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0-22 09:15:17 3
本發明屬於複合鍍層製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於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模具作為現代工業生產不可缺少的工裝,在生產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目前的模具大多採用金屬材質,金屬模具的質量和壽命都很高,但其製作成本昂貴,尤其有一些外形複雜,存在機械加工困難、製造周期長,成本高和效率低的問題。
樹脂基複合材料具備許多優異的性能,如優良的化學穩定性,優良的耐腐蝕、耐疲勞性能,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較高的機械強度等。基於這些優點,樹脂基複合材料在化工、機械、電子和宇航等領域被廣泛應用。隨著化工工業的飛速發展,樹脂基複合材料強度和精度等方面不斷提高,使其製品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樹脂基複合材料製品所佔比例不斷增加。相對於金屬材料而言,樹脂基複合材料製作成本低廉,易成型,加工周期短,修復時間短,這些優點使得它在模具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而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的單一或兩種SiC顆粒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存在硬度低,而且分布不均勻、摩擦係數高易磨損,使具有高硬度、耐腐蝕的SiC顆粒的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降低了複合材料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在聚氨酯基體中,添加不同尺寸、不同含量的SiC顆粒,製備出硬度高、摩擦係數低的樹脂基複合材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其組分及配比如下:
樹脂:100份;
SiC顆粒:20~40份;
所述的樹脂為聚氨酯和固化劑,且兩者的質量比為5:1。
所述SiC顆粒的粒徑分布為32~6000目,具體配比為:
粒徑32目 5~10wt%;
粒徑280目 10~15wt%;
粒徑500目 30~35wt%;
粒徑800目 30~35wt%;
粒徑6000目 5~10 wt%。
所述固化劑優選為多異氰酸酯,更優選為HDI三聚體。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A)粉末混合:採用水浴鍋,將稱量好的聚氨酯加熱到45℃,以降低聚氨酯的粘度;根據SiC顆粒的尺寸,從小到大依次加入到聚氨酯中;首先加入小尺寸顆粒,攪拌至小顆粒充分均勻分散後,按照顆粒尺寸從小到大,依次加入SiC顆粒,進行充分攪拌,使其均勻分散;按照聚氨酯:固化劑=5:1的要求添加固化劑,攪拌5min後,調製完成,整個過程溫度都維持在45℃;
B)塗覆:把調製好的複合材料,使用刷子,手工塗覆在事先準備的模樣表面,直至要求的厚度;採用刷子塗覆複合材料,可破壞在攪拌時捲入的空氣泡,減少複合材料內部的氣孔;
C)室溫固化:將塗覆好的模樣在室溫下固化24h,或在60℃下加熱固化。
本發明採用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的SiC顆粒尺寸級配組成上和現有的SiC顆粒增強聚氨酯基複合材料有很大的差異,在複合材料製備過程中,SiC顆粒尺寸從毫米級到微米級的不同含量的添加,大尺寸毫米級顆粒起整體強化作用,微米顆粒強化微米尺寸顆粒作用的基體,其局部強化作用,毫米、微米SiC顆粒對聚氨酯樹脂的整體、局部強化的協同作用,提高了複合材料整體的硬度和降低了摩擦係數,緻密性好。而且所述聚氨酯、固化劑都採用已有的市售商品,無需改性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與單一級配SiC複合材料的摩擦係數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首先,採用水浴鍋,取75g市售聚氨酯加熱到45℃,等到聚氨酯的粘度降低後。分別稱量SiC顆粒:32目1.25g、280目2.5g、500目7.5g、800目7.5g、6000目1.25g;從6000目到32目,依次將上述SiC顆粒加入的聚氨酯基體中,攪拌均勻,使其充分分散。然後,添加15g HDI三聚體,攪拌5min 後,調製完成,整個過程溫度都維持在45℃。把調製好的複合材料,使用刷子,手工塗覆在事先準備的模樣表面,直至要求的厚度;最後,將塗覆好的模樣在室溫下固化24h。
實施例2
首先,採用水浴鍋,取75g聚氨酯加熱到45℃,等到聚氨酯的粘度降低後。分別稱量SiC顆粒:32目3.8g、280目5.6g、500目13.4g、800目13.4g、6000目3.8g;從6000目到32目,依次將上述SiC顆粒加入的聚氨酯基體中,攪拌均勻,使其充分分散。然後,添加15g市售固化劑,攪拌5min 後,調製完成,整個過程溫度都維持在45℃。把調製好的複合材料,使用刷子,手工塗覆在事先準備的模樣表面,直至要求的厚度;最後,將塗覆好的模樣在60℃下加熱固化6h。
對比例1
分別稱量SiC顆粒:32目8.0g、280目5.6g、500目12.4g、800目12.4g、6000目1.25g;從6000目到32目,依次將上述SiC顆粒加入的聚氨酯基體中,攪拌均勻,使其充分分散。按實施例1的固化工藝進行固化,製備複合材料。通過對複合材料截面觀察發現,不同尺度的SiC顆粒在複合材料內部分布不均勻,32目SiC顆粒主要分布在複合材料的底部,顆粒之間幾乎沒有其他尺度的SiC顆粒,這是由於32目SiC顆粒尺寸大,在樹脂固化前沉降快。
對比例2
分別稱量SiC顆粒:32目1.25g、280目2.5g、500目7.5g、800目7.5g、6000目6.5g;從6000目到32目,依次將上述SiC顆粒加入的聚氨酯基體中,攪拌均勻,使其充分分散。按實施例1的固化工藝進行固化,製備複合材料。通過對複合材料截面觀察發現,6000目SiC顆粒在複合材料的內部局部呈團聚態分布,這是由於6000目SiC顆粒尺寸過小,在攪拌過程中,不能完全破碎小尺寸的SiC顆粒團,在樹脂固化過程中就留在複合材料內部。
下表1為本發明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的聚氨酯複合材料,與單一SiC顆粒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的邵氏硬度和摩擦係數對比。本發明實施例1製備得到的複合材料進行摩擦力測試,與單一級配SiC增強複合材料對比,在100N載荷下,幹摩擦,滑動時間20min。
如圖1所示,本發明多尺度SiC顆粒混雜增強的聚氨酯複合材料,與單一SiC顆粒增強聚氨酯複合材料相比較,摩擦係數最高降低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