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t前置濾線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21 18:33:07 1
一種ct前置濾線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T前置濾線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與背板之間平行放置,所述背板有一塊或者多塊,所述背板上設置有滑軌,且所述本體可以來回移動。本發明本發明通過可移動模塊的設計,改變前置濾線器的形狀,從而對射線強度分布進行優化調整,且通過更精細的調整射線強度,優化所採集的數據,減少病人所受輻射劑量;新穎的濾線器固定和移動方式,從而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並且方便實現,節省更換調整濾線器的時間,從而減少病人等待時間。
【專利說明】—種CT前置濾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濾線器,具體涉及一種CT前置濾線器。
【背景技術】
[0002]CT是電子計算機與X射線檢查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能提供細節清晰的2D、3D圖像,而且價格相對便宜,對醫生迅速做出臨床診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CT中所用的X線源均不是單色源,而是具有一定頻譜寬度的X線源,即X線光子能量不一。吸收係數隨X線能量的增大而減小,這就意味著高能光子衰減小,低能光子衰減大,因此在重建後的圖像上產生「杯狀」偽影,這種偽影就稱為X線硬化偽影。由於X線束硬化效應引起X線投影中數據的不一致,結果在骨結構影像中間出現粗的暗條影。這取決於X線束所經過的組織的密度和厚度。對於體部部分密度與水相近的組織如軟組織,這種對CT圖像的影響能得以補償。但在高密度區如髖部、肩部、顱底等,條狀偽影和CT值降低的區域是可見的。解決這種偽影的辦法是採用補償濾線器或改變重建算法參數設置來使這些偽影影響減小。採用合理的濾線器能夠使得後續軟體處理更為容易。
[0003]前置濾線器還可以通過優化X射線強度的分布來達到最佳的成像效果。由於均勻分布的X射線通過病人以後到達探測器時不再均勻,中心部分探測到的信號明顯弱於邊緣部位,影響圖像的整體質量;如果提高中心部位的信號將會使邊緣部分的射線量增加,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皮膚劑量。為了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設計濾線器的形狀,使得邊緣射線強度弱於中心,通過病人到達探測器的射線強度較為均勻,從而提高探測器的動態範圍。
[0004]前置濾線器對於抑制射線散射也有很大作用。扇形/錐形射線在病人體緣產生大量散射,造成不必要的輻射劑量,為了減少輻射損傷,可以減弱邊緣部位的射線強度,從而減少輻射劑量。
[0005]傳統CT前置濾線器有其相應的缺點,因其設計的厚薄變化是針對特定的模體,因此在成像物體形狀有變的時候,往往只能通過更換濾線器或者改變濾線器的位置來實現對射線強度的調整,調整幅度很有限,只能比無濾線器的時候數據優化一些,並不能達到相對理想的狀態。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CT前置濾線器的設計方法。
[0007]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CT前置濾線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與背板之間平行放置,所述背板有一塊或者多塊,所述背板上設置有滑軌。
[0008]進一步的,所述本體拆分為第一可移動模塊和第二可移動模塊,通過改變所述第一可移動模塊和所述第二可移動模塊的距離,達到對不同寬窄的物體進行射線強度分布調節的效果,所述第一可移動模塊和第二可移動模塊可以雙向調節也可以單向調節。
[0009]進一步的,所述本體拆分為第三可移動模塊和第四可移動模塊,所述第四可移動模塊倒置,可以更大限度的調整射線強度分布,所述第三可移動模塊和所述第四可移動模塊可以重疊,達到更窄的射線窗口。
[0010]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由若干對單獨的濾線片組成,每對濾線片可以左右移動組合成各種不同的濾線器形狀,所述濾線片是直角或圓形的;圓形濾線片使所成的厚度曲線比較光滑,能減少由此造成的偽影。
[0011]進一步的,所述濾線器可以採用銅或鋁傳統濾線器金屬材質製成,也可以選用低密度的特定樹脂或塑料,還可以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
[0012]優選的,低密度的特定樹脂或塑料優勢在於與水有相近的X射線吸收特性,並且由於所需厚度尺寸增加,能減少機械運動等誤差。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可移動模塊的設計,改變前置濾線器的形狀,從而對射線強度分布進行優化調整,且通過更精細的調整射線強度,優化所採集的數據,減少病人所受輻射劑量;新穎的濾線器固定和移動方式,從而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並且方便實現,節省更換調整濾線器的時間,從而減少病人等待時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背景技術】中的應用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背景技術】中的傳統前置CT濾線器示意圖,左右分別為弧形和Bowtie濾線器;
圖3是本發明的【背景技術】中的傳統前置CT濾線器位置調整後的射線強度分布示意
圖;
圖4是本發明的【背景技術】中的對不同成像部位採用不同形狀濾線器的示意圖;
圖5 (a)和圖5 (b)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示意圖(圖中實線體為固定件,虛線體為可移動件);
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示意圖(圖中實線體為固定件,虛線體為可移動件);
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濾線器模塊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標號說明:1、本體(濾線器模塊),1011、第一可移動模塊,1012、第二可移動模塊,1021、第三可移動模塊,1022、第四可移動模塊,2、背板,3、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17]如圖8所示,一種CT前置濾線器,包括本體I,所述本體I與背板2之間平行放置,所述背板2有一塊或者多塊,所述背板2上設置有滑軌3。
[0018]實施例1:
如圖5 (a)和5 (b)所示,拆分弧形濾線器為兩個可移動模塊即第一可移動模塊1011和第二可移動模塊1012:
通過改變第一可移動模塊1011和第二可移動模塊1012的距離,達到對不同寬窄的物體進行射線強度分布調節的效果。第一可移動模塊1011和第二可移動模塊1012可以雙向可調也可以單向可調。
[0019]實施例2:
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1思路相同,可分為兩個可移動模塊即第三可移動模塊1021和第四可移動模塊1022,第四可移動模塊1022可以倒置,從而可以更大限度的調整射線強度分布。且第三可移動模塊1021和第四可移動模塊1022可以重疊,達到更窄的射線窗口。
[0020]實施例3:
如圖7所示,濾線器由N對單獨的濾線片組成,每對濾線片可以左右移動,從而組合成各種不同的濾線器形狀。濾線片的邊緣可以是直角,也是可以是圓形的。後者可使所成的厚度曲線(thickness profile)較為光滑,減少由此可能造成的偽影。
[0021]以上三個實施例皆可通過滑軌3的方式安裝在厚實的背板2上,以起到輔助機械對準和增加穩定性的作用。可移動部件則可通過由計算機控制的精密電機驅動,實現對不同大小被掃描物體和人體的優化濾過。每到一個設定位置,即可以通過機械裝置卡位,使得從而減小CT高速旋轉時帶來的震動,並且可以通過步進的方式精確調整濾線器的位置。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CT前置濾線器,包括本體(I ),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與背板(2)之間平行放置,所述背板(2)有一塊或者多塊,所述背板(2)上設置有滑軌(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T前置濾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拆分為第一可移動模塊(1011)和第二可移動模塊(1012),通過改變所述第一可移動模塊(1011)和所述第二可移動模塊(1012)的距離,達到對不同寬窄的物體進行射線強度分布調節的效果,所述第一可移動模塊(1011)和所述第二可移動模塊(1012)可以雙向調節也可以單向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T前置濾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拆分為第三可移動模塊(1021)和第四可移動模塊(1022),所述第四可移動模塊(1022)倒置,可以更大限度的調整射線強度分布,所述第三可移動模塊(1021)和所述第四可移動模塊(1022)可以重疊,達到更窄的射線窗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T前置濾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I)由若干對單獨的濾線片組成,每對濾線片可以左右移動組合成各種不同的濾線器形狀,所述濾線片的邊緣是直角或圓形的;圓形濾線片使所成的厚度曲線比較光滑,能減少由此造成的偽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T前置濾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濾線器可以採用銅或鋁傳統濾線器金屬材質製成,也可以選用低密度的特定樹脂或塑料,還可以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
【文檔編號】A61B6/03GK104127198SQ201410326441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0日
【發明者】孫明山, 邢曉曼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