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阿米巴經營》有感作文
2023-09-22 12:35:05 2
《阿米巴經營》是日本的「經營之聖,人生之師」的稻盛和夫的著作,講的是他的經營哲學。看過這本書後對你有什麼幫助呢?
阿米巴經營讀後感一
春節過後上班,在公司的辦公室發現了一本好書: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人生導師」,與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並列,並且是唯一在世的被尊「聖」。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先後創立兩家進入世界500強公司的人: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2010年稻盛和夫在78歲高齡的時候臨危受命,接受日本政府的託付,冒著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的危險,以零薪水接任日航公司董事長,並以420多天的時間扭轉日本航空的頹勢,獲利1880多億日元,創造了又一個神話。
昨天在央視2套,的《對話》欄目中看到稻盛和夫和TCL李東生,福耀玻璃曹德旺,羅萊家紡董事長(忘了名字了)在討論企業經營等話題,稻盛和夫自我評分為60分,同時在節目中著重強調「敬天愛人」的哲學思想。讓人感覺到儒家理學的樸實之處。(註:稻盛和夫為明朝王陽明的日本學派傳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理念為王陽明提出)
阿米巴經營理念來源於稻盛和夫管理企業的感想,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他感覺到管不過來了,因此想發揮群體智慧和能動性,希望每個組織的領導人(責任人)都能向他一樣,為企業發展盡心盡責。關注企業利潤最大化,同時保障組織整體效益,更加關注企業內部的人員之間的公平合理和組織透明。使員工在思想上和內心深處為企業發展不餘餘力,讓每個員工都成為企業的主人,也就是中國人提出的所謂主人翁精神。這種主人翁精神的提法在國內曾經大力宣揚過,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道德的淪喪「主人翁」已經成為了一個過氣的名詞。
70年代鄧xiao平訪問米國以後,看到了中國與米國的巨大差距,因此著力改變,其思想也是和稻盛和夫差不多,改革先手從農村入手,「包產到戶,聯產承包責任制」一下子就將近10億中國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那幾年中國農民估計是建國後幸福感最強的時代。包產到戶其實也是「阿米巴」思想的一種。後來鄧也看到了只有物質鼓勵是不夠的,因此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檔」的管理者的連帶關係(褲襠的蕾絲花邊)都只抓一隻手了。因此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就這樣耽誤下來了。但是不可否認這種責任到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思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初認識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動力。
後來改革的火種傳到了企業界,計件制也借用了一部分這種「阿米巴」經營的思想,多勞多得,調動基層人員的積極性,提高產量。我也曾經在這種計件制企業裡面做過,生產線上員工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埋頭苦幹,表情呆滯而又痛苦。
後來海爾的張瑞敏提出來SBU(戰略業務單元)的概念,也是強調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核算經營單位,要計算每個員工的投入產出,員工上下遊工位之間相互要效益和產出。也就是工位之間是買賣關係。雖然沒有在海爾工作過,但是對於SBU這種赤裸裸的利益關係,在海爾內部和網絡之間也有很多爭議。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中國人還是挺聰明的,國外先進的理念在國內都有原型或者多少實踐過一點。但是為什麼一直沒有成功的實踐案例,成為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榜樣呢?是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呢?還是其他原因?
有句話:「歷史的悲劇總在重演,只是換了個歷史的主角」同樣管理的問題也是在重演,只是換了不同的公司而已。稻盛和夫解決了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卻搞不定,一定是有東西遮住了我們的眼睛,然我們無法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誰能借我們一雙慧眼呢?除了劃分獨立核算的組織,以及獨立的業務,和適時的調整等阿米巴經營要點外。其實稻盛和夫也點出了關鍵:領導需要有完美的人格,時刻約束自己,磨練自己。公平、正直、不撒謊,不欺騙,需要將公司的成長和員工的利益相互掛鈎,使員工能夠有利益共享、風險公擔的意識和責任感。只有這樣的公司,這樣的領導,這樣的員工,才會讓員工產生主人翁意識和幹勁,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出謀劃策,盡心盡力。
同時從上面國內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來,包產到戶之後沒有在全體中國人心中建立起一個好的精神導向,讓一部分人通過坑蒙拐騙先富起來,富起來以後的人驕奢淫逸。同時「檔」下的蕾絲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富,私吞郭嘉的資產。這些大的環境國民只看到了赤裸裸的金錢和權力在互換。蒙蔽了全體國民的良知和慧眼。
在這種大環境下的私人企業開始運用國外已經拋棄了上百年的計件制來榨取工人最後一滴血汗,完全沒有把員工當做人來看待,只認為是個機器。企業在高速成長是建立在壓榨員工的基礎上的,員工心理是有怨恨的。如果公司發生火災,估計很多員工會站在著火的物資旁邊無動於衷,甚至幸災樂禍。
海爾的SBU管理思想對比計件制當然是向前進了一步,廢棄了壓榨員工的思想,從管理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來說超越了滿足生存的需求,但是也只是剛剛滿足了安全的需求。因為員工之間的只是買賣關係,可能因為工作考核標準制定的不細,造成員工之間關係緊張,員工與員工之間是對立的關係,很難會有團隊意識來協作和改善公司的問題。利益的博弈會使員工帶上有色眼鏡看待人和事。
稻盛和夫的厲害之處在於直接將員工的需求提升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層次,使員工擁有了做一番事業,回報社會的理想和動力。因此看待人和事的境界自然超越了國內員工的認識水平。但是稻盛和夫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說教之外,並沒有簡單的畫大餅,而是給了員工真實的物質需求,同時也體會到了組織的關愛、平等、透明。讓員工感受到付出就有回報,以及稻盛和夫不拘一格的人才使用觀。
國人的浮躁不但體現在對於管理的認識而且體現在對日本人的自負和自卑中,面對日本人的管理思想從來就沒有靜心學習和參悟過,學到的都是皮毛,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想突破阿米巴經營首先領導人要有大的胸懷,有才散人聚的價值觀,有高尚的人格和為社會做貢獻的感召力,通過言傳身教為企業做出榜樣,形成文化,這樣才能出現中國的經營之聖。這本書值得所有企業家和創業者認真讀讀。
阿米巴經營讀後感二
這一個多月來,結合公司要求,每個部門根據自身情況,組織安排學習這本書,我們車間也是如此,當拜讀完這本書,我受益良多,稻盛和夫先生講述了他自創的經營模式:阿米巴經營是一種充分調動全體成員積極主動性、全員共同參與的經營體制,它把公司分成一個個強健的獨立組成單位,通過每個單位自行制定工作計劃並依靠全員的智慧和努力來完成目標,從而進行獨立核算,這樣把企業每一個組成單元都打造成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在所有單元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協作機制以解決衝突、形成互補,進而形成公司整體的強大競爭力,並且培養一批又一批有經營意識的管理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儲配力量。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優秀、非常精幹的組織形式。
當我想到這些,我似乎看到了我們公司自身,雖然有些不足之處,但也不失有阿米巴經營理念,我們也是有一個個阿米巴組成的體制,雖然每個部門沒有明確的進行獨立核算運行,但也有明確的經濟考核制度及指標,現在各部門也都在進行節能挖潛,這也這是如阿米巴經營中所說的:經費最小化;不足之處,就是現在員工的智慧和努力還沒有開發到最大程度,以及員工沒有真正以主人公的身份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這也是我們作領導的沒有做好的地方,不過我們正在盡心盡力,開拓創新,集思廣益,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並讓員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其共同參與經營,從而與公司共進退,這樣一是可以提高工作能效,二是節能降耗。
就拿我們質檢部門來說:現在人員緊缺,並且工作量不斷增加,這樣安排工作非常吃力,但在王主任的統籌領導下,我們另闢蹊徑,開拓創新,制訂了一系列的激勵措施,並通過多種渠道鼓勵員工開動腦筋,發揮其聰明才智,從而大大提高了員工工作效率及積極性,不僅確保了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為生產和商貿部做好服務,並做好公司的眼睛,監督和協助好各項試驗項目,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離我們的目標還很遠,加上要上的項目及試驗還很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再接再厲,想方設法努力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檢測隊伍,以及努力探索研究新的檢測工藝,逐步完善各項檢測工藝,做到數據可靠準確,才能夠滿足公司迅速發展的要求。
我們也一定會把阿米巴經營理念深入地融入我們質檢部門的管理當中,充分發揮其作用,身為領導的我們必將會身體力行,努力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及協作能力,以公司的利益為上,摒棄個人利益,公平、公正、公開的經營管理,讓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打造一個強有力的阿米巴。
阿米巴經營讀後感三
先前看過稻盛和夫的幾本書,都是關於其經營人生的「哲學」思考。這本書卻不同,說的是經營的「實學」,即為介紹具體做法的一本書。雖然為了讓讀者易於理解,書中也儘量把具體做法背後的哲學思想進行了些介紹,但總體來說,大部分篇幅說的還是具體要如何去做的事情。因此,要想從這本書中獲得比較好的養分,最好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能有所實踐,或者是已經有一些這方面的經驗。
阿米巴經營是一種能充分調動全體成員積極主動性、充分形成集體合力的經營體制,它把組織細分成一個個強健的獨立組成單位,通過對每個單位進行獨立核算,把企業每一個組成單元都打造成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在所有單元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協作機制以解決衝突、形成互補,進而形成公司整體的強大競爭力。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優秀、非常精幹的組織形式。
書中詳細介紹了阿米巴這種組織應該如何去構建、如何去協調、如何去管理,尤其是重點介紹了作為其核心的單位時間核算制,這些內容對廣大想要提高企業業績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來說,無疑都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然而,但凡經營機制,都是其形易效,其神難仿,直接拿幾個工具過來用用很簡單,真要想把握到此機制背後的精髓,充分發揮其效果,必須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行。就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支撐阿米巴經營的「神」之所在,乃「無私」或者說「利他之心」這種道德層面的東西。稻盛和夫自己也在書中不止一次地指出,阿米巴經營對於領導者的道德要求非常高,如果沒有這一層面的內涵,阿米巴經營是難以發揮預期之效果的。按照現在的行話來說,這些應該是屬於「企業文化」層面的內容了,需要在學習時也多加留意。
最後,綜合評價下:此書篇幅適中,內容實用,描述清晰,是值得一看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