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輸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2:33:02 1
專利名稱:無菌輸液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輸液裝置的改進。
目前,我國用於醫療輸液的輸液裝置已普遍使用一次性輸液器。雖然杜絕了由於輸液器的帶菌形成的交叉感染而引起的輸液反應。但由於這種輸液裝置中的進氣管太短(如
圖1所示),仍然難以避免輸液過程中的細菌交叉感染而引起輸液反應。在
圖1中,1是輸液瓶,8是輸液器,5是瓶塞,6是進氣管,4是進氣管針頭。由於該進氣管的針頭4太短,在輸液過程中進行輸液瓶1中的帶細菌的空氣3經針尖排入輸液瓶中時,該帶菌空氣需通過輸液瓶中的液體2後才能到達瓶底,以維持瓶內的壓力。因而輸液瓶內的液體2就成了進入瓶內的空氣的過濾器,使空氣中的細菌及塵粒溶入輸液,由此起輸液反應。雖然目前的輸液裝置中的進氣管6中設有一層海棉過濾網7,但由於一次進氣後瓶內的壓力較高,瓶內液體也由於其重力的作用進入進氣管內,隨著輸液量的增加瓶內壓力不斷減小,進氣管內的液體回流到瓶中,因而由海棉過濾網7過濾掉空氣中的大粒塵埃後,細菌和小粒塵埃仍然由回流液帶入瓶中的輸液中,無法被除去。這就導致了瓶內輸液的汙染,從而導致病員的輸液反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進氣管內的進氣不通過輸液而直接排入瓶底的輸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在輸液瓶的瓶塞上設置輸液器和進氣管,其特徵是進氣管的尾部為一內帶有過濾網的塑料管,其前端為一排氣管,該排氣管穿過瓶塞直達輸液瓶的瓶底液面外,且該排氣管與瓶底接觸的一端為一截面為橢園形的斜截面。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圖2給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1是輸液瓶,15是瓶塞,17是輸液器,16是進氣管。該進氣管16的尾端塑料管內設有一過濾網18(如海棉過濾網等),用以除去空氣中的塵粒。其前端為一排氣管14。該排氣管的頂端為一橢園形斜截面(19),且其頂端伸出輸液瓶瓶底液面外,當輸液時,先插入輸液器於瓶塞15中,然後插入進氣管16前端的排氣管。排氣管插入時進入其中的輸液12,通過尾部的塑料管排出後,將尾部塑料管向上彎曲固定。則輸液時,由於瓶底是朝下的,其瓶底部留有部分無液層,隨著輸液的進行,瓶內壓力逐漸減小,當小於外界氣壓時,外界空氣13由進氣管16經其中的過濾網17濾除大粒塵埃後由排氣管直接排入輸液瓶的頂部而不經過輸液。由於空氣的比重比輸液要小得多,因此懸浮於空氣中的塵埃及細菌也將一直保持懸浮於空氣中而無法溶入輸液中。這就避免了空氣中的塵埃及細菌經過輸液進入輸液病人,從而達到無菌輸液的目的,避免引起輸液反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輸液過程中避免了外界的空氣中的有害細菌經過輸液傳遞給病人,從而減少了因輸液而引進交叉感染的機會,大大降低了輸液反應的發生。且結構十分簡單,特別適合於空氣細菌及塵埃含量高的環境條件下的輸液之用。
權利要求1.一種無菌輸液裝置,包括一個輸液器和一個進氣管,其特徵是進氣管的尾部為一內帶有過濾網的塑料管,其前端為一排氣管,該排氣管穿過輸液瓶瓶塞直達輸液瓶的瓶底液面外,且該排氣管伸出瓶底液面外的一端為一截面為橢園形的斜截面。
專利摘要一種無菌輸液裝置包括一個輸液器,一個進氣管,其特點是進氣管的尾端為一內帶過濾網的塑料管,前端為一頂端呈橢圓形斜截面的排氣管,且能直達輸液瓶的瓶底液面外。其優點是輸液時能有效阻斷進氣管排入輸液瓶中的帶菌空氣與輸液的接觸,從而避免有害菌進入受液者體內引起輸液反應。
文檔編號A61M5/142GK2235817SQ9523961
公開日1996年9月25日 申請日期1995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1995年4月20日
發明者趙秋霞 申請人:趙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