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7:40:59 2
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包括一級吸收器,與一級吸收器連接的真空泵,與真空泵連接的分離器;所述的一級吸收器同時連接有氨水槽,氨水槽連接二級吸收器,二級吸收器連接富液槽,富液槽連接低壓精餾塔,低壓精餾塔連接再吸器,再吸器連接液氨水槽,液氨水槽連接高壓精餾塔,高壓精餾塔連接氨冷凝器,氨冷凝器連接氨冷凝器貯槽,氨冷凝器貯槽上設置有氨水外排液管道;的氨水外排液管道與一級吸收器之間設置有補液氨管線,補液氨管線上設置有控制閥。採用液氨配液,提高配液速度,滿足自身循環調整;利用管道泵將抽真空系統分離的液輸送到氨水槽,保證真空泵的正常運行,使真空壓力達到設計值。
【專利說明】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氨吸收處理領域,具體為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氨吸收製冷的作用主要是為低溫甲醇洗提供冷量,採用兩級吸收和兩級精餾的製冷流程。來自低溫甲醇洗的_40°C的氣氨被來自低壓精餾塔塔底的貧液在一級吸收器吸收,吸收液去二級吸收器吸收0°C級的氣氨,二級吸收液稱為富液,富液通過氨水泵送到低壓精餾塔的中部作為主進料,精餾塔所需熱量由低壓解吸器提供,熱源是低壓蒸汽,低壓精餾塔塔頂的氣氨去再吸收器,由來自高壓精餾塔塔底的溶液噴啉吸收,吸收液由多級泵加壓後,送到高壓精餾塔,作為主進料,高壓精餾所需熱量由高壓解吸器提供,熱源為低壓蒸汽,高壓精餾塔出來的高純度的氣氨通過循環冷卻水冷卻後成為液氨,送往低溫甲醇洗裝置。一級吸收真空部分的不凝性氣體,通過真空泵抽吸來維持。
[0003]但是,在現有的氨吸收製冷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有:1、開車時配液速度太慢;2、真空度維持不住;3、高低壓精餾塔的塔釜溫度及高低壓精餾塔的塔頂壓力升不上去;4、後循環量不穩,導致低壓精餾塔的壓力波動太大;5、在低溫甲醇洗高負荷狀態下,氨吸收製冷系統供氨不足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因此,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快了配液速度,縮短了開車的時間,並且在低溫甲醇洗裝置沒有開車之前,通過補液氨管線,很好的完成自循環的功能,真空系統能很好的運行,充分利用蒸汽的焓熱,使精餾塔的塔頂壓力和塔底溫度都能達到設計值,保證精餾塔的正常運行,保證了系統氨溶液濃度的梯度的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包括一級吸收器1,與一級吸收器I連接的真空泵3,與真空泵3連接的分離器2 ;所述的一級吸收器I同時連接有氨水槽5,氨水槽5連接二級吸收器7,二級吸收器7連接富液槽8,富液槽8連接低壓精餾塔10,低壓精餾塔10連接再吸器12,再吸器12連接液氨水槽13,液氨水槽13連接高壓精餾塔15,高壓精餾塔15連接氨冷凝器17,氨冷凝器17連接氨冷凝器貯槽18,氨冷凝器貯槽18上設置有氨水外排液管道;在氨水槽5與二級吸收器7的連接管道上設置有富液泵6,富液槽8與低壓精餾塔1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第一氨水泵9,液氨水槽13與高壓精餾塔1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氨水泵14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氨水外排液管道與一級吸收器I之間設置有補液氨管線19,補液氨管線上設置有控制閥;
[0007]所述的分離器2與氨水槽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管道泵4,分離器2上設置就地液位計;
[0008]所述的低壓精餾塔10底部通過管道與一級吸收器I連接,其之間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低壓解吸器11和液位控制閥,低壓液位解吸器11上設置有遠傳液位計和就地液位計;
[0009]所述的高壓精餾塔15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再吸器12連接,其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高壓解吸器16和後循環流量閥20 ;高壓液位解吸器16上設置有遠傳液位計和就地液位計。
[0010]積極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氨吸收製冷系統流程的基礎上,針對該傳統系統存在的問題,給出了一種優化處理系統,克服了現有系統上存在的問題,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加快了配液速度,縮短了開車的時間,並且在低溫甲醇洗裝置沒有開車之前,通過補液氨管線,很好的完成自循環的功能;2、抽真空的改造,使真空系統能很好的運行,能很好的保證_40°C級氨蒸發所需要的真空壓力;3、高低壓精餾塔下的再釜器有降膜蒸發改為浸沒蒸發後,充分利用蒸汽的焓熱,使精餾塔的塔頂壓力和塔底溫度都能達到設計值,保證精餾塔的正常運行,保證了系統氨溶液濃度的梯度;4、後循環流量與設計上的壓力調節閥投自動,避免了壓力波動而使後循環不停的波動需帶來的生產的不穩定操作。後循環穩定後,還能與前循環做好很好的匹配工作,給操作上帶來很大的便利,減少了勞動量;5、高低壓精餾塔採用先進的高效塔板(CTST)進行改造,在塔徑及塔內固定件不變的條件下,只改造塔盤達到了改造的目的,消除了高負荷運行中存在的液泛等不正常情況,並且增加了外供氨量,滿足低溫甲醇洗裝置高負荷運行的需要,增加了效益。
[0011]本系統對低溫甲醇洗配套的製冷系統穩定運行及滿足高負荷生產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為:一級吸收器1、分離器2、真空泵3、管道泵4、氨水槽5、富液泵6、二級吸收器7、富液槽8、第一氨水泵9、低壓精餾塔10、低壓解吸器11、再吸器12、濃氨水槽13、第二氨水泵(14)、高壓精餾塔15,高壓解吸器16,氨冷凝器17,氨冷凝器貯槽18,補液氨管線19,後循環流量閥20。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包括一級吸收器I,與一級吸收器I連接的真空泵3,與真空泵3連接的分離器2 ;所述的一級吸收器I同時連接有氨水槽5,氨水槽5連接二級吸收器7,二級吸收器7連接富液槽8,富液槽8連接低壓精餾塔10,低壓精餾塔10連接再吸器12,再吸器12連接液氨水槽13,液氨水槽13連接高壓精餾塔15,高壓精餾塔15連接氨冷凝器17,氨冷凝器17連接氨冷凝器貯槽18,氨冷凝器貯槽18上設置有氨水外排液管道;在氨水槽5與二級吸收器7的連接管道上設置有富液泵6,富液槽8與低壓精餾塔1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第一氨水泵9,液氨水槽13與高壓精餾塔1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氨水泵14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氨水外排液管道與一級吸收器I之間設置有補液氨管線19,補液氨管線上設置有控制閥;
[0016]所述的分離器2與氨水槽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管道泵4,分離器2上設置就地液位計,解決了分離器裡的液漫到真空泵出口,使真空泵無法運行的問題;保證了真空系統的壓力,更好的為低溫甲醇洗裝置提供冷量。
[0017]所述的低壓精餾塔10底部通過管道與一級吸收器I連接,其之間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低壓解吸器11和液位控制閥,低壓液位解吸器11上設置有遠傳液位計和就地液位計;
[0018]所述的高壓精餾塔15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再吸器12連接,其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高壓解吸器16和後循環流量閥20 ;高壓液位解吸器16上設置有遠傳液位計和就地液位計。
[0019]圖1為改造前後的高低壓精餾塔的參數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包括一級吸收器(I),與一級吸收器(I)連接的真空泵(3),與真空泵(3)連接的分離器(2);所述的一級吸收器(I)同時連接有氨水槽(5),氨水槽(5)連接二級吸收器(7),二級吸收器(7)連接富液槽(8),富液槽(8)連接低壓精餾塔(10),低壓精餾塔(10)連接再吸器(12),再吸器(12)連接液氨水槽(13),液氨水槽(13)連接高壓精餾塔(15),高壓精餾塔(15)連接氨冷凝器(17),氨冷凝器(17)連接氨冷凝器貯槽(18),氨冷凝器貯槽(18)上設置有氨水外排液管道;在氨水槽(5)與二級吸收器(7)的連接管道上設置有富液泵(6),富液槽(8)與低壓精餾塔(10)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第一氨水泵(9),液氨水槽(13)與高壓精餾塔(1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氨水泵(14);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氨水外排液管道與一級吸收器(I)之間設置有補液氨管線(19),補液氨管線上設置有控制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離器(2)與氨水槽(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管道泵(4),分離器(2)上設置就地液位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低壓精餾塔(10)底部通過管道與一級吸收器(I)連接,其之間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低壓解吸器(11)和液位控制閥,低壓液位解吸器(11)上設置有遠傳液位計和就地液位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氨吸收製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高壓精餾塔(15)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再吸器(12)連接,其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高壓解吸器(16)和後循環流量閥(20);高壓液位解吸器(16)上設置有遠傳液位計和就地液位計。
【文檔編號】F25B15/12GK203385235SQ20132036352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4日
【發明者】喬景紅, 李雪平, 李英偉, 狄朝陽, 付建立, 程建華, 沈華, 周西民, 朱林, 陳培剛, 張攀峰, 劉麗英, 李莉 申請人:河南省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