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上黨落子名篇之一下邊庭劇情簡介

2023-10-04 10:45:34

  上黨落子,山西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在清道光年間吸收民歌小曲及上黨梆子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上黨落子自形成到發展至今,不斷在吸收精華,有了更多了傳統劇目,非常受大眾的喜愛。那麼,今天,要介紹的是其名篇之一的下邊庭。

  上黨梆子《下邊庭》,也叫《潘楊訟》,過去連唱老三本,分別是《兩狼山》(李陵碑)、《下邊庭》(楊六郎告狀、金殿定罪或審潘洪)、《墨松林》(松林除奸)。
  河北西調最初以最後兩本為基礎改編排演成功《潘楊訟》,上黨梆子後來也陸續不再唱老三本,現在只唱《潘楊訟》,有的劇團叫《下邊庭》,上黨落子現在只唱《兩狼山》。

  基本劇情:
  1、上黨落子《兩狼山》---北國蕭銀宗打來戰表,宋太宗聽信其嶽父、當朝太師潘仁美之言,命其奉旨掛帥前往邊關御遼,同時命令公楊繼業為先鋒,命其率六郎、七郎前往出戰,楊家父子三人被困兩狼山,潘仁美不發援兵,企圖困死以官報七郎當年打擂劈死其三子潘豹之仇。

  楊繼業派七郎回三關搬兵,副帥呼延贊要求潘仁美發兵,潘把呼打入禁室,並設計用酒灌醉七郎,派人將其綁縛芭蕉樹亂箭射死,把死屍扔進黑水河。楊繼業夜夢感知七郎遭遇不測,又令六郎搬兵不至,人馬凍餓,乃碰死在李陵碑下。

  2、上黨梆子《下邊庭》(楊六郎告狀)---潘仁美又欲殺害六郎,在大將陳林、柴幹幫助下,六郎逃離魔掌星夜回到汴梁,並把父親和七郎消息報告了佘太君。

  這時,楊府正在為慶祝令公大壽做準備。聞此噩耗,全家悲憤,宋太宗過府弔唁,楊延昭至駕前控告潘仁美彌天大罪,太宗和文武百官大為震動。在八王千歲趙德芳的督促下,宋王太宗被迫下令派呼延贊之子呼丕顯下邊庭擒拿潘仁美進京審問。

  潘依仗自己是皇親國丈,又親統大軍駐守邊庭,一向飛揚跋扈,聞聽呼丕顯奉旨前來,卻不見女兒-正宮娘娘潘美容的家信到此,心中頓時生疑,下令左右見機行事。呼丕顯進帳,潘藉故斬了總兵黃龍恐嚇他。呼丕顯巧妙地利用了三道聖旨,在陳林、柴乾等將領幫助下,終於擒獲了潘仁美,潘龍、潘虎投敵。

  潘被拿至京,太宗調霞谷縣令寇準進京審理,並升為西臺御史。潘娘娘派身邊太監總管又往行賄,寇不受併到南清宮告知八王,潘傲慢狡賴不招承,寇準與八王訂計假設陰曹地府,連夜審潘,得到口供,金殿上,寇將計就計奏請太宗赦潘死罪,改為刺配邊關,北國進犯,太君、六郎乃率孟良、焦贊在墨松林將潘仁美父子一併消滅。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