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廉政懺悔錄讀後感

2023-10-12 17:05:29

  1764年,盧梭寄居住在莫蒂埃。1765年,他被逐出莫蒂埃,逃至斯特拉斯堡,又去巴黎,後接受英國哲學家休謨邀請前往英國。1766年,完成《懺悔錄》第一部分。

  廉政懺悔錄讀後感一:

  第一次讀盧梭的《懺悔錄》時我只有二十歲,當時對許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覺得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怎麼會騙人、調戲婦女、偷東西……偉人應該是「完人」,沒有一點暇癖。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我第二次重讀《懺悔錄》時,才感到敢於赤裸裸地公開披露自己的隱私、揭示自己傷疤的盧梭,才是人格意義上的人,值得讓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國當代的傳記文學創作,是否應該學一點盧梭的精神呢!

  現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書店裡還是大街小巷的書攤上到處是各種名人的傳記。然而,翻開一本本書,從頭到尾,通篇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而看不到他(她)走麥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說成一朵花,把別人說成豆腐渣,藉機抬高自己,為自己樹碑立傳。總之,不是他(她)實際的那樣,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樣。其實寫自傳的不管是自己寫還是請別人寫,真正寫出自己的成長變化,犯過什麼過失,倒是對世人有益。

  其實學一點盧梭的精神,並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樣拿自己那點隱私來吸引讀者。更多的應該是對讀者、為後人有教益的功過是非、經驗教訓。

  一個人在幾十年的經歷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難說是筆直的,一點彎度也沒有。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問題是看你有沒有盧梭的那種自我剖析的覺悟。敢不敢象盧梭那樣揭露自己的傷疤,對自己的功過是非有沒有一點實事求是的精神。周總理生前曾說過: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要讓活著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翻譯者劉思慕在《歌德自傳》譯者新序中說:「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瀝,是《歌德自傳》的第一個特點……」而這些偉大的、著名的人物,敢於披露和承認自己的缺點,並沒有因此而影響自己的威望,後人不是同樣敬重他們嗎?

  我和許多的普通人似乎沒有寫自傳出一本書的資格或興趣。不過活著的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寫自己的歷史。因而,在這個文化浮躁的時代,我不合時宜地重讀了《懺悔錄》,發一點愚不可及的感受。

  廉政懺悔錄讀後感二: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似乎一直在警示著我們一些東西,卻又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近日,我從《懺悔錄》(武漢市部分違紀違法領導幹部懺悔材料選編)一書中看到違紀違法的領導幹部在被審查期間所作的反省和悔罪記錄,看完了這些領導聲淚俱下的懺悔,心中頗有感觸。這本書將一個個罪大惡極的貪官大肆傾瀉著眼中充滿悔意的淚水,陳述著自己那醜陋的惡行,自己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憤慨、無奈和悲哀。憤慨的是百姓的父母官成了欺詐百姓,危害社會的敗類;無奈的是官員貪汙腐敗日益嚴重,難以遏制;悲哀的是「官」已經迷失了自己的定位。

  一部部《懺悔錄》堪稱一部部貪官成長史,他詳細介紹了官們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墮落的,一個個貪官腐官後悔的陳述著自己那大同小異的墮落史,讓我們明白了官場上那一個個黑暗的鏡頭,也明白了曾經的天子驕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腐敗和墮落的。

  一、思想墮落

  「收點菸酒、拿點小紅包不算大錯,只是禮尚往來,是別人對自己的尊重;打點牌、收點底子錢不算大事,只是業餘愛好,是當今社會的慣例」、「糊塗的想法驅使我動了歪心思,一步一步地滑向受賄犯罪的泥潭」、「這一宗旨意識是正確世界觀的體現,是人的行為指南的靈魂,丟失了這個靈魂,在行為上就找不到北」。一些官員擁有權力後,就忘記了時刻保持思想的先進性,認為學習那些東西已經過時了,導致官員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墮落,加上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官員最終走向深淵。因此,我們時刻都不能忘記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金錢、權利的誘惑

  《懺悔錄》中許多官員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大肆收取錢財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金錢蒙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走到今天,是從逢年過節收受紅包、購物卡開始的。用防洪的術語來解釋,那就是大堤如果出現散浸不及時排除,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管湧,如果發現管湧不及時排除,就會造成潰口,一旦發現潰口勢必影響到大堤的安全,涉及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人的貪慾、對金錢的追求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許多官員政治生涯接近尾聲時,竟然守不住清廉,守不住原則,守不住底線,而導致晚節不保。因此,黨政領導幹部一定要經常敲響廉潔自律的警鐘,要時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照照鏡子,洗洗澡;要反覆告誡自己,違紀違法的事做不得,不正當的錢收不得,高壓線碰不得,要堅守原則,堅守底線,堅守清廉,不要越雷半步。

  「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別人對自己的情誼,看上的是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是赤裸裸的利益,絕非真感情」、「如果我不是手上掌有權力,他們會送錢給我嗎?他們看中的不是你這個人,他們看中的是你的位置,是你能給他們帶來好處」。這些鮮活的例子給我們警醒。中國自古就有深厚的權利本位觀,有權就有勢,有權就無所而不能,一些官員在追逐權利的過程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因此,官員對金錢、權利等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再重蹈覆轍,時刻清醒的認識到權力是誰賦予的,應該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誰謀利益,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認真通讀這22篇典型性的懺悔錄,讓我切身體會到這些領導幹部一步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心靈軌跡。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環境和他們的誤判、誤交誤事等客觀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他們主觀上的「五放」:放鬆了黨性鍛鍊、放緩了學習改造、放棄了廉政底線、放開了個人私慾、放任了小貪大禍;倒在了小恩、小惠、小事、小節、小理「五小」中;栽在了老闆、老表、老鄉、老友、老婆五樣人手中;輸在了義氣、習氣、底氣、直氣、脾氣「五氣」上。我為腐敗者的沉淪感到痛心疾首,更使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普通黨員肩負的職責重擔。「志當存高遠」,從加入黨組織的那一刻起,我們的誓詞、行動就緊緊和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了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任何時期都不能忘記,應時刻銘刻在心中。

  廉政懺悔錄讀後感三:

  當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如故衝動不已。他說: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文雅齷齪的,就寫我的文雅齷齪;當時我是仁慈淘氣、道德崇高的就寫我的仁慈淘氣和道德崇高。全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純粹表披露來了,和你親身看到的純粹1樣,請你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犯錯而呻吟,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而後,讓他們每1個人在您的寶座後背,異樣樸拙地流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這1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歹意誹謗1個妓女的法力賽人說的話1樣:你們當中誰若沒犯過罪,即也許打她。結果,眾人1個個丟下石頭,低首拜別。盧梭的為人歷來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變,激情奔放而又非常痴鈍,大悲大喜咄咄逼人,不夠自制力。正是這些彼此鬥嘴的本色讓他更像1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然則也活得隨便,他孤高然則也卑微,他坦誠然則也有戳穿。

  在自傳裡,盧梭懺悔了1個年輕時犯的舛錯。有1次他偷了主人家1顆珍貴的紐扣,把變亂賴在1個他喜歡的小使女身上,是以使誰人無辜的使女承受了恥辱。因為盧梭的「自暴隱私」,1些過後的哲學家包括羅素以至認為盧梭根蒂談不上是個哲家。而我卻認為盧梭波及了哲學的本質題目-他首先用自己為解剖標本,對人性做了1次粗淺的尋找。從氣質上講,羅素與這些人是兩類人,他對於浪漫主義感情歷來不認為然。實在羅素本人也不是1個岑寂的書齋學者,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3番5次鬧離婚,不會倡導性監禁,不會反宗教,不會被當局制止講學,不會信賴社會主義,不會列入反戰運動以至弄到要下獄。感情是每個人都有的,羅素也認為感情與理智比較是促進歷史的1種更首要的實力。盧梭是法國第1個最大膽的布衣思維家。他出身貧寒,年輕時期耐久處於奴僕位置。羅素如許的貴族後代誠然不會去偷紐扣,羅素的子弟誠然也不用進孤兒院。盧梭跟1個位置高貴的女婢結婚,這也被羅素拿來進行了1番精力分析,寄義是盧梭只有在下賤的姑娘撲面才幹得到1種純粹的自信。我對羅素1向敬仰,但這1次我感受羅素髮言不免厚道了1點。在法國大革命前,逆向品級的婚姻是不被準許的,他與華倫夫人的關連弗成能為當時的婚姻制度應允。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