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碰碰球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4:37:14 2
專利名稱:發光碰碰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可於碰撞時發出閃爍光以提高娛樂價值的發光碰碰球。
現有技術的碰碰球,如臺灣專利公告第141842號「碰碰球使用套管之繫繩結構」,其結構主要是由兩相同的橡膠球體及一連接兩球體的繩索所組成,在球體內部各裝置一穿過繩索的套筒,該套筒的內部設置有貫穿孔,並於外部前端設有圓錐形面及凸緣,於後方末端設有凸環,將繩索兩端分別貫穿於套筒的貫穿孔中並打結固定,藉套筒前端圓錐形面的引導,將套筒壓入裝設於球體內部的長條孔中,再藉由凸緣的卡合作用而與球體嵌合固定。
上述的專利案雖提供了一種可簡化製造過程與美化外觀的碰碰球結構,但此種結構卻仍有部分缺失該結構僅具有於甩動繩索令兩球碰撞時發出聲響而產生的娛樂效果,並無其他娛樂價值可言,且因套筒固定於球體內部,如繩索斷裂則無法更換,即失去娛樂的功能。
有鑑於上述問題的存在,期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於碰撞時發出閃爍光以提高娛樂價值的具有閃光效果的彈跳球。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發光碰碰球,其結構包括以可透光材質製成的兩球體、一繫繩及一套環;該球體外設一供繫繩固定的系孔,其內部設有一容置室;另、一設有固定柱的座體供裝置一電路板,其電路板上方連接一LED發光體,下方設有一金屬套筒及多個水銀電池,且該座體與電路板置於球體的容置室內。當球體相互碰撞時電路板藉下方金屬套筒與水銀電池導通,將LED發光體點亮形成閃光效果。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發光碰碰球於碰撞時發出閃爍光,以提高娛樂價值;結構簡單、組裝方便。
附圖的圖面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動作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示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圖。
以下茲就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裝置特徵及其功效,舉一較佳可行的實施例,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於後,以增加對本案的了解;請參閱
圖1、圖2、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發光碰碰球、其結構主要是以可透光材質製成的兩球體10、一繫繩20及一套環30所組成,該球體10外設一供繫繩20固定的系孔11,其內部設有一容置室12,另、一設有固定柱41的座體40供裝置一電路板50,其電路板上方連接一LED發光體51,下方設有一金屬套筒52及多個水銀電池53,且該座體40與電路板50可置於球體10的容置室12內再以螺絲固定;繫繩20的一端末於一球體10的系孔11處打結,穿置套環30後另端再固定於另一球體10的系孔11。
再如圖3、圖4所示,使用時手握套環30,藉手部的抽拉動作而使兩球體10相互撞擊,當球體10受到震動時,其內置的電路板50藉由下方金屬套筒52與水銀電池53的導通而令LED發光體51發亮,使兩球體10產生閃爍光的效果。
如圖5、圖6所示,上述的系孔11更改為一穿孔13與容置室12相通,將繫繩20穿置於穿孔13後於端末打結以固定,不但具有美化外觀的功用,且易於更換繫繩。
綜上所述,其所公開的發光碰碰球,不僅具有發出閃爍光的娛樂價值,並使結構的設置及組裝更加簡便,運用時其增進的功效顯已具進步性及實用性的專利要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範例,當不能以此作為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發光碰碰球,其特徵包括以可透光材質製成的兩球體、一繫繩及一套環;該球體外設一供繫繩固定的系孔,其內部設有一容置室;另,一設有固定柱的座體供裝置一電路板,其電路板上方連接一LED發光體,下方設有一金屬套筒及多個水銀電池,且該座體與電路板組置於球體的容置室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碰碰球,其特徵是所述的系孔更改為穿孔的形式且與容置室相通,將繫繩穿置於穿孔後於端末打結。
專利摘要一種於碰撞時發出閃爍光以提高娛樂價值的發光碰碰球。其結構包括以可透光材質製成的兩球體、一繫繩及一套環。該球體外設一供繫繩固定的系孔,其內部設有一容置室;另、一設有固定柱的座體供裝置一電路板,其電路板上方連接一LED發光體,下方設有一金屬套筒及多個水銀電池,且該座體與電路板置於球體的容置室內。當球體相互碰撞時電路板藉下方金屬套筒與水銀電池導通,將LED發光體點亮形成閃光效果。
文檔編號A63H33/00GK2368580SQ9825021
公開日2000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16日
發明者江學汶 申請人:江學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