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讀巴金《家》有感500字

2023-10-15 22:55:15 2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它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鬥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以下是整理提供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巴金《家》有感1:

  雨淅淅瀝瀝飄灑,溪潺潺漣漣輕吟。路蜿蜿蜒蜒前行,拾點點滴滴足音。臺前書香窗邊逸,月下鄉音月前浮。

  窗外月色朦朧靜寂撩人鄉思起,手捧巴金的《家》心緒入神,書中情節環環觸動心簾……

  回想第一次讀到巴金的《家》是在高考前一段時間,在那些緊張的複習備考時間裡,我有幸讀到了巴金長輩的《家》,我有幸因為《家》的影響而勇敢地跨過每一個坎——《家》給了我溫暖,安慰和希望。

  《家》給了我溫暖。

  像溫存的陽光輕掠過湖面,浮動了春影灑落下一簾幽寂,留一方馨然俏影,又似一曲律動春韻敲響我的心窗,拂去澀意幾縷。

  家是一個美好的詞兒,喜歡巴金用細膩的筆法把家裡面的場景描繪得如隱若現,仿佛自己在那家裡活了一回,在感到沮喪時仍可以汲取到溫暖。

  因為種種原因,我從小沒能和家人在一起生活。高考那年,我一個人租房住。每到夜深人靜時,蟲鳴和葉落聲總能輕易拉開心中的思鄉之簾。於是,我拉開窗簾,亮起檯燈,靜靜讀起巴金的《家》。皎潔的月影鋪在窗前,月光柔和而輕盈,努力驅散著黑夜的侵蝕,《家》帶給了我同樣的溫暖。

  《家》給了我安慰。

  像漫天雪飛下清風牽銜的暗香疏影,藏幾瓣傲影傳千裡香氣誘人,又如斷桓枯枝下落紅如霞,待明年春漣陽漪時花開遍地滿堂春,春意撩人。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溪流都有大河的滋養,不是所有的樹木都有大山的依傍。樹上綻放的葉子可以沒有群芳的簇擁,它有枝椏的牽掛;鳴唱的麻雀可以沒有芸芸聽眾,它有知音的聆聽。

  家是一曲動聽的音律,喜歡巴金用智慧的文思把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畫得恰到好處,他們的行為舉止,言談神態,無不生動傳神的在我腦海裡浮動。

  當學習到深夜的時候,孤寂總會侵襲而來,因為找不到人傾訴,漸漸的,我把《家》裡面的主人看作自己的好朋友和家人。

  我的腦海裡常常浮動起覺新、覺慧和其他好朋友一起在為出版刊物或者探求策略而激烈討論的場面,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理想和抱負所懷攢的滿腔熱情和不言放棄的求索精神,看得入神的時候,我竟覺得自己在和他們一起討論。

  那時刻我便覺得自己並沒有自己一個人生活,《家》是我的另一個家,《家》裡面有我的好朋友和家人。風緩緩拂過窗前,掬一捧月影予我的家人和朋友,唱一曲想家的音律。《家》帶給了我安慰。

  《家》給了我希望。

  像懸崖邊上傲松展翅騰雲望嶽,陽光拂煦,萬物意氣盎然爭相競發,又若一度潮漲浪躍淘沙時,策馬加鞭硝煙場上曙光可望,心情驛站寄盼希望漣漣。

  家是孕育理想和希望的源泉。至今還深刻烙在腦海的那一幕,就是《家》尾聲中覺慧獨自一人划船離家遠渡上海追逐理想與希望的那一幕。

  那是一個時代覺醒的鏗鏘有力之音,是開創新生活的勇氣和果敢,是追隨生命曙光的一種毅力。

  《家》讓我看到了生活中的不可能,而《家》走在了前面,開闢著路途,釀造著希望的醇香。於是,我和《家》結下了不同尋常的情緣,在生命旅途的環環阻塞中,《家》帶給了我希望。

  雨瀟瀟灑灑紛飛,過長虹熠熠生輝撒斑駁倩影,天郎闊唱所欲為,晴思浮動一片。《家》,我的另一個家,那裡有我一生的摯友和家人,那裡有我雨過天晴的希望。

  想必不久的以後,我都會重讀它,重拾《家》帶給我的溫暖,安慰和希望。

  靜簷書香浮,家音月下還。巴金的《家》,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你呢?

  讀巴金《家》有感2:

  近日,讀了巴金的著名小說《家》。《家》是巴金最有名的小說,這部小說給他帶來了廣泛的聲譽。記得在讀高中時曾讀過這部小說,當時,喜歡的是俠義傳奇式的小說,對這部專寫家庭瑣事的小說不感興趣,因此,看得很馬虎,似懂非懂的,甚至連情節都搞不大清楚。以後,逐漸知道了這部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讀這部小說的必要性,萌發要重讀《家》的心思,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讀。重讀《家》是了卻了我的一樁讀書心願。

  《家》寫了「五四」前後的一個封建大家庭。這個大家庭裡新舊兩種思想、道德、倫理觀念在進行著激烈的較量。這是一種民主與專制、革新與守舊、新生與垂死的鬥爭。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舊勢力要維護舊傳統、舊秩序,要過他們習以為常的舊日子,而覺慧、覺民為代表的新生力量要宣傳新思想、打破舊秩序,憧憬美好、自由的生活。鬥爭的結果是頑固不化的高老太爺向代表新生勢力的孫子覺民妥協,在憂憤交加中死去。小說結尾寫到作品中思想最先進的人物覺慧離開了這個令他窒息的封建大家庭,到外地去尋找新生活。不難看出小說的主題是:衝破這個封建大家庭,過一種民主自由的新生活。這是一部具有強烈反封建思想傾向的民主性作品。

  小說主要寫了六個年輕人,三男三女。覺新、覺民、覺慧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三兄弟。大哥覺新性格非常懦弱,唯唯諾諾,委曲求全,對長輩非常順從,絲毫沒有反抗精神。就是這麼一個人後來的思想也得到了轉變,也明顯的站在新生勢力一邊。據巴金說,覺新的生活原型是他的大哥。二哥覺民是一個具有民主自由傾向的青年,性格敦厚內斂,強烈地追求自由戀愛、自主婚姻,為此與高老太爺展開了不屈不撓地鬥爭。小兄弟覺慧是小說中最俱民主傾向的人,生性活潑開朗,熱情奮發,敢想敢說敢幹,積極宣傳新思想、新習俗、新文化,敢於與舊的習慣勢力展開英勇的鬥爭,最後,他與這個封建大家庭徹底決裂,追求自己的新生活。這是小說最主要的人物。三兄弟是小說三個主要的男主人公。小說還寫了三個主要的年輕女性,她們是鳴鳳、梅與琴。鳴鳳是一個丫鬟,與覺慧產生了戀情,但她的愛情被高老太爺擊得粉碎,高老太爺要把她賣給一個姓馮的老封建做妾。鳴鳳寧死不從,投湖自盡,以示抗爭。小說寫梅的筆墨不多,但這個人物寫得相當的感人。她與覺新產生了愛情,但由於封建包辦制度作祟,雙方家長的反對,這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最後在憂鬱、病魔的交加下悲慘死去。鳴鳳和梅都是新舊交替時代時的悲劇性女性,都是舊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兩人都值得人滿懷同情。琴是一個覺醒了的女性。她勇於接受新事物,積極追求民主自由思想和自己的婚姻生活。她與覺民自由戀愛,獲得了感情滿足。這是一個幸福的女性。這三男三女是戀人關係,每一對戀人走得愛情道路都不同。

  有人說《家》是現代《紅樓夢》,這話不無道理。兩部小說都寫一個封建大家庭,都宣揚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這是兩者思想內容上相似之處。《家》和《春》、《秋》組成激流三部曲,《家》中的不少人物還延續在《春》、《秋》中,既然看了《家》,《春》和《秋》就不得不看。

  讀巴金《家》有感3:

  巴金的家我終於看了。在意料之中,從他給人的印象我就知道他寫的書一定是溫和的,強烈不到哪裡去。果不其然,他的書只有悲涼,只有最初的反抗。它的悲哀正是封建禮教的吃人,正如先生的《狂人日記》,不過是溫和了太多。

  看了這些文章,我感覺自己真是很幸運了。我生在現代,我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不會為了誰而甘做一個犧牲者,也許我真是覺慧一類人,老是站在潮頭,其實這往往也是自找苦頭,就像先生說的那樣,人最可怕的不是做夢,而是夢醒了,卻又找不到出路,覺氏三兄弟都是醒了的人。而最可悲的不是覺慧,因為他懂得反抗,也不是覺民,因為他也曾堅強,最可悲的人當然是覺新,明明醒了,卻要騙自己還睡著。在現實的世界裡他一次次的妥協,沒有反抗,靈魂連帶肉體一同被封建禮教吞噬掉。那才是悲哀。如果我是他也許早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看著他們,我又要為自己慶幸了。自己何其幸運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年代。我是不是又在杞人憂天了呢?也許我們這代人真是為自己想的太多,生活才至於如此苦悶。如果我能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胸,想也不至於如此吧!連日的淫雨讓我不由又想起了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有幾人能做到呢?我有時真的只想要一張書桌,讓我做做學文,也許真的就可以滿足了。其實我又何嘗未成為這個時代的犧牲品呢?譬如我選擇法律作為我考研的方向,難道我就真是那麼喜歡法律嗎?我是一個非理性的人,法律也許並不是那麼適合我吧!

  學史或學文也許更適合我吧!其實我也不是完全贊成先生的觀點,比如他摒棄一切舊文化就是我所不贊同的,古文也有好的,為什麼要全盤否定呢?手邊拿著古文觀止,一邊感嘆古人的心胸,一邊感嘆20、30年代人思想的進步。也許我們現在正處在魏晉南北朝一個千年的輪迴吧!又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我厭了,也倦了,連現在的文學作品都那麼平淡了,真可悲。(2003年)

  2008年:那個時候的自己真是深刻呀,或許現在都沒有那份深刻了。不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仍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