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讀後感300字
2023-10-19 16:22:32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_範文一
悲劇,總會悄然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有時,如一隻攔路虎,堵著你不敢向前;有時,如一座山,咬緊牙關,翻過山,迎接你的,又將是一片廣闊大地。
《偉大的悲劇》一文中,斯科特一行人代表英國向南極發起了挑戰,但由阿蒙森帶領的挪威人早已與他們之前來到了這裡,斯科特一行人十分沮喪失望,一開始的滿腔激情早已消逝。在返回的途中,天氣十分的惡劣,人類的勇氣被大自然所侵蝕,斯科特一行人抵擋不住大自然的威力,全部長眠於這一片淨土之上。
從文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人類所具有的偉大精神。奧茨的腳凍壞後大大影響了行進速度,他認為自己已經成了大家的負擔,於是,他為了集體,主動要求丟下自己,這從分體現了奧茨捨己為人,為他人著想的精神;隊員們不放棄他,是對同伴的關愛、關心之情;威爾遜博士死前還不丟棄珍貴的巖石樣本,繼續自己的科學觀察,是為科學獻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話用在他身上最好不過……可惜上天不公,竟讓這樣一個個善良、友愛的人死去,這才是真正地「悲劇」!
有一句話令我深受感動「一個人雖然在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這表現了他們為事業獻身的精神是無比高尚的。雖然他們去世多年,但我相信,他們的高尚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永遠不會被人們放棄或遺忘。悲劇,是偉大的……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_範文二
《偉大的悲劇》一文就像是一幕唯美的畫面,死神召來大自然的毀滅力量,將挑戰南極的斯科特一行幾人永遠地留在了那個白雪皚皚的地方。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似乎只是很渺小的犧牲,但是其中的一個隊員奧茨的舉動,卻讓我無法不掩卷沉思。
所謂悲劇,即把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因為晚了一個月,他們與「第一位」的榮譽擦肩而過,成為第一隊到達南極的人的夢想徒然幻滅;他們的歸途中險遇重重,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希望被狂風暴雪一點點銷蝕;他們最終葬身於漫天大雪中,死亡是他們最後一次的「毀滅」。令人訝然的是,奧茨——那位可敬可謂的騎兵上尉,在身處絕境的時候,為了不拖累大家,驕傲地邁向了死神。我總是想不明白,奧茨為什麼非要這麼傻呢,他明知道走向暴風雪的結果只有一個,但是他卻又是那樣的甘之以飴。雖然,再苟延殘喘下去會阻礙了夥伴們求生的腳步,但是生存本來就是人類最本性的渴望啊。在還沒有到非死不可的情況下,到底是什麼給了他勇氣,讓他視死如歸呢?
後來,我終於明白,那應該就是大家口中的「信念」吧。記得聽過一句話,一個人只要不怕失去,就什麼都能辦到。這句話的意思我研究了很久,現在把它放在奧茨身上,倒是有些不謀而合的感覺。我覺得,奧茨應該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那就是想讓夥伴們活下去,雖然他知道這種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他還是執著地想要做些什麼。當他意識到自己拖累了大家的時候,他沒有辦法停止下心中的自責:愧對了國家和人們的期望,使夥伴們生存的機率變得更小……所以,當他一步步地離開的時候,感到的應該是解脫吧!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_範文三
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這個名字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中。不僅他,還有他的隊友們,那種最初的激動,到最後的絕望,這途中的感受不言而喻。我們可以想像,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就只有他們幾個人在走,他們心裡的那種無助、失落、不知所措的心情一直迴蕩在他們心中,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把心中的苦傾訴給自己的同伴,而是自己默默地忍受著、承擔著。這種精神上的壓力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以至於讓埃文斯精神崩潰。
而騎兵上尉勞倫斯·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獨自去面對、走向死神,給隊友們以更多生的希望,而要做出這一決定,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但他的隊友們並未能如他所願,而是最終以體力不支而倒在返程的路上。
斯科特臨死前的感悟可能比某些人一輩子的感悟都多。「因為只有在這種從未被人聲衝破過的寂靜之中,他才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作者的這句話說得多好。一個人如果連拿出讓自己領悟、反省的這麼一個時間都沒有的話,那這個人這一生算是白活了。一個人只有在靜下心來,在極度的寂靜之中,自己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這務必會讓這人感受良多,會讓人的思想升華。
「偉大的悲劇」這個標題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它充分地彰顯了斯科特一行人的頑強求生意志,但卻事與願違。用他們的話來說:或許這就只能是一個偉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