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豆總皂甙的檢測方法
2023-10-04 17:01:54
專利名稱:一種大豆總皂甙的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檢測方法,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豆總皂甙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大豆皂甙(Soybean Saponin)屬三萜五環酸性皂甙,具有辛辣和苦味。目前,已發現的大豆皂甙組分達22種之多,作為最終基本穩定的組分有11種。其中,雙糖鏈的A族皂甙6種,單糖鏈的B族皂甙5種[3],是大豆中存在的一類具有較強生物活性的物質。大豆皂甙具有降脂、減肥作用;抗凝血、抗血栓及抗糖尿病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具有抗病毒的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等。因此,大豆皂甙的開發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大豆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及應用,其中包括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及大豆低聚糖等,近年來風靡世界。其原因在於它們各自對人體明顯有益的功效,無毒副作用及原料易取。大豆皂甙原料及應用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生產廠家相對較少,其根本原因在於許多廠家並非不能生產,而是生產出來的大豆皂甙產品如何定量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
據文獻報導,Frenwik和Oakenful所測大豆中皂甙含量為4.3%,Price所測大豆中大豆皂甙含量為0.65%,而Kitagawa等利用TLC法和HPLC法所測大豆中的皂甙含量平均在0.3%左右。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由於大豆品種、產地及栽培方法等條件不同所至,但其根本原因尚在於其分析方法的不同[1]。
我們在此所述的大豆總皂甙測定是指大豆皂甙的總和。
現有文獻資料中的大豆皂甙分析方法簡述如下1、高壓液相色譜法(HPLC法),此法可以分析大豆皂甙11種主要組分。其缺點是對於(1)A族和B族皂甙必須分二次測定。(2)必須有11種標準樣品方才能準確定量。但目前國內外尚無大豆皂甙組分標準樣可買。故雖此方法較好,但不實用[4]。(3)有人使用人參皂甙Re標準品等作為參照物進行分子量加權換算以得結果(並非有11種大豆皂甙標準品)。顯然,由於不同大豆皂甙組分在結構上的差異[8],其光吸收響應值(OD)也不會相同,而不同品種大豆及栽培和加工條件的不同其組分間的比例亦會有明顯的差異[7],故此結果也是個粗略結果。
2、薄層色譜法(TLC法),此法優缺點大致與上述HPLC法相同。此法可由一次分析做出結果,但最多可做出7個組分,尚缺少4個基本組分,所用參照物通常為齊墩果酸標準品[5]。顯然,TLC法還不如HPLC法。
3、分光光度法(UV法)此方法的原理大豆皂甙在香蘭素、冰乙酸、高氯酸溶液中起顏色反應,以齊墩果酸為標準品進行比色測定。然後以現在已知的大豆皂甙加權平均分子量進行計算。
此法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1)加權平均值為2.2。它是這樣得出來的,大豆皂甙「據文獻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157.5,與齊墩果酸相對分子質量456對比,二者理論上的量比係數為2.54,考慮到在提取過程中失糖和前期研究中樣品2的高壓液相色譜測定結果的對比分析,所以將量比係數定為2.2是適宜的」[5]。顯然,這也是個很粗的結果。由於大豆品種、產地以及栽培條件和加工過程的不同,大豆皂甙各種組分的比例會有很大差異,故這個量比係數的確定,在許多情況下是不適用的。(2)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原理方面是對的,但由於大豆皂甙成分的複雜性,特別是含有不可忽略的幹擾組分—大豆異黃酮,決定了這個方法所測大豆皂甙的結果是很粗的,可以說是不能用的。
李裡特先生斷言過,「分光光度法利用大豆皂甙與香草醛或對甲基苯醛發生顏色反應進行測定,由於有時反應不唯一,象異黃酮這樣的化合物也可以產生具有顏色物質,所以這種方法不實用於計算大豆皂甙含量。」[4]我們在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我們分析某脫脂大豆乙醇提取物,其中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和蔗糖使用HPLC法測定,大豆蛋白質及灰分、水分使用國標法測定,其結果如下(絕乾結果)大豆異黃酮41.2%大豆低聚糖6.9%蔗糖 6.5%蛋白質6.8%灰分 4.5%小計65.9%這個小計結果應是可靠的,根據生產工藝結果判斷,其餘34.1%左右應為大豆皂甙的含量(用本發明的檢測方法實測結果為33.98%)。
用分光光度法測此樣品,其大豆皂甙值為64.3%。此值與上述所測其它成份總和為130.2%,顯然此結果因嚴重偏高而不可用。
值得提及的是這個檢測的前處理方法是使用「正丁醇再分配法純化製得的大豆皂甙提取物,黃色粉末」[6]進行分析的。這種前處理方法不損失大豆皂甙基本組分,應是最好的前處理方法。
根據相應資料[5]提供的TLC圖譜數據,前處理過程中增加大孔樹脂處理步驟的樣品,顯然缺失3個組分,故增加大孔樹脂進行前處理的方法不能算是個好的方法。
4、重量法(Weight),根據「中草藥有效成分提取與分離」等方面專業書藉資料「皂甙通常從水溶液中用丁醇或戊醇抽提,使之與糖類和蛋白質等親水性成分分開」,由此乾燥後稱重可得皂甙含量(即重量法)。在「人參的研究」(王本祥)中人參皂甙含量即有使用重量法的報導[6]。
實踐證明,使用水飽和的丁醇或戊醇精製皂甙,由於大豆異黃酮甙亦屬於甙類,因此也混在皂甙之中,且其含量不容忽視,故傳統的重量法不適用於大豆皂甙含量的檢測。由於前處理使用大孔樹脂,易丟失組分,故在其後使用通常的重量法測定大豆皂甙也是不嚴謹的。所以目前還沒有使用重量法測定大豆皂甙的報導。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繞開了高壓液相色譜法(HPLC)及薄層色譜(TLC)測定大豆皂甙因國內外無標準品可買而不實用的缺憾,又不採用不適合於大豆皂甙測定的紫外分光度法(UV),同時,還避免了通常重量法不適用於測定大豆皂甙含量檢測的缺點的大豆總皂甙檢測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所測結果比較實際、準確、誤差小,可重複性高,樣品處理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不使用大豆皂甙組分標準品。此方法實為「減差法」,適用於大豆、大豆粕及大豆提取物中的大豆皂甙總含量的測定。
本發明所提供的大豆總皂甙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樣品處理稱取絕乾粉末或液體樣品,重量為G1;(2)脫脂按照粗脂肪含量測定的標準方法,在脂肪抽提器中脫脂;(3)提取將上述脫脂後乾燥的濾紙包連同脫脂後的樣品一起移至另一脂肪抽提器中,然後加入乙醇或甲醇提取,提取條件與上述脫脂條件相同;(4)水溶將上述乙醇或甲醇提取液真空濃縮乾燥,然後用水溶解並洗滌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精製用1∶1體積的丁醇或戊醇溶液加入上述備用分液漏鬥中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水層再加1∶1體積的丁醇或戊醇溶液反覆萃取3-4次,取全部上層萃取液;(6)將上述萃取液置於重量為G2的真空乾燥迴旋濃縮瓶中濃縮至幹,然後在烘箱中乾燥後冷卻稱重,所得蒸乾物的重量為G3;
(7)用乙醇或甲醇溶液充分溶解上述蒸乾物,進行離心處理後,取上清液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蒸乾物中大豆異黃酮含量,得G3中大豆異黃酮的重量為G4;(9)計算具體計算式如下 其中所述的絕幹樣品為大豆及粕樣品或大豆胚芽及其粕樣品。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優選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樣品處理稱取絕乾粉末或液體樣品,重量為G1。其中,(a)大豆及粕樣品稱重為10-20g;(b)大豆胚芽及其粕樣品稱重為1-2g;(c)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和大豆低聚糖粉稱重為0.1-0.2g;(d)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和大豆低聚糖粉再加工製品稱重為0.3-0.5g;(e)大豆提取物的水溶液稱重為1-3g(mL)備用;(2)脫脂將上述備用粉狀樣品按照粗脂肪含量測定的標準方法,在脂肪抽提器中脫脂;(3)提取將上述脫脂後乾燥的濾紙包連同脫脂後的樣品一起移至另一脂肪抽提器中,然後加入70-95%的乙醇或甲醇提取,提取條件與上述脫脂條件相同,取提取液備用;(4)水溶將上述備用的乙醇或甲醇提取液真空濃縮乾燥,然後分步用總量200mL水充分溶解並洗滌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精製用丁醇或戊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200mL水層再加200mL丁醇或戊醇溶液反覆萃取3-4次,將全部上層萃取液合併,共600-800mL備用;(6)將上述600-800mL萃取液置於重量為G2的乾燥真空迴旋濃縮瓶中濃縮至幹,然後在105℃烘箱中乾燥2h,冷卻後稱重,所得蒸乾物的重量為G3;(7)用80%乙醇/甲醇溶液50mL充分溶解上述蒸乾物,取1mL離心處理後的上清液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10-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蒸乾物G3中大豆異黃酮含量,得出G3中的大豆異黃酮重量G4。
(9)計算具體計算式如下 其中若已知某產品中大豆異黃酮含量為G0,則所測得大豆皂甙和大豆異黃酮總重量G3中的大豆異黃酮重量G4=G1×G0。
對於已知不含粗脂肪的相應樣品,可省略脫脂步驟,直接進入提取步驟。
本檢測方法亦適用於相應大豆提取物的液體產品,在檢測過程中取一定量液體樣品直接進入水溶步驟或將此樣品蒸乾後按本發明進行檢測。
本方法中所指的甲醇或乙醇含量為體積百分比濃度。
所述的丁醇或戊醇溶液是用水飽和的丁醇或戊醇溶液。
所述的脫脂方法是指粗脂肪含量測定的相應標準方法中的殘餘法。
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大豆異黃酮通用條件是(1)高壓液相色譜儀,附柱溫箱及紫外檢測器;(2)色譜柱C18柱,Φ4.6×250mm;(3)柱溫40℃;(4)流動0.1%冰乙酸水溶液∶乙晴=85∶15;(5)流量1.5mL/min;(6)檢測波長254nm。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大豆總皂甙檢測方法」實為重量法與HPLC法相結合的一種新方法。傳統的、且目前不為人們所用的重量法所測結果中含有大豆異黃酮甙。因為丁醇或戊醇萃取過程中,將甙類,其中包括大豆皂甙和不可忽略的大豆異黃酮甙總括其中,故重量法不為人們用於大豆皂甙的檢測。大豆異黃酮各種成分的檢測,目前使用HPLC方法已很成熟。所以在使用傳統的重量法測定出「大豆皂甙」含量,實為大豆皂甙及大豆異黃酮甙的總和。用HPLC法測定出這「總和」中的大豆異黃酮甙的含量,顯然,可用減差法求得大豆皂甙的含量。值得說明的一點是正確的重量法是最基礎的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前處理方法,僅使用丁醇或戊醇精製萃取,不使用大孔樹脂淨化,以減少皂甙某些組分的缺失。
這種檢測方法的優點是所測結果比較實際、準確、誤差小、可重複性高,樣品處理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不使用大豆皂甙組分標準品。此方法適用於大豆、大豆粕、大豆乙醇提取物及其製品中的大豆皂甙總含量的測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某品種大豆種子中的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按照粗脂肪含量測定法(殘餘法GB2906-82)在索氏抽提器中進行脫脂。其中稱取粉碎後乾燥的大豆粉15.213g(G1)作為測試樣品,分裝成15個濾紙包;(2)將上述脫脂後的15個濾紙包(已除掉乙醚有機溶劑)裝進另一索氏抽提器中,加入80%乙醇後,按照脫脂條件進行抽提。抽提結束後,將抽提液濃縮至幹,然後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3)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4)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2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三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600mL備用;(5)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3.258g(G2)備用;(6)將第(4)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6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3.334g(G3)備用;(7)將50mL 80%乙醇溶液倒入上述備用茄形瓶中充分溶解後,取1mL在10000rpm、10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此樣品中大豆異黃酮重量為0.023g(G4);(9)結果計算 =133.334-133.258-0.02315.213100]]>=0.35(%)(10)結果描述100g絕幹大豆中含有大豆皂甙0.35g。
實施例2某含65%大豆胚芽脫脂粕原料中大豆總皂甙含量的測定。
(1)按照粗脂肪含量測定法(殘餘法GB2906-82)在索氏抽提中進行脫脂。其中稱取粉碎後乾燥的大豆胚芽粉2.011g(G1)作為測試樣品,分裝成4個濾紙包;(2)將上述脫脂後的4個濾紙包(已除掉乙醚有機溶劑)裝進另一索氏抽提器中,加入90%乙醇後,按照脫脂條件進行抽提。抽提結束後,將抽提液濃縮至幹,然後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
(3)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4)按照上述步驟方法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3次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四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800mL備用;(5)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28.356g(G2)備用;(6)將第(4)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8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28.452mg(G3)備用;(7)將50mL 80%乙醇溶液倒入上述備用茄形瓶中充分溶解後,取1mL在10000rpm、10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大豆異黃酮含量為0.021g(G4);(9)結果計算 =128.452-128.356-0.0212.011100]]>=3.73(%)(10)結果描述100g絕幹某大豆胚芽脫脂粕中含有3.73g大豆皂甙。
實施例3大豆皂甙片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取粉碎過40以上篩目的均勻樣品3-5g放於玻璃皿中攤平,置105℃烘箱中1h後,移至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備用;
(2)稱取上述乾燥後備用的樣品0.305g(G1)備用;(3)將上述備用樣品用濾紙包好後,裝入索氏提取器中,用90%的乙醇提取,其條件與索氏法脫脂條件相同。取乙醇提取液備用;(4)取上述備用乙醇提取液,在真空濃縮蒸發器中蒸乾,然後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6)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3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四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800mL備用;(7)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1.326g(G2)備用;(8)將第(6)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8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置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1.427g(G3)備用;(9)將50mL 80%乙醇溶液倒入上述備用茄形瓶中充分溶解後,取1mL在10000rpm、10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備用;(10)取上述備用上清液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大豆異黃酮含量為0.014g(G4);(11)結果計算 =131.427-131.326-0.0140.305100]]>=28.52(%)(12)結果描述
100g絕幹大豆皂甙片中含有大豆皂甙28.52g。
實施例4大豆異黃酮片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取粉碎過40以上篩目的均勻樣品3-5g放於玻璃皿中攤平,置105℃烘箱中1h後,移至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備用;(2)稱取上述乾燥後備用的樣品0.452g(G1)備用;(3)將上述備用樣品用濾紙包好後,裝入索氏提取器中,用80%的乙醇提取,其條件與索氏法脫脂條件相同。取乙醇提取液備用;(4)取上述備用乙醇提取液,在真空濃縮蒸發器中蒸乾,然後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6)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2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三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600mL備用;(7)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3.258g(G2)備用;(8)將第(6)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6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置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3.306g(G3)備用;(9)大豆異黃酮片檢驗報告單出示準確大豆異黃酮含量為12.1%(G0),稱樣0.103g(G1),故樣品中異黃酮重量為0.012g(G4);(10)結果計算 =133.306-133.258-0.012×100
0.452=7.96(%)(11)結果描述100g絕幹大豆異黃酮片中含有大豆皂甙7.96g。
實施例5大豆低聚糖片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取粉碎過40以上篩目的均勻樣品3-5g放於玻璃皿中攤平,置105℃烘箱中1h後,移至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備用;(2)稱取上述乾燥後備用的樣品0.502g(G1)備用;(3)將上述備用樣品用濾紙包好後,裝入索氏提取器中,用70%的乙醇提取,其條件與索氏法脫脂條件相同。取乙醇提取液備用;(4)取上述備用乙醇提取液,在真空濃縮蒸發器中蒸乾,然後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6)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2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三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600mL備用;(7)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28.356g(G2)備用;(8)將第(6)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8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置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28.451g(G3)備用;(9)將50mL 80%乙醇溶液倒入上述備用茄形瓶中充分溶解後,取1mL在10000rpm、10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備用;(10)取上述備用上清液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大豆異黃酮含量為0.020g(G4);(11)結果計算 =128.451-128.356-0.0200.502100]]>=14.94(%)(12)結果描述100g絕幹大豆低聚糖片中含有大豆皂甙14.94g。
實施例6大豆皂甙粉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取均勻樣品3-5g放於玻璃皿中攤平,置105℃烘箱中1h後,移至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備用;(2)稱取上述乾燥後備用的樣品0.102g(G1),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3)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4)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3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四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800mL備用;(5)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2.224g(G2)備用;(6)將第(4)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8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置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2.305g(G3)備用;(7)將50mL 80%乙醇溶液倒入上述備用茄形瓶中充分溶解後,取1mL在10000rpm、10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大豆異黃酮含量為0.008g(G4);(9)結果計算 =132.305-132.224-0.0080.102100]]>=71.57(%)(10)結果描述100g絕幹大豆皂甙粉中含有大豆皂甙71.57g。
實施例740%大豆異黃酮粉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取均勻樣品3-5g放於玻璃皿中攤平,置105℃烘箱中1h後,移至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備用;(2)稱取上述乾燥後備用的樣品0.103g(G1),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溶解並洗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3)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4)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2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三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600mL備用;(5)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1.326g(G2)備用;(6)將第(4)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6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置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1.403g(G3)備用;(7)40%大豆異黃酮粉檢驗報告單出示準確大豆異黃酮含量為41.2%(G0),稱樣0.103g(G1),故樣品中異黃酮重量為0.042g(G4);(8)結果計算 =131.403-131.326-0.0420.103100]]>=33.98(%)(10)結果描述100g絕幹大豆異黃酮粉中含有大豆皂甙33.98g。
實施例8某以大豆為原料生產的口服液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測定。
(1)取樣品溶液1.0g(mL)備用G1;(2)將上述備用樣品溶液用總量200mL水分步充分稀釋後,移入分液漏鬥中備用;(3)將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的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的200mL水層備用,同時收集上層(正丁醇相)200mL備用;(4)按照上述步驟方法分別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溶液200mL繼續萃取2次上述備用下層水溶液後棄之,然後合併三次所收集的正丁醇相600mL備用;(5)將真空迴旋濃縮器的茄形瓶置於105℃烤箱中乾燥2h後,置於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3.224g(G2)備用;(6)將第(4)步驟所收集的備用正丁醇相600mL移入上述乾燥備用的茄形瓶中,並置於真空迴旋濃縮器中濃縮至幹。然後將此茄形瓶連同蒸乾物料置於105℃烘箱中乾燥2h後,放進真空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重為133.256g(G3)備用;(7)將50mL 80%乙醇溶液倒入上述備用茄形瓶中充分溶解後,取1mL在10000rpm、10min條件下離心,取上清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大豆異黃酮含量為0.001g(G4);(9)結果計算 =133.256-133.224-0.0011.0100]]>=3.1(%)(10)結果描述100g口服液中含有大豆皂甙3.1g。
參考資料[1]大豆科學 第15卷 第1期 1996.2 P76《大豆皂甙研究進展》王學章[2]《大豆生物活性物質的開發與應用》主編 崔洪斌 P117[3]《大豆皂甙最新研究概況》唐傳核等大豆科學 第20卷 第1期 2001.2 P60[4]《功能性大豆食品》李裡特等 P324[5]《保健食品檢驗與技術規範實施手冊》清華同方電子出版社2003年P1135<大豆總皂甙的測定方法>(分光光度法)[6]《人參的研究》王本祥 P79[7]粗脂肪的測定 殘餘法(GB2906-82)[8]《大豆胚芽與大豆葉中的大豆皂甙的區別研究》朱克瑞等 淮陰工學院學報2004.13(1)/80-8權利要求
1.一種大豆總皂甙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樣品處理稱取絕乾粉末或液體樣品,重量為G1;(2)脫脂按照粗脂肪含量測定的標準方法,在脂肪抽提器中脫脂;(3)提取將上述脫脂後乾燥的濾紙包連同脫脂後的樣品一起移至另一脂肪抽提器中,然後加入乙醇或甲醇提取,提取條件與上述脫脂條件相同;(4)水溶將上述乙醇或甲醇提取液真空濃縮乾燥,然後用水溶解並洗滌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精製用1∶1體積的丁醇或戊醇溶液加入上述備用分液漏鬥中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水層再加1∶1體積的丁醇或戊醇溶液反覆萃取3-4次,取全部上層萃取液;(6)將上述萃取液置於重量為G2的真空乾燥迴旋濃縮瓶中濃縮至幹,然後在烘箱中乾燥後冷卻稱重,所得蒸乾物的重量為G3;(7)用乙醇或甲醇溶液充分溶解上述蒸乾物,進行離心處理後,取上清液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蒸乾物中大豆異黃酮含量,得G3中大豆異黃酮的重量為G4;(9)計算具體計算式如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樣品為大豆及粕樣品、大豆胚芽及其粕樣品,以及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和大豆低聚糖粉及其再加工製品,或大豆提取物的水溶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樣品處理稱取絕乾粉末或液體樣品,重量為G1。其中,(a)大豆及粕樣品稱重為10-20g;(b)大豆胚芽及其粕樣品稱重為1-2g;(c)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和大豆低聚糖粉稱重為0.1-0.2g;(d)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和大豆低聚糖粉再加工製品稱重為0.3-0.5g;(e)大豆提取物的水溶液稱重為1-3g(mL)備用;(2)脫脂將上述備用粉狀樣品按照粗脂肪含量測定的標準方法,在脂肪抽提器中脫脂;(3)提取將上述脫脂後乾燥的濾紙包連同脫脂後的樣品一起移至另一脂肪抽提器中,然後加入70-95%的乙醇或甲醇提取,提取條件與上述脫脂條件相同,取提取液備用;(4)水溶將上述備用的乙醇或甲醇提取液真空濃縮乾燥,然後分步用總量200mL水充分溶解並洗滌瓶後,轉入分液漏鬥中備用;(5)精製用丁醇或戊醇溶液200mL加入上述備用分液漏鬥中充分振搖萃取後靜置分層,然後取下層200mL水層再加200mL丁醇或戊醇溶液反覆萃取3-4次,將全部上層萃取液合併,共600-800mL備用;(6)將上述600-800mL萃取液置於重量為G2的乾燥真空迴旋濃縮瓶中濃縮至幹,然後在105℃烘箱中乾燥2h後,冷卻後稱重,所得蒸乾物的重量為G3;(7)用80%乙醇/甲醇溶液50mL充分溶解上述蒸乾物,取1mL離心處理後的上清液備用;(8)取上述備用上清液10-20μL,注入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蒸乾物G3中大豆異黃酮含量,得出G3中的大豆異黃酮重量G4;(9)計算具體計算式如下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於已知不含粗脂肪的相應樣品,可省略脫脂步驟,直接進入提取步驟。
5.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樣品為液體產品時,在檢測過程中取一定量液體樣品直接進入水溶步驟或將此樣品蒸乾後使用。
6.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若已知某產品中大豆異黃酮含量為G0,則所測得大豆皂甙和大豆異黃酮總重量G3中的大豆異黃酮重量G4=G1×G0。
7.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丁醇或戊醇溶液是用水飽和的丁醇或戊醇溶液。
8.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本方法中所指的甲醇或乙醇含量為體積百分比濃度。
9.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脫脂方法是指粗脂肪含量測定的相應標準方法中的殘餘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豆總皂甙的檢測方法,用傳統測定總皂甙的重量法測定大豆及其製品中的「總皂甙」結果中含有不容忽視的大豆異黃酮,然後用已知的HPLC法測出其中大豆異黃酮含量,再用減差法求得大豆總皂甙的含量。本方法的優點是所測結果比較實際、準確、誤差小、可重複性高,樣品處理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不使用大豆皂甙組分標準品。此方法適用於大豆、大豆粕、大豆乙醇提取物及其製品中的大豆皂甙總含量的測定。
文檔編號G01N30/06GK1769888SQ20041000973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9日
發明者胡傳璞 申請人:上海唯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