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線扣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8:14:00 3
專利名稱:改良的線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扣,特別是涉及一種將複數條導線平排扣住的改良的線扣。
在電子電機設備內,通常會有許多導線,導線一多,勢必造成雜亂無序的現象,所以必須將各種導線加以整理安排,以利於事後的維護或檢測。
例如應用在電腦的電源供應器的輸出線,各種電壓,5V、12V、GND、-5V、-12V分別都會安排一條輸出線,拉出到電源供應器的機殼外,再輸出到電腦的主機板上。各種電壓的電源線在拉出機殼外時,必先穿過機殼,所以通常在機殼與導線之間會加一個線扣,來將電源線扣住在機殼上,使電源線不會因為拉扯而脫落或鬆動。
線扣的作用就是將導線,一般為電源線,當然也可以為信號線,扣在電子電機設備的機殼上,使導線能與機殼緊固在一起,以防止不慎拉扯,而傷及導線與電路板或內部電路的連接,或者可以防止因拉扯所可能產生的接觸不良等問題。
所以線扣雖然很小,但作用卻是很大,若沒有線扣的設計,導線鬆動在機殼的孔動內,在安裝組裝或運輸或拆解的過程中,不但會傷及導線的表皮,產生導線破皮,還可能使導線的連接出現問題,所以線扣的設計便變得相當重要。
圖1為現有的線扣及其組裝。線扣11可將複數條導線18扣住。在組裝時,線扣11是安置在機殼的底殼12的凹口15上,同時連接插頭10是插入電路板13的連接插座14上,而電線束線帶19是緊束在複數條導線18上,綁住導線18,而上殼17則與下殼12將線扣11緊壓住,使導線18緊固在機殼上。另外一個線扣101則安置在機殼12後方的凹口16上。
現有的線扣存在有下列缺點一、組裝費時又費力,增加作業成本,需要線扣工具機,才能壓緊電線,拆解後,易鬆脫,重複使用的品質較低。
二、每條電線需能承受十公斤以上的拉力,電線所承受的壓力不均,品質不易確保。
三、各電線所散發出來的熱,不易散熱,且易受幹擾。
四、組裝後,不易辨視電線與電路之間的關S且不易維修。
五、不美觀,無共通性,若減少電線數量,則出線口會有」破孔」現象,會看到殼子內部電件,且易受潮及塵埃的侵入。
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種改良的線扣,使線扣的組裝更為簡便,易於施工,節省作業成本,並可承受較大的拉力,又兼具有散熱的功效,不會相互幹擾,其次在組裝後則易於維護,且外觀亦更為整齊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有一底座,其具有複數個並排的凹部,藉以置入該複數條導線;以及一上蓋,活動連接至該底座,以於該複數條導線置入該複數個並排的凹部時,與該底座壓合住該複數條導線,使該複數條導線並排固定在該線扣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凹部設計為與該導線的外觀形狀相配合的結構形狀。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導線的形狀為圓形,該凹部的外觀為弧形下凹。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導線是連接一連接插頭,並插入一電路板上的一連接插座。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線扣是包覆該導線,且置於一機殼的一底殼的一凹口上。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機殼還包括一上殼,藉以與該底殼夾住該線扣。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複數個並排的凹部形成一鋸齒狀。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底座具有一卡勾,藉以與該上蓋之一卡扣結合,以緊固該等導線。
前述的改良的線扣,其中所述線扣置於一機殼內,以於該機殼組裝時,將該複數條導線扣住在該機殼的一側壁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一、容易組裝,省時,省力,又可降低作業成本,並且適合導線數從一條到多條,共通性大,不因導線數量多少,而影響線扣的大小及殼子的孔徑。
二、排列整齊,電線分類各有定位,美觀。
三、壓力均勻,每條可承受十公斤以上的拉力,且不傷及導線的表皮。
四、因導線分類各有定位,容易辨視導線與電路的關係。
五、即使減少電線數量,也不影響外觀,不會有破孔現象產生。
六、每條導線都有足夠的空間供散熱之用,不易聚熱,不受幹擾。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改良的線扣,其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並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於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現有線扣組裝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線扣的組裝立體示意圖。圖號對照11現有線扣12下殼13電路板 14連接插座15凹口16凹口17上殼18導線19束帶101線扣21本實用新型線扣 22凹口23凹部24上蓋25底座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線扣,其具體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線扣21的組裝立體圖,改良的線扣分底座25及上蓋24二部份,底座24上有複數個弧形凹部23,與導線18的外觀形狀互補,使導線18可以塞入弧形凹部23,再用上蓋24壓住,即可將導線18壓住。若有需要可以在底座設一卡勾26,由上蓋24的卡扣27在壓合時與之接合。當然,也可藉助於機殼的下殼12及上殼17,將包覆導線18的線扣21緊固住。當然,電路板13是置於下殼121內,電路板13有連接插座14可以與導線18上的連接插頭10連接,而另外凹口16可以用來放一現有線扣,藉以拉入其他的導線到電路板13上,例如交流電源線。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改良的線扣是藉以扣住複數條導線,底座25具有複數個並排的凹部23,藉以置入該複數條導線18,而上蓋24是活動連接至該底座25,以於該複數條導線18置入該複數個並排的凹部23時,與該底座25壓合住該複數條導線18,使該複數條導線18並排固定在該線扣21上。
就技術而言,該凹部23是配合該導線的外觀而形成一與該導線互補的形狀,例如弧形下凹。該導線18是連接一連接插頭10,並插入一電路板13上的一連接插座14。該線扣21包覆該導線18,且置於一機殼的一底殼12的一凹口22上。該機殼更包括一上殼17,藉以與該底殼12夾住該線扣21。該複數個並排的凹部23是形成一鋸齒狀。該底座還可具有一卡勾26,藉以與該上蓋的一卡扣27結合,以緊固該導線18。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有一底座,其具有複數個並排的凹部;一上蓋,其是活動連接至該底座,該上蓋與該底座壓合住該複數條導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凹部設計為與該導線的外觀形狀相配合的結構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的形狀為圓形,該凹部的外觀為弧形下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是連接一連接插頭,並插入一電路板上的一連接插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線扣是包覆該導線,且置於一機殼的一底殼的一凹口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還包括有一上殼。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複數個並排的凹部形成一鋸齒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具有一卡勾。
9.根據權利要求第1所述的改良的線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線扣置於一機殼內。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線扣,系藉以扣住複數條導線,並置於一機殼內,以於該機殼組裝時,將該複數條導線扣住在該機殼的一側壁上,其包括:一底座,具有複數個並排的凹部,藉以置入該複數條導線;以及一上蓋,活動連接至該底座,以於該複數條導線置入該複數個並排的凹部時,藉由該機殼與該底座壓合住該複數條導線,使該複數條導線並排固定在該線扣上。
文檔編號H05K7/02GK2438298SQ0023684
公開日2001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25日
發明者陳鴻琦, 張弘毅, 陳鐸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