暖動人的城市表情,推出一批「道路 」「公園 」「生活圈 」工程。高架之下、樓頂天台、地下空間、公園綠地,越來越多「嵌入式」空間、城市「邊角料」被盤活利用……「道路 」「公園 」「生活圈 」正不斷在街道、公園、社區落地。
美化家園喚醒「沉睡空間」
圖說:101社區微更新,喚醒「沉睡空間」
讓家園更美好,用智慧和創意來喚醒我們身邊的「沉睡空間」,選擇了101個社區,鼓勵市民參與選取點位、設計方案。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吸引了500多支設計團隊和眾多個人參與,176萬人次投票,主辦方從369份提交作品中評選出64個勝選方案,這些方案將很快落地,成為家園微更新的實踐,使這些沉睡了多年的空間成為美麗家園的節點,為市民呈上精彩和幸福感。
做好嚮導把市民從菜園引進花園。嘉定區安亭鎮陸巷社區是農民集中居住社區,60歲以上居民超過50%。許多居民喜歡在宅前門口種菜種花,由於沒有統一規劃和步驟,景觀面貌不佳。社區在治理中沒有採用「一刀切」的全部剷除管理方式,而是通過反覆徵集居民意願,引導居民規範種植。從一朵薔薇花開始,逐漸有了一座花園、一片格桑花海、一個可食用玫瑰基地、一條「薔薇巷」。
讓橋下空間成為休閒休憩場所。中環線北虹立交橋下空間長期處於半封閉狀態,使人們看著蘇州河濱岸美景卻無法到達。在充分聽取民意後,長寧區決定釋放橋下空間,打造洛克體育公園。原本的空地上,鋪裝藍色球場和紅色跑道;灰色橋柱上,「跳上」粉紅的火烈鳥、黃色的獵豹和黑白相間的斑馬。用長寧區建管委主任鄧大偉的話說,「政府沒花多少錢,百姓獲得感卻很足。」
上海市首批城市更新優秀案例「南橋源」。奉賢「南橋源」城市更新項目總佔地面積約0.7平方公裡。圍繞「最大限度惠及民生」的要求,重點圍繞「2 1 X」項目全面啟動建設。其中,沈家花園地塊核心區已建成並移交區文化旅遊局,南橋書院已整體建成並移交區教育局,鼎豐醬園和三古項目按計劃建設中。增加綠地面積3萬平方米,增加公共活動空間4萬平方米,增加機動車泊位2000個,增加公共建築16萬平方米,保留改造建築4萬平方米,舉行城市更新專題招商推介20餘場,舉辦城市更新相關文化宣傳交流活動共計10餘場。如「尋梅吟夢——江南第一梅與奉賢曹家」特展、「醬子鼎豐•城市更新生活記」「初心敦煌—慶祝建黨百年敦煌主題展」公益展、「上海•奉賢城市更新論壇」等,完成城市更新土地面積20萬平方米,有效改善老城區人居環境和公共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
世界城市日,對於上海而言,不僅僅是一個活動,而是一個重新出發的起點,上海將繼續以敬畏之心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脈,讓城市「建築可閱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多地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繼續完善「上海實踐」「中國方案」「全球探索」樣本,持續發力,讓城市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