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腹透漂管復位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1:34:17 2
專利名稱:一種腹透漂管復位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透漂管復位器。
背景技術:
腹透是治療慢性腎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腹透管是醫用矽膠管直徑2mm經皮下彎曲後,進入腹腔此段是固定,進入腹腔後遠端置入直腸膀胱窩或子宮膀胱窩,此段是非固定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使遠端漂移,通稱漂管,是腹透治療的重要併發症,目前醫學無良好措施,只能手術取出腹透管,再重新植入新管,使患者承擔手術痛苦及風險,增加醫療費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非手術情況下能使腹透管漂位後復位的腹透漂管復位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操作盒上設有軟管,所述的軟管尾端通過轉向關節連接有復位撥頭,在所述的軟管內設有軟鋼索,所述的軟鋼索一端與所述的操作盒內的主動軸繞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轉向關節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將軟管伸入腹透管內漂移段,轉動操作盒的主動軸,軟鋼索纏繞主動軸而收縮,從而帶動轉向關節轉動,再帶動復位撥頭撥動,復位撥頭由操作盒控制調節方向,撥動腹透管慢慢地復位,多次操作,就能使腹透管復位到正常位置,不用手術取出腹透管,再重新植入新管,就能使腹透管復位到正常位置,使患者不用承擔手術痛苦及風險,也不會增加醫療費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在非手術情況下能使腹透管漂位後復位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腹透漂管復位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操作盒1上設有軟管6,所述的軟管6尾端通過轉向關節連接有復位撥頭8,在所述的軟管6內設有軟鋼索5,所述的軟鋼索5一端與所述的操作盒1內的主動軸2繞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轉向關節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在操作盒1與軟管6結合處設有硬鋼管14,以增加結合處的強度。
參見圖1,所述的軟管6尾端通過支架16連接復位撥頭8,所述的支架16一端通過軸17鉸裝在軟管6上,另一端與所述的軟鋼索5連接,所述的軟鋼索5另一端與所述的操作盒1內的主動軸2繞接,工作時,轉動操作盒1的手柄15轉動主動軸2,控制軟鋼索5調節方向,軟鋼索5拉動支架16轉動,從而復位撥頭8相對於軟管6轉動,撥動腹透管慢慢地復位,多次操作,就能使腹透管復位到正常位置。
參見圖2,所述的軟管6尾端通過彈性體7連接復位撥頭8,所述的軟鋼索5一端與所述的操作盒1內的主動軸2繞接,另一端與所述的彈性體7連接,工作時,轉動操作盒1的手柄15轉動主動軸2,控制軟鋼索5調節方向,軟鋼索5拉動彈性體7,彈性體7發生彈性變形而轉動,從而復位撥頭8相對於軟管6轉動,撥動腹透管慢慢地復位,多次操作,就能使腹透管復位到正常位置。
參見圖3和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操作盒1內設有從動軸3,所述的從動軸3和主動軸2通過各自的齒輪13、12傳動,至從動軸3和主動軸2的線速度相等,與所述的復位撥頭8固接的支架18通過銷軸10鉸裝在軟管6尾端,固定環9將銷軸10固定在軟管6尾端,且在固定環9上開有與支架18對應的槽11,以便使支架18的活動範圍增大,在軟管6內設有軟鋼索4,所述的軟鋼索4一端繞接在從動軸3上,另一端與支架18連接,所述的軟鋼索5連接在支架18的另一側,形成以銷軸10為三角形頂角、軟鋼索5和軟鋼索4為三角影底角的連接方式,這樣連接,工作時支架18上的復位撥頭8的活動範圍較大,從而漂管復位時便於操作。工作時,轉動操作盒1的手柄15轉動主動軸2,主動軸2通過齒輪13、12傳動從動軸3,因主動軸2和從動軸3轉動方向相反,因而軟鋼索4、5方向相反,一進一退,同步進行,帶動控制支架18左右轉動,從而復位撥頭8相對於軟管6轉動,撥動腹透管慢慢地復位,多次操作,就能使腹透管復位到正常位置。
權利要求1.一種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操作盒(1)上設有軟管(6),所述的軟管(6)尾端設有轉向關節,所述的轉向關節連接有復位撥頭(8),在所述的軟管(6)內設有軟鋼索(5),所述的軟鋼索(5)一端與所述的操作盒(1)內的主動軸(2)繞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轉向關節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在所述的操作盒(1)與所述的軟管(6)結合處設有硬鋼管(1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所述的轉向關節為支架(16),所述的支架(16)一端鉸裝在軟管(6)上。另一端與所述的軟鋼索(5)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支架(16)通過軸(17)鉸裝在軟管(6)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所述的轉向關節為彈性體(7)。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在所述的操作盒(1)內設有從動軸(3),所述的從動軸(3)和所述的主動軸(2)通過各自的齒輪(13、12)傳動,且從動軸(3)和主動軸(2)的線速度相等;與所述的復位撥頭(8)固接的支架(18)通過銷軸(10)鉸裝在軟管(6)尾端,在軟管(6)內設有軟鋼索(4),所述的軟鋼索(4)一端繞接在從動軸(3)上,另一端與支架(18)連接,所述的軟鋼索(5)連接在支架(18)的另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在所述的軟管(6)尾端設有固定銷軸(10)固定環(9),且在所述的固定環(9)上開有與所述的支架(18)對應的槽(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腹透漂管復位器,其特徵是操作盒(1)上設有軟管(6),所述的軟管(6)尾端設有轉向關節,所述的轉向關節連接有復位撥頭(8),在所述的軟管(6)內設有軟鋼索(5),所述的軟鋼索(5)一端與所述的操作盒(1)內的主動軸(2)繞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轉向關節連接。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在非手術情況下能使腹透管漂位後復位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腹透漂管復位器。
文檔編號A61M1/14GK2603672SQ0227799
公開日2004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27日
發明者王譜章 申請人:王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