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3:16:25 1
專利名稱: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光燈管,尤其是一種多功能日光燈管。
技術背景現有的日光燈管是在玻璃管內壁四周塗上一層螢光粉,管內充入少量水銀 和氬氣,管的兩端各有一條燈絲。通電後,管內的水銀蒸氣放電發出大量的紫 外線,照射燈管內壁的螢光粉而發出可見光,其功能主要為照明。隨著發展的需要,日光燈管也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如帶臭氧發生器的日光燈(專利號ZL86201927),它是利用一套普通日光燈管改制而成,即在日光 燈管的外表面繞制一定螺距的螺旋狀金屬絲,將該燈管與鎮流器,起動器接通 再接到照明電源上,將金屬絲的一端接到高頻高壓脈衝電源上,當電源接通後 可發出照明光和臭氧,適用於無菌操作箱或其他較大空間的場所,開創了日光 燈管多功能化的先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它具有多重功能,在日光燈 照明的同時會發出負離子,而且亮度增加,並能在普通日光燈支架上使用。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包括日光燈管(5)、負離子發生器件(6),具體是日光燈管(5)和負離子發生器件(6)為各自 獨立的兩個實體,日光燈管(5)的一個燈腳插在負離子發生器件(6)的插座 (2)上,負離子發生器件(6)的另一端設有與日光燈管相同的燈腳(4),兩者連接後的長度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相同,能應用在普通日光燈支架上;同時曰光燈管(5)的直徑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大管徑)相等,其內部結構 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相同,在日光燈管(5)的玻璃外表上貼有反光膜(1); 其次負離子發生器件(6)中的負離子發生元件(3)並聯在插座(2)上,插 座(2)的兩極分別與燈腳(4)相連,其外殼上設有負離子散發口 (7)。 本實用新型與普通日光燈管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 在日光燈照明的同時會發出負離子,使其具有多重功能,並能在普通 日光燈支架上使用。2. 日光燈管的直徑和內部結構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大管徑)相同, 使其能在現有設備上按原工藝生產,這樣不但能保證燈管的質量,而且生產成 本不會增加。3. 日光燈管和負離子發生器件為各自獨立的兩個實體,平常只需更換其 一又能使用,從而降低了使用成本。4. 在日光燈管的玻璃外表上貼有反光膜,使其在燈管長度變短的情況下 亮度反而增加。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日光燈負離子發生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日光燈負離子發生器的主視圖。圖中l.反光膜,2.插座,3.負離子發生元件,4.燈腳,5.日光燈管,6. 負離子發生器件,7.負離子散發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日光燈管(5)的直徑和內部結構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大管 徑)相同,也就是在玻璃管內壁四周塗上一層螢光粉,管內充入少量水銀和氬氣,管的兩端各有一條燈絲,只是玻璃管長度比管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短。2、 在日光燈管(5)的玻璃外表貼上反光膜(1),使光線反射在燈管的另 一面上而增加其亮度。3、 負離子發生器件(6)的外殼上設有負離子散發口 (7),殼內裝著線路 板,在線路板上並聯著多個負離子發生元件(3),線路板的一端焊接著插座(2), 其另一端與燈腳(4)聯接。在使用時,先將負離子發生器件(6)插在日光燈管(5)的一個燈腳上, 然後把它們裝在普通日光燈支架上就能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它包括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件,其特徵是日光燈管和負離子發生器件為各自獨立的兩個實體,日光燈管的一個燈腳插在負離子發生器件的插座上,負離子發生器件的另一端設有與日光燈管相同的燈腳,兩者連接後的長度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相同,能應用在普通日光燈支架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其特徵是日 光燈管的直徑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相等,其內部結構與普通同功率曰 光燈管相同。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其特徵是在 日光燈管的玻璃外表上貼有反光膜。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其特徵是負 離子發生器件中的負離子發生元件並聯在插座上,插座的兩極分別與燈 腳相連。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其特徵是負 離子發生器件的外殼上設有負離子散發口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它具有多重功能,在日光燈照明的同時會發出負離子,而且亮度增加,並能在普通日光燈支架上使用。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包括日光燈管、負離子發生器件,具體是日光燈管和負離子發生器件為各自獨立的兩個實體,在日光燈管的玻璃外表上貼著反光膜,日光燈管一個燈腳插在負離子發生器件的插座上,負離子發生器件的另一端設有與日光燈管相同的燈腳,兩者連接後的長度與普通同功率日光燈管相同。
文檔編號F21V33/00GK201218494SQ200820086270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8日
發明者孫裕康 申請人:施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