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5 18:32:45 2
專利名稱: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空調與製冷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的是一種落地式空調 器室內機。
背景技術:
落地式空調器,也稱為櫃機。運轉時,空氣從進風口進入空調器內部,經升溫或降 溫後從出風口吹出。較早的落地式空調進風方式為前面進風方式,參見
圖1,空氣從空調室 內機S正面下部的若干個開口 S-I中進入內部,這種進風的優點是進風面積大,可以滿足空 調對進風量的需求,並且進風噪音比較小,缺點是進風部位影響外觀整體效果,這種進風方 式目前已很少採用。為了提高外觀視覺效果,出現了側面進風的進風方式,參見圖2,空氣從 空調室內機S側面的若干個開口 S-2進入內部,或者通過空調側面的活動門進入內部,這種 進風方式的優點是改善了空調正面外觀效果,缺點是由於側面面積較小,使進風面積較小, 對空調性能有一定影響,目前市場上的落地式空調多數為側進風方式。上述兩種進風方式 的櫃機的底座正面具有前下口 S-3,而底座兩側面和後面是封閉的。雖然底座正面的前下口 S-3也能進風,但風量有限,並且沒有專設過濾網過濾,部分灰塵進入空調,使風扇和其它部 件易於積聚灰塵,並影響空調性能和出風品質。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 存在的落地式空調正面進風影響外觀,側面進風風量不足的問題,達到既增加進風面積又 不影響外觀的目的。為了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底部進 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包括室內機,所述室內機具有底座,底座正面具有前下口,其特徵 在於所述底座的兩側面和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開有進風口,所述底座上設有過濾網,所述 過濾網高於所述進風口。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徵所述底座的兩側面和後面開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上設有進風格柵,或活動門。所述過濾網為框架式過濾網,所述底座的前下口兩側開有過濾網安裝槽,所述過 濾網插裝在所述過濾網安裝槽內。所述過濾網安裝槽中的下槽板的末端為懸臂式,所述下槽板的後段為先向上,後 向下的斜面,即呈倒V字形,所述過濾網兩側背面與所述向下的斜面的對應位置上設有限 位凸起。所述過濾網前立面為平面,當所述過濾網插裝到位時,所述前立面與所述室內機 中的空調門構成密封面。所述底座兩側過濾網安裝槽的後壁設有安裝槽的限位面[0012]所述限位凸起為圓柱形、半圓柱形、球形、或半球形。所述底座的前下口兩側為弧形導向面,所述過濾網前立面中間部位設有扣手。所述室內機為側面進風和側面出風形式。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側面進風風量不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是 在現有落地式空調側面進風和側面出風的基礎上增加底部進風功能。室內空氣經過空調底 部的三面或二面進入空調內部,再通過設置在空調底部中央區域的過濾網進行過濾,然後 清潔空氣進入離心風扇,進入風道,從出風口送出,從而擴大了進風量。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1、本實用新型可以用於所有落地式空調,能夠有效增加進風面積,經實驗表明,進 風量提高了 5% _8%,從而提高空調性能和能效比,還有利於降低進風噪音,減少消耗功率。2、安裝槽中的下槽板為斜面的彈性壁和過濾網邊框上的限位凸起,可以使過濾網 被夾緊固定,還有利於拆裝。3、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用戶使用方便等特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描述。
圖1是現有前面進風落地式空調器立體圖;S、室內機;S-1、前面進風;S-3、前下口 ;圖2是現有側面進風落地式空調器立體圖;S、室內機;S-2、側面進風;S-3、前下口 ;圖3是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立體圖;1、底座;1-1、底部右面進風口 ;1-12、前下口 ;2、空調門;3、側進風活動門;4、側出 風口導風板;5、頂出風口導風板;8、為空調箱體;S、室內機;圖4是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打開空調門時立體圖;1、底座;1-1、底部右面進風口 ;1-12、前下口 ;2、空調門;2_1、空調門內平面;3、側 進風活動門;4側出風口導風板;5、頂出風口導風板;6、過濾網;7、風扇;8、為空調箱體;S、 室內機;圖5-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空調底座的立體圖;圖5-2為圖5-1中的I部位放大圖;圖5-3為圖5-1中的II部位放大圖;1、底座;1-1、底部右面進風口 ;1-2、後進風口 ;1-3、左進風口 ;1_4、安裝孔;1-5, 下鉸鏈固定槽;1-6導向面;1-7、定位柱;1-8、過濾網安裝槽;1-9、彈性壁;1-10、中央開口 區域;1-11、安裝槽的限位面。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過濾網的正面立體圖;6、過濾網;6-1、網;6-2、右網框;6_3、左網框;6_4、扣手;6_5、前立面。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過濾網的背面立體圖;6、過濾網;6-6、左限位凸起;6-7、右限位凸起。圖8-1為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裝入底部過濾網第一步
4的立體圖;圖8-2為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中的過濾網裝入底部第 一步的剖面圖;圖8-3為圖8-2中的A部位放大圖;圖8-4為圖8-2中的B部位放大圖;1、底座;1-8、安裝過濾網的安裝槽;1-9、彈性壁;1-11、安裝槽的限位面;6、過濾 網;6-6、左限位凸起;圖9為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中的過濾網裝入底部第二 步的立體圖;1、底座;6、過濾網;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中的過濾網裝入底部第二 步的剖視圖;
圖10-1為
圖10中的C部位放大圖;1-9、彈性壁;1-11、安裝槽的限位面;6-6、左限位凸起;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中的過濾網裝配到位的立 體圖;1、底座;6、過濾網;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中的過濾網裝配到位的剖 視圖;
圖12-1為
圖12中的D部位放大圖;1-9、彈性壁;1-11、安裝槽的限位面;6、過濾網;6-6、左限位凸起;
圖13-1為空調器底部進風的剖面圖;
圖13-2
圖10中的E部位放大圖;1、底座;1-2、後進風口 ;2、空調門;2-1、空調門內平面;3、側進風活動門;6、過濾 網;6-5、密封平面;7、風扇;9、風道區域;箭頭為進風路線。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3、圖4和圖5-1,本實用新型為具有側進風活動門3、側出風口導風板4的 落地式空調器室內機S。為了擴大進風量,空調底座1周邊的兩側面和後面設有進風口 1-1、 1-3、1-2,進風口 1-1、1_3、1-2上設有進風格柵,也可以採用活動門式結構。底座1上部為中 央開口區域1-10,參見圖5-2和圖5-3,中央開口區域1-10的左、右分別設置過濾網安裝槽 1-8,過濾網安裝槽1-8高於進風口 1-1、1-3、1-2。在過濾網安裝槽1_8的外端的底座側面 設有弧形導向面1-6,弧形導向面1-6的作用是為了易於插入過濾網6。在兩個安裝槽1-8 的內端設有彈性壁1-9,即過濾網安裝槽1-8中的下槽板末端為懸臂式,所述下槽板的後段為先向上,後向下的斜面,即呈倒V字形。前部分的斜面的斜度 小一些,後部分斜度稍大一些。過濾網6兩側背面與所述向下的斜面的對應位置上設有限 位凸起。這樣的下槽板結構具有一定的彈性變形,可以使過濾網安裝槽1-8的高度略小於 過濾網6的左、右網框6-3、6-2的壁厚,因而可以夾緊過濾網6,從而達到固定過濾網6的作 用。底座1上部表面設置若干個安裝孔1-4和若干個定位柱1-7,底座1上部的左邊設有鉸鏈固定槽1-5,空調器底座1由工程塑料製作而成,見圖5-1。上述安裝孔1-4和定位柱 1-7可以與箱體8形成有效的定位和連接。參見圖6和圖7,底部進風用的空氣過濾網6的過濾網部分為框架式結構,上面具 有多個矩形過濾網格。網格中的網6-1由塑料製作而成,兩側為右網框6-2、左網框6-3,過 濾網6的前立面6-5上設有扣手6-4,過濾網6背面設置有左限位凸起6-6和右限位凸起 6-7,左限位凸起6-6和右限位凸起6-7為圓柱形。參見圖8-1、圖8-2、圖8-3、圖8-4和圖9,過濾網6安裝到底座1的中央開口區域 1-10的位置,具體方法為先按圖8-1、圖8-1、圖8-2、圖8-3、圖8-4所示進行操作,將過濾 網6對準底座1的安裝槽1-8,沿弧形導向面1-6向內推入過濾網安裝槽1-8中;當過濾網 6到達
圖10、
圖10-1所示位置時,過濾網6的左右網框6-2、6-3壓下彈性壁1_9 ;繼續推動 過濾網6到達
圖11、
圖12和
圖12-1所示位置,完成過濾網6的安裝。在此狀態下,過濾網 6下表面的左限位凸起6-6和右限位凸起6-7越過彈性壁1-9,彈性壁1-9向上彈起,使左 限位凸起6-6和右限位凸起6-7抵靠在向下傾斜的斜面上,在彈性壁1-9和左限位凸起6-6 和右限位凸起6-7的共同作用下,過濾網6被夾緊不能向外移動,在限位面1-11的作用下, 過濾網6不能向內移動,實現了過濾網6的裝配固定。底座1安裝到空調箱體8的方法通過底座1上的若干個定位柱1-7與箱體8上 的定位孔配合實現定位,然後通過底座1上的若干個安裝孔1-4,用螺釘將底座1固定到箱 體8上。空調門2的安裝方法先將下鉸鏈安裝到底座上的固定槽1-5中,再將空調門2與 下鉸鏈連接,然後安裝上鉸鏈,完成空調門2的安裝。空調門2可以向外打開150°左右。空調進風的工作過程啟動空調後,風扇7高速旋轉產生負壓,一部分室內空氣通 過底座1的進風口 1-1、1-2、1-3被吸入底座1下部的空腔,再向上通過空氣過濾網6過濾, 變成潔淨空氣後進入風扇7,同時,另一部分空氣從側進風口 3進入,經過濾後被吸入風扇 7。由於空調門2的內平面2-1與過濾網6的前立面6-5相互間為密封平面,具有密封封閉 作用,見
圖13-2中的局部放大圖,避免了不潔淨空氣直接進入風扇7。進入風扇7的空氣然 後到達風道區域9,經過升溫或降溫後,最後從側出風口 4與頂出風口 5吹出見
圖13-1和圖 3。圖中的箭頭為空氣流動路徑示意圖。空調過濾網6拆卸方法先打開空調門2見圖4,然後利用過濾網6的扣手6_4向 外拉過濾網6,過濾網的左限位凸起6-6和右限位凸起6-7壓下彈性壁1-9,從而克服過濾 網6的向外的限位,即可將過濾網6取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空調底部進風的設計增加了空調的一種進風方式,可以有 效的增加進風面積,克服目前空調進風面積不足的問題。與現有側進風空調相比,能夠增 加40%左右的進風面積,充足的進風面積可以保證空調所需的進風量,進風量提高了約 5%-8%,有利於空調綜合性能的提高,同時,進風面積增大可以降低通過進風口的風速,有 利於降低空調的進風噪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 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 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 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包括室內機,所述室內機具有底座,底座正面具有前下口,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兩側面和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開有進風口,所述底座上設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高於所述進風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底座的兩側面和後面開有進風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進風口上設有進風格柵或活動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過濾網為框架式過濾網,所述底座的前下口兩側開有過濾網安裝槽,所述過濾網插裝在所 述過濾網安裝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過濾網安裝槽中的下槽板的末端為懸臂式,所述下槽板的後段為先向上後向下的斜面,即 呈倒V字形,所述過濾網兩側背面與所述向下的斜面的對應位置上設有限位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過濾網前立面為平面,當所述過濾網插裝到位時,所述前立面與所述室內機中的空調門構 成密封面。
7.根據 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底座兩側過濾網安裝槽的後壁設有安裝槽的限位面。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限位凸起為圓柱形、半圓柱形、球形、或半球形。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底座的前下口兩側為弧形導向面,所述過濾網前立面中間部位設有扣手。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 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機為側面進風和側面出風形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底部進風功能的落地式空調器,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落地式空調正面進風影響外觀,側面進風風量不足的問題,達到既增加進風面積又不影響外觀的目的。技術方案是,室內機具有底座,底座正面具有前下口,底座的兩側面和後面中的至少一面上開有進風口,底座上設有過濾網,過濾網高於進風口。室內空氣經過空調底部的三面進入空調內部,再通過設置在空調底部中央區域的過濾網進行過濾,然後清潔空氣進入離心風扇,進入風道,從出風口送出,從而擴大了進風量。
文檔編號F24F13/08GK201628317SQ20102014044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1日
發明者杜建偉 申請人: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