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20:19:12 2
專利名稱: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
背景技術:
收費涉及的問題很多,如路網規劃問題、收費制式問題、收費標準問題、收費方式與通行券選擇問題、機電系統設計與建設問題、財務清算問題、防舞弊及管理問題等等,可以說高速公路收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通信工程、交通工程、電視監控、管理工程等,是一個多學科、多領域、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新課題,是新興智能技術與傳統公路技術的有機結合。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在初期主要採用人工收費方式,發展到現在以半自動收費方式為主,半自動收費方式中用到的收費設施主要有車道控制機、手動欄杆、自動欄杆、車道攝像機、通信信號燈、霧燈、雨棚信號燈、車輛檢測器、票據印表機、費額顯示器等設備。不停車收費方式已在開始試用,如北京機場高速公路。隨著我國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不斷增長, 不停車收費方式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對現有運行的半自動收費車道進行改造,使其造價更低、性能更穩定。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在車牌識別中的應用,簡化收費步驟,節省收費時間,提高收費效率。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其組成包括安裝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的電動欄杆和通行燈,所述的電動欄杆和通行燈連接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別連接車輛檢測器和車道計算機,所述的車道計算機連接費額顯示器和攝像機。所述的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所述的PLC控制器採用型號為CPM2A的PLC控制器。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在車牌識別中的應用,簡化收費步驟,節省收費時間,提高收費效率。本實用新型中大量重複性操作交給了 PLC去完成,控制機只需在與PLC通信時對 PLC進行控制,使得裝置整體工作性能穩定。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其組成包括安裝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的電動欄杆1和通行燈2,所述的電動欄杆和通行燈連接PLC控制器3,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別連接車輛檢測器4和車道計算機5,所述的車道計算機連接費額顯示器6和攝像機7。實施例2:[0020]所述的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所述的PLC控制器採用型號為CPM2A的PLC控制器。本實用新型以PLC為中轉設備,從市場佔有率、穩定性和經濟性考慮,選用歐姆龍公司型號為CPM2A的PLC。此外,為了實現較快的軟體運行速度和對外圍設備控制的實時性,對車道控制機本身的CPU處理能力,和內存數量都有較高的要求。可以選用LENNOV的計算機,其主要技術指標為CPU =Intel E2140,主頻2. 4GHz,內存1G,硬碟160G主板的PCI插槽不少於2個;準鍵盤接口 ;標準LPT印表機接口 ;兩個標準RS232接口 ;網卡10/100M BESE-T, RJ45。為避免視覺疲勞,本實用新型設計時要求選用的顯示器的解析度達到10MX768,逐行0. 28, 標準SVGA。費額顯示器安裝在收費亭室外窗口正上方,設計時採用這個設備的主要目的是讓通行車輛的駕駛員知道實際收取的通行費用。此次在出口車道選用的是新中新生產的型號為V8694G費額顯示器,它以LED陣列的形式向車輛駕駛員顯示收費金額和車輛類型,能自動調整晝間和夜間的顯示亮度,符合出口車道的收費環境要求。費額顯示器通過RS232 接口與車道控制機連接。抓拍攝像機和車牌識別處理單元的主要作用是抓拍停車繳費的車輛的圖像並識別、提取出該車的車牌。攝像機的主要作用是獲取車道收費亭外通行繳費車輛清晰的動態圖像。視頻採集卡採用的主要目的是對採集到的視頻圖像進行固定、壓縮處理。可以以文件的形式將圖片保存在車道計算機內。本實用新型採用的車道攝像機型號為 V3803C V3803B。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其組成包括安裝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的電動欄杆和通行燈,其特徵是所述的電動欄杆和通行燈連接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別連接車輛檢測器和車道計算機,所述的車道計算機連接費額顯示器和攝像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PLC控制器採用型號為CPM2A的PLC控制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車道聯網收費裝置。本實用新型組成包括安裝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的電動欄杆(1)和通行燈(2),所述的電動欄杆和通行燈連接PLC控制器(3),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別連接車輛檢測器(4)和車道計算機(5),所述的車道計算機連接費額顯示器(6)和攝像機(7)。本實用新型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在車牌識別中的應用,簡化收費步驟,節省收費時間,提高收費效率。本實用新型用於高速公路的自動收費。
文檔編號G07B15/00GK201993818SQ20112011966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1日
發明者於繼承, 馮雨芹, 呂德剛, 張春平, 趙雨暘, 齊曉傑 申請人:馮雨芹, 張春平, 趙雨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