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復混肥造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7:23:30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造粒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成粒率高、能耗低的新型復混肥造粒機。
背景技術:
造粒技術常應用於化工塑料產品、食品、飼料、化肥等行業,傳統的造粒機造粒工藝都存在結構複雜、功耗大、模具磨損快、設備製造成本高等缺陷,尤其是用於草炭、汙泥、雞糞、牧畜糞、褐煤、酒糟、豆渣、糖廠率泥等有機廢棄物的造粒設備,產量低、結構複雜、能耗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有機廢棄物的造粒設備、產量低、結構複雜、能耗高,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粒率高、能耗低、產量高的新型復混肥造粒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復混肥造粒機,包括轉筒、轉軸、刀杆、刀頭、底座、轉軸電機和轉筒電機,所述的轉筒兩端分別設在底座左、右兩側的轉筒託架上,轉筒的外壁上設有大齒輪和滾圏,轉筒電機上設有與大齒輪相配合的小齒輪,底座上設有與滾圏相配合的託輪;所述的轉軸設置在轉筒內,所述的刀杆一端固定在轉軸上,另一端設有螺紋,刀杆的螺紋上依次設有調節片、螺帽、墊片和刀頭;所述的轉軸依次包括前段轉軸、中段轉軸和末段轉軸,螺旋輸料片設置在前段轉軸上,呈螺旋排狀的刀杆安裝在中段轉軸上,呈直排狀的刀杆安裝在末段轉軸上,呈螺旋排狀的刀杆和呈直排狀的刀杆上均固定有加強筋;所述左、右兩側的轉筒託架上分別設有出料口和進料口,所述的螺旋輸料片與進料口相對應,呈直排狀的刀杆與出料口相對應;所述的轉軸電機通過皮帶傳動與轉軸連接。
所述的轉軸的左、右兩端分別穿過左、右兩側的轉筒託架設置在軸承支撐架上,所述的軸承支撐架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調節片至少有兩個。
所述的刀頭包括螺紋連接帽和硬質合金頭,螺紋連接帽和硬質合金頭固定連接,螺紋連接帽的內螺紋與刀杆的螺紋相配合。
採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利用高速迴轉的機械攪拌力及由此產生的空氣動力使細狀粉料在機內實現連續混合、成粒、球化、擠壓、碰撞、緻密等過程從而達到造粒目的,廣泛應用於草炭、汙泥、雞糞、牧畜糞、褐煤、酒糟、豆渣、糖廠率泥等有機廢棄物的造粒,解決了傳統造粒工藝難以解決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成粒率高、能耗低、操作簡單;外殼採用加厚螺旋鋼管,堅固耐用、永不變形;穩固的底座設備使其運轉平穩,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刀杆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轉筒1、轉軸2、刀杆3、刀頭7、底座8、轉軸電機4和轉筒電機5,所述的轉筒1兩端分別設在底座8左、右兩側的轉筒託架81上,轉筒1的外壁上設有大齒輪11和滾圏12,轉筒電機5上設有與大齒輪11相配合的小齒輪51,底座8上設有與滾圏12相配合的託輪82;所述的所述的轉軸2設置在轉筒1內,所述的刀杆3一端固定在轉軸2上,另一端設有螺紋,刀杆3的螺紋上依次設有調節片31、螺帽32、墊片33和刀頭7;所述的轉軸2依次包括前段轉軸21、中段轉軸22和末段轉軸23,螺旋輸料片24設置在前段轉軸21上,呈螺旋排狀的刀杆3安裝在中段轉軸22上,呈直排狀的刀杆3安裝在末段轉軸23上,呈螺旋排狀的刀杆3和呈直排狀的刀杆3上均固定有加強筋10;所述左、右兩側的轉筒託架81上分別設有出料口83和進料口84,所述的螺旋輸料片24與進料口84相對應,呈直排狀的刀杆3與出料口83相對應;所述的轉軸電機4通過皮帶傳動與轉軸2連接。轉筒兩端開口,轉筒內腔與轉筒託架81內腔相連通,物料由進料口進入轉筒託架進而進入轉筒,螺旋輸料片24的設置將物料快速高效的向中段轉軸22輸送,物料在中段轉軸22呈螺旋排狀的刀杆3作用下連續混合、成粒、球化、擠壓、碰撞、緻密造粒後輸送至末段轉軸23處,在末段轉軸23直排狀的刀杆3作用下,成粒後的產品均勻的通過出料口出料。
所述的轉軸2的左、右兩端分別穿過左、右兩側的轉筒託架81設置在軸承支撐架85上,所述的軸承支撐架85固定在底座8上。
所述的調節片31至少有兩個。根據物料的性質,增加或減少調節片31多少,起到調節刀頭與轉筒1內壁距離的作用,調節造粒機造粒效果;由於物料有一定的溼度和粘度,物料經常粘貼在轉筒內壁上,刀頭的設置可以將粘貼在轉筒內壁上的物料刮下來,防止轉筒腐蝕,影響工作效率。
所述的刀頭7包括螺紋連接帽71和硬質合金頭72,螺紋連接帽71和硬質合金頭72固定連接,螺紋連接帽71的內螺紋與刀杆的螺紋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