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傾式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方法
2023-09-27 08:41:35 3
專利名稱:外傾式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橋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外傾式拱橋的鋼箱拱肋節段 姿態的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本發明所涉及的外傾式拱橋,該橋結構設計新穎,施工技術難度 大。其中將大噸位、外傾式鋼箱拱肋節段在空中進行姿態調整以達到 橋梁的設計線形的過程為該類型橋梁施工技術難點之一,無同類橋梁 施工方法可參考。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釆用的施工方法為無支架纜索吊裝施工,本發明需要攻克 的技術難題是在吊裝過程中調整外傾式鋼箱拱肋節段達到成橋姿態, 以及控制姿態調整過程產生的偏載,保證吊裝過程安全可靠進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採用在載具上翻身,兩組扁擔梁、四吊點抬吊方案。在鋼箱拱肋 節段的拱背設置兩個吊點,內腹板設置兩個吊點,通過調整吊點上吊 帶的長度和吊架在前後扁擔梁上的位置,使起吊後的拱肋節段達到成 橋姿態,控制吊架在前後扁擔梁中線上的偏位來控制主索及起重索的 受力,具體過程如下-
1、 兩組主索道主索中心移至吊裝段拱的重心處,前後吊掛梁調 整到扁擔梁指定位置,使鋼箱拱節段橫橋向姿態達到成橋姿態。
2、 鋼箱拱肋節段吊裝,每節段4根吊帶長度不等,使得節段整 體起吊後,保持一定向橋外側傾斜的角度,各根吊帶具體長度關係按 照鋼拱肋節段在空中的成橋線形進行計算確定。3、 將鋼箱拱肋節段從運輸船上吊裝至專用載具上,利用載具做 為翻身平臺,載具上布置了橫橋向的軌道梁,在靠岸側軌道梁上布置 一個單向活動鉸支座,做為拱肋節段豎向翻身的支點。在軌道梁上先
側翻,側翻時提升扁擔梁,內側兩吊點先受力,受力後提升拱肋節段 繞拱節段上的臨時支座轉動,在拱肋節段翻轉的同時不斷利用拖拉裝 置拖拉鋼箱拱肋節段,使拱肋節段底角處的臨時支座滑入軌道上的單 向鉸支座,側翻到位後位於拱頂上的外側兩吊點開始受力。
4、 側翻完成後進行豎翻,豎翻時岸側扁擔梁先保持不動,緩慢 提升河心側扁擔梁,使拱肋節段繞軌道梁上的單向鉸支座轉動,河心 側脫離軌道梁,豎翻過程中利用軸銷式傳感器對起重索索力進行實時 監控,當出現河心側起重索索力過大時,河心側扁擔梁停止提升,此 時將岸側扁擔梁緩慢提升,當四吊點受力基本均勻後,再提升河心側 扁擔梁,重複上述過程直至豎翻到位,完成拱肋節段空間姿態的調整。
5、 緩慢均勻提升四個吊點到待安裝位置,進行拱肋節段對接,
完成一個拱肋節段吊裝任務。 有益效果
本愛明來用在載具上翻身,兩組扁擔梁、四吊點抬吊方案,有效 的解決了外傾式鋼箱拱空間姿態調整及姿態調整過程中的偏載問題, 保證了吊裝過程安全可靠的進行。同時與支架法相比,由於不需要搭 建支架,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施工周期,使施工單位獲得 良好效益。
圖1為鋼箱梁節段從運輸船吊裝到專用載具之後狀態; 圖2為鋼箱梁側翻狀態; 圖3為鋼箱梁豎翻狀態
圖中,1為外傾式鋼箱拱肋節段 2為河心側扁擔梁 3為河岸側扁擔梁 4為內側吊點
5為外側吊點 6為吊帶
7為做為翻身平臺的專用載具 8為翻身軌道梁 9為單向活動鉸支座 10為拖拉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採用的施工方法為無支架纜索吊裝施工,本發明需要攻克 的技術難題是在吊裝過程中調整外傾式鋼箱拱肋節段達到成橋姿態, 以及控制姿態調整過程產生的偏載,保證吊裝過程安全可靠進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利用23個浮箱拼成平臺,做為鋼箱拱肋節段(1)翻身的專用載 具(7)。平臺上布置兩個翻身軌道梁(8),在靠岸側軌道梁上布置一 個單向活動支座(9),做為拱節段豎向翻身的支點。採用在專用載具 (7)上翻身,兩組扁擔梁(2、 3)、四吊點(4、 5)抬吊方案。在鋼 箱拱肋節段的拱背設置兩個吊點(5),內腹板設置兩個吊點(4),通 過調整吊點上吊帶(6)的長度和吊掛梁在前後扁擔梁(2、 3)上的 位置,使起吊後的拱肋節段呈一個外傾角度,達到成橋姿態,控制吊 掛梁在前後扁擔梁中線上的偏位來控制主索及起重索的受力,具體過 程如下
1、兩組主索道主索中心移至吊裝段拱的重心處,前後吊掛梁調整到扁擔梁(2、 3)指定位置。
2、 鋼箱拱肋節段吊裝,每節段4根吊帶(6)長度不等,使得節 段整體起吊後,保持一個向橋外傾斜的角度,各根吊帶具體長度關係 按照鋼拱肋節段在空中的成橋線形進行計算確定。
3、 將鋼箱拱肋節段(1)從運輸船上吊裝至由浮箱組成的專用載 具(7)上,利用載具做為翻身平臺,載具上布置橫橋向的翻身軌道 梁(8),在靠岸側軌道梁上布置一個單向活動鉸支座(9),做為拱肋 節段豎向翻身的支點。在軌道梁(8)上先側翻,側翻時提升扁擔梁
(2、 3),內側兩吊點(4)先受力,受力後提升拱肋節段繞拱肋上的 臨時支座在軌道梁上轉動,在拱肋節段翻轉的同時不斷利用拖拉裝置
(10)拖拉鋼箱拱肋節段,使拱肋節段底角處的臨時支座滑入軌道上 的鉸支座(9),側翻到位後位於拱頂上的外側兩吊點(5)開始受力。
4、 側翻完成後進行豎翻,豎翻時岸側扁擔梁先保持不動,緩慢 提升河心側扁擔梁(2),使拱肋節段繞軌道梁上的單向鉸支座(9) 轉動,河心側脫離軌道梁(7),豎翻過程中利用軸銷式傳感器對起重 索索力進行實時監控,當出現河心側起重索索力過大時,河心側扁擔 梁(2)停止提升,此時將岸側扁擔梁(3)緩慢提升,當四吊點(4、 5)受力基本均勻後,再提升河心側扁擔梁(2),重複上述過程直至 豎翻到位,完成拱肋節段空間姿態的調整。
5、 緩慢均勻提升四個吊(4、 5)點到待安裝位置,進行拱肋節 段(1)對接,完成一個拱肋節段吊裝任務。
權利要求
1、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方法,採用無支架纜索吊裝施工方案,包含對鋼箱拱肋節段的側向翻轉和豎向翻轉兩個步驟,其特徵在於先使鋼箱拱肋節段置於專用載具上初步就位於該節段安裝位置垂直下方,使兩組主索道主索中心移至吊裝拱肋節段的重心處,前後吊掛梁調整到扁擔梁指定位置,步驟一是同時提升兩組扁擔梁,利用兩組扁擔梁上設置的不同長度的四根吊索分別連接於鋼箱拱肋節段拱頂和內側腹板上的四個吊點對鋼箱拱肋節段進行提升,使鋼箱拱肋節段繞節段底角的轉動支座沿軌道梁側向翻轉,同時用置於軌道梁兩端頭上設置的拖拉裝置調節鋼箱拱肋節段橫橋向的位置,使該節段底角的轉動支座滑入近岸側軌道梁上的單向活動鉸支座,第二個步驟是提升靠近河心側扁擔梁使鋼箱拱肋節段繞載具上的近岸側軌道梁上的單向活動鉸支座豎向旋轉。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 方法,吊裝每個鋼箱拱肋節段時的4根吊索長度不等,使得節段整體 起吊後,保持一個向橋外側傾斜的角度,各吊索具體長度關係按照鋼 箱拱肋節段在空中的成橋線形進行計算確定。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 方法,通過調節吊掛梁在前後扁擔梁上的橫橋向的位置,使鋼箱拱肋 節段橫橋向姿態達到成橋姿態。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 方法,其所述的載具上設置有橫橋向的翻身軌道梁,總跨距略小於節 段長度,在軌道梁上設置有臨時支座,鋼箱拱肋節段放置於軌道梁上。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 方法,其所述的載具近岸側軌道梁上設置有可以單向活動鉸支座,拱節段可以繞其進行豎向翻轉。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 方法,其所述的載具上的軌道梁兩端頭設有拖拉裝置,在鋼箱梁節段 起吊過程中使用該裝置拖拉鋼箱拱肋節段,使鋼箱拱肋節段外側近岸 側底角處的轉動支座滑入軌道梁上的單向活動鉸支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外傾式拱橋鋼箱拱肋節段(1)姿態調整方法,採用無支架纜索吊裝施工方案,包含對鋼箱拱肋節段(1)的側向翻轉和豎向翻轉兩個步驟,其特徵在於利用置於翻身軌道梁(8)上設置的單向活動支座(9)做為鋼箱拱肋節段豎向翻轉的轉軸,以達到控制翻身過程的不平衡荷載目的,並利用起重纜索上設置的兩組扁擔梁(2、3)及其四根不同長度的吊索(6)實現鋼箱拱肋節段(1)的側向和豎向翻轉,使該鋼箱拱肋節段姿態符合設計線形的安裝要求。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無支架進行鋼箱拱肋節段姿態調整這一技術難題,並且較以前的支架法相比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操作方便等優點,效果顯著,使該橋梁鋼箱拱肋施工線形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1525865SQ20081014810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0日
發明者萬宗江, 關清傑, 卿三惠, 蔣光全, 郜小群, 錢紀民 申請人: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