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22:10:37 1
專利名稱: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溫電除塵器,具體涉及其撞擊杆。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煙氣排放標準的提高,高溫電除塵器的應用越來越多,尤其是玻璃窯爐的煙氣除塵,電除塵器正常工作必須在320°C以上,常規的電除塵器撞擊杆利用凹凸套及螺栓將陽極板與振打杆固定,在高溫下因鋼材塑性增加、剛度下降,凹凸套產生變形,造成陽極板連接孔易被撕裂,陽極板過早損壞;同時在高溫下陽極板本身塑性增加、剛度下降,振打加速度難以有效傳遞,電除塵器效率下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採用增重和利用靜摩擦傳遞動力,克服了高溫下陽極板強度下降造成振打加速度難以有效傳遞和因凹凸套高溫變形造成陽極板過早損壞的缺陷,滿足電除塵器在高溫環境下正常工作的要求。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墊塊、上橫梁板、下橫梁板、陽極板、限位塊、螺栓、螺母、彈墊、套筒、撞擊頭。墊塊焊接在上、下兩塊橫梁板之間固定,增加重量及剛性;限位塊中間開有通孔,螺栓穿過限位塊,通過螺母、彈墊將陽極板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套筒中間開有通孔,通過螺栓、螺母、彈墊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增加剛性;撞擊頭焊接固定在上、下橫梁板尾部。工作時,當撞擊頭受到振打力後,振打加速度沿橫梁板傳遞,螺栓、螺母、彈墊將限位塊、上橫梁板、下橫梁板和陽極板壓緊,振打加速度通過橫梁板、限位塊以及陽極板之間的靜摩擦傳遞給陽極板,達到清除陽極板表面集灰的目的。墊塊與橫梁板焊固,套筒通過螺栓、螺母、彈墊與橫梁板連接,進一步加強撞擊杆的剛性,提高振打加速度的傳遞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1、採用墊塊、限位塊適當增重,對陽極板高溫膨脹起自然張緊作用,有利于振打加速度的傳遞;2、陽極板與橫梁板之間通過限位塊整體接觸面之間的靜摩擦力傳遞效果振打加速度,有效防止陽極板與撞擊杆連接孔因空心的凹凸套高溫下變形而撕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墊塊、2為上橫梁板、3為下橫梁板、4為陽極板、5為限位塊、6為螺栓、7為螺母、8為彈墊、9為套筒、10為撞擊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包含墊塊1、上橫梁板2、下橫梁板3、陽極板4、限位塊5、螺栓6、螺母7、彈墊8、套筒9、撞擊頭10。墊塊I焊接在上、下兩塊橫梁板2、3之間固定,增加重量及剛性;限位塊5中間開有通孔,螺栓6穿過限位塊5,通過螺母7、彈墊8將陽極板4固定到上、下橫梁板2、3之間;套筒9中間開有通孔,通過螺栓6、螺母7、彈墊8固定到上、下橫梁板2、3之間,增加剛性;撞擊頭10焊接固定在上、下橫梁板2、3尾部。工作時,當撞擊頭9受到振打力後,振打加速度沿上、下橫梁板2、3傳遞,螺栓6、螺母7、彈墊8將限位塊5、上橫梁板2、下橫梁板3和陽極板4壓緊,振打加速度通過上橫梁板
2、下橫梁板3、限位塊5以及陽極板4之間的靜摩擦傳遞給陽極板4,達到清除陽極板4表面集灰的目的。墊塊I與上、下橫梁板2、3焊固,套筒9通過螺栓6、螺母7、彈墊8與上、下橫梁板2、3連接,進一步加強撞擊杆的剛性,提高振打加速度的傳遞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包括上橫梁板、下橫梁板、陽極板、螺栓、螺母、彈墊、撞擊頭,撞擊頭焊接固定在上、下橫梁板尾部,陽極板通過螺栓、螺母、彈墊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墊塊和限位塊,墊塊焊接在上、下兩塊橫梁板之間固定;限位塊中間開有通孔,螺栓穿過限位塊,通過螺母、彈墊將陽極板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橫梁板之間還設有套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中間開有通孔,通過螺栓、螺母、彈墊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高溫電除塵器撞擊杆,包括墊塊、上橫梁板、下橫梁板、陽極板、限位塊、螺栓、螺母、彈墊、套筒、撞擊頭。墊塊焊接在上、下兩塊橫梁板之間固定,增加重量及剛性;限位塊中間開有通孔,螺栓穿過限位塊,通過螺母、彈墊將陽極板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套筒中間開有通孔,通過螺栓、螺母、彈墊固定在上、下橫梁板之間,增加剛性;撞擊頭焊接固定在上、下橫梁板尾部。本實用新型採用墊塊、限位塊適當增重,對陽極板高溫膨脹起自然張緊作用,有利于振打加速度的傳遞,另外陽極板與橫梁板之間通過限位塊整體接觸面之間的靜摩擦力傳遞效果振打加速度,有效防止陽極板與撞擊杆連接孔因空心的凹凸套高溫下變形而撕裂。
文檔編號B03C3/76GK202962665SQ20122066973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劉懷平, 鄭祝平, 何美華, 袁海燕, 徐鑫榮 申請人: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