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紹劇表演藝術家筱豔秋個人簡介

2023-10-04 22:39:50 2

  筱豔秋,紹劇表演藝術家,她演繹了一個藝術常青的神話,為紹劇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主演的《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讓她聲譽鵲起、名噪一時。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紹劇文化中去簡單了解關於筱豔秋的生平吧。

  筱豔秋,1935年出生。14歲從藝,筱豔秋已在紹劇舞臺上度過了整整一個甲子,她演繹了一個藝術常青的神話。

  上世紀60年代初,彩色戲曲片《三打白骨精》熱播。26歲的筱豔秋飾演白骨精,她集青衣、花旦、刀馬旦於一身的表演,豔驚四座、藝壓群芳,獲得了全國觀眾的叫好。

  《三打白骨精》裡的第三場「定計」是重頭戲,因為沒有大的動作戲,要突出白骨精的陰險狡猾,全憑唱白是不夠的。26歲的筱豔秋憑著12年的演藝經驗,加進了靈動的眼神和多變的表情等來體現人物個性,成功演繹了這一角色,讓很多觀眾在多年之後提起白骨精仍津津樂道。

  「毛主席和周總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看過這場戲,特別是周總理看了好幾場。」筱豔秋說起當年在京的演出仍是很興奮。「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王宇澄清萬裡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這是毛主席看過《三打白骨精》後的詩興大發。

  筱豔秋也是因為《三打白骨精》收穫了一份美滿的愛情婚姻。戲臺上,傅馬潮扮演的沙僧眼見師傅被白骨精所擒,目眥欲裂,恨不能杖斃妖孽。臺下,傅馬潮處處關心照顧筱豔秋,日久生情,最終「白骨精」嫁給了「沙僧」。他們在事業的基礎上結出了甜蜜的愛情之果。

  2010年,已經七十五歲高齡的筱豔秋對紹劇的熱愛依然不減。十月二十八日,紹劇表演藝術家「筱豔秋從藝六十周年專場」演出暨收徒儀式在紹劇藝術中心舉行,她以她精湛的演藝徵服了觀眾,演繹了一個藝術常青的神話。

  2014年12月22日筱豔秋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0歲。

  演出角色:
  她飾演過《香羅帶》中的林慧娘、《孫悟空三救白花羞》中的百花公主、《火焰山》中的鐵扇公主、《百歲掛帥》中的穆桂英。但讓其聲譽鵲起、名噪一時的角色卻是《三打白骨精》中那個嫵媚動人卻又兇狠狡詐的白骨精。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