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3:17:0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領域,尤其涉及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
背景技術:
隨著資源匱乏現象的日益嚴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而垃圾分類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條件之一,也是相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還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在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智能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針對垃圾分類回收的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目前已經開始使用,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主要包括多個外殼,每個外殼上均設有垃圾投放口,每個外殼內均設有盛放垃圾的垃圾桶,在外殼的上部設有稱重臺,通過刷卡或按鈕選擇打開相應的垃圾投放口,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網絡將用戶數據、稱重信息等傳輸給伺服器。使用時,先將垃圾放在稱重臺上稱重後再放入打開相應的垃圾投放口,投入相應的箱體內。現有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存在的不足是:1.投放的垃圾需要先稱重再投入箱體內,不僅操作複雜而且稱重臺處於箱體的上部,使用不方便;2.垃圾溢滿之後需要人工手動報警,由於操作人員不能時刻守在垃圾箱旁,因此會影響正常的使用;3.由於垃圾箱大多是放置在戶外,在沒有電源線的地方就無法使用智能的分類垃圾箱。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垃圾溢滿可以自動報警、節能環保的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包括3-6個外殼,每個外殼上均設有箱門和垃圾投放門,每個外殼內均設有放垃圾的垃圾桶和控制垃圾投放門自動打開的開門裝置,每個垃圾桶的底部均設有稱重器;其中一個外殼的前面板上設有操作裝置,操作裝置包括控制器及與其相連的感應器、顯示器和開門開關,每個外殼上的開門裝置均連接開門開關,每個外殼內的稱重器均連接控制器;外殼的前面板分為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箱門處於下部面板上,垃圾投放門前端低後端高的傾斜設置在上部面板上;每個開門裝置均包括齒條、電機和連杆機構,齒條安裝在外殼內,電機連在齒條上,電機通過連杆機構連接垃圾投放門;所有外殼的高度相同,每個外殼頂部均設有連接控制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其中一個外殼上設有連接控制器的攝像頭;操作裝置還包括提示垃圾投放門是否打開的指示燈,指示燈連接控制器;外殼內設有監測垃圾桶內垃圾高度的超聲波感應器,超聲波感應器位置處於垃圾桶的正上方,超聲波感應器連接控制器。
作為優選,感應器是二維碼掃描器或磁卡掃描器。
作為優選,外殼是4個,開門開關是4個開門按鈕,每個開門按鈕分別連接一個外殼上的開門裝置。
作為優選,控制器與後臺服務通過有線或無線進行信號連接。
作為優選,外殼是4個,開門開關是電子感應開關。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每個垃圾桶的底部均設有稱重器,用戶將垃圾通過垃圾投放門投入垃圾桶就可以進行稱重,操作方便。電機在齒條上移動實現垃圾投放門的開合,垃圾投放門前端低後端高的傾斜設置在上部面板上,相當於增加了垃圾投放時垃圾投放口前後的長度,設計合理用戶垃圾投放更加方便。其中一個外殼的前面板上設有操作裝置,通過操作裝置控制垃圾投放門的打開,由於外殼數量多,特別增設了提示垃圾投放門是否打開的指示燈,可以提醒用戶,防止誤操作。其中一個外殼上設有連接控制器的攝像頭,可以實時記錄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周圍的情況以及用戶操作時的情況,使用智能化。外殼內設有監測垃圾桶內垃圾高度的超聲波感應器,可以在垃圾重量滿溢報警時派出人員清理垃圾,而不必守在垃圾箱旁,減少了勞動力,提高了管理效率。外殼的高度相同,每個外殼頂部均設有連接控制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外殼的高度相同避免了射在太陽能電池板上的陽光被相鄰的外殼擋住,結構合理,太陽能電池板可以使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的使用不受戶外是否有電源的束縛,不僅擴大了使用的範圍,而且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自供電的形式更加節能環保。綜上所述,該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的優點是節能環保,稱重準確使用方便,垃圾溢滿可以自動報警。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單個外殼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和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包括4個外殼1,每個外殼1上均設有箱門13和垃圾投放門4,每個外殼1內均設有放垃圾的垃圾桶9和控制垃圾投放門自動打開的開門裝置,每個垃圾桶9的底部均設有稱重器10。其中一個外殼1的前面板上設有操作裝置,操作裝置包括控制器及與其相連的感應器8、顯示器6、提示垃圾投放門是否打開的指示燈5和開門開關7,每個外殼1上的開門裝置均連接開門開關7,每個外殼1內的稱重器10均連接控制器。
外殼的前面板分為上部面板11和下部面板12,箱門13處於下部面板12上,垃圾投放門4前端低後端高的傾斜設置在上部面板11上,相當於增加了垃圾投放時垃圾投放口前後的長度,設計合理用戶垃圾投放更加方便。每個開門裝置均包括齒條15、電機16和連杆機構17,齒條15安裝在外殼1內,電機16連在齒條15上,電機16通過連杆機構17連接垃圾投放門4,電機16在齒條5上移動實現垃圾投放門4的開合。
所有外殼1的高度相同,每個外殼1頂部均設有連接控制器的太陽能電池板3,外殼1的高度相同避免了射在太陽能電池板3上的陽光被相鄰的外殼1擋住。其中一個外殼1上設有連接控制器的攝像頭2。外殼1內設有監測垃圾桶內垃圾高度的超聲波感應器14,超聲波感應器14位置處於垃圾桶9的正上方,超聲波感應器14連接控制器。
上述感應器8是二維碼掃描器或磁卡掃描器。開門開關7是4個開門按鈕,每個開門按鈕分別連接一個外殼1上的開門裝置。控制器與後臺服務通過有線或無線進行信號連接。
由於外殼1數量多,提示垃圾投放門是否打開的指示燈5可以提醒用戶,防止誤操作,並且因為指示燈5連接控制器,指示燈5還可以有其它的作用,例如垃圾桶9垃圾溢滿報警,又例如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是同時兼具普通電源供電和太陽能電池板自供電兩種模式的,當太陽能電池板電量不足時指示燈發出報警,提醒使用普通電源供電模式。
使用時,4個外殼1內的垃圾桶9一般用於放置不同的垃圾類型,例如紙張、塑料、金屬和玻璃,用戶通過二維碼掃描器或磁卡掃描器操作,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確認用戶信息後,用戶可以通過開門按鈕選擇打開相應的外殼上的垃圾投放門4將垃圾放入垃圾桶9,稱重器10將垃圾稱重後將數據傳至控制器並通過顯示器6顯示相應的信息,同時控制器與處理終端相連,將每次投放的垃圾信息數據傳至處理終端,即將垃圾信息數據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的形式將數據傳輸給伺服器。當投放的垃圾在垃圾桶內達到一定的高度時,超聲波感應器發出報警,並將報警信息傳給伺服器。伺服器通過控制器對垃圾信息的遠程監控,配合攝像頭記錄的信息,可以在垃圾重量滿溢報警時派出人員清理垃圾,而不必守在垃圾箱旁。減少了勞動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專利較佳的實施方式,例如外殼的數量可以調整,一般是3-6個。開門開關也可以是電子感應開關,例如掃碼自動開門或者掃描自動開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