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傳送設備及其組裝方法
2023-10-08 14:22:59 4
專利名稱:乘客傳送設備及其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扶梯和電動通道等乘客傳送設備,尤其是涉及將乘客搭載部分支撐在輪軸上的支撐機構得到了改進的乘客傳送設備及其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在通常的乘客傳送設備中,在沿著乘客搭載部分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輪軸的兩側樞軸支撐車輪,並且在所述輪軸的軸向兩側分別連接呈環狀連接的鏈條,使所述輪軸支撐乘客搭載部分,通過驅動所述鏈條來使乘客搭載部分移動。此外,作為將輪軸固定在乘客搭載部分上的結構,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方案,其在乘客搭載部分的下側設置具有C字狀開口部分的支架,使所述輪軸鬆弛地嵌合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之後將與輪軸嵌合的軸套沿軸向朝C字狀開口部分移動並插入 C字狀開口部分,使銷從支架側朝該軸套的外周側突出並與該軸套的外周側卡合,由此將所述輪軸固定在乘客搭載部分上。專利文獻1 日本國專利特開2002-167154號公報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梯級中,由於使輪軸鬆弛地嵌合在支架的C字狀開口部分,並使軸套介於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面與輪軸的外周面之間,所以必須在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面與輪軸的外周面之間確保間隙,否則無法將軸套插入。尤其是,由於C字狀開口部分附近是無法用眼睛進行確認的部位,所以在將輪軸安裝到乘客搭載部分時,只能用手摸索著進行作業,從而存在將輪軸安裝到乘客搭載部分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勞力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方便地將軸套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內,從而能夠方便地將輪軸安裝在乘客搭載部分上的乘客傳送設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在本發明的乘客傳送設備中,在設置在乘客搭載部分的支架上的C字狀開口部分的軸向內側端部與輪軸之間設置有間隙確保機構,在使軸套沿著軸向移動並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內時,該間隙確保機構在輪軸的外周與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之間確保間隙。具體地來說是,在與軸套嵌合的輪軸上形成具有直徑大於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的外周面並且與輪軸同心的臺階部分,並且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端部中的、所述軸套的插入側的相反側的位置形成具有內徑大於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的內周面並且具有與C 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同心的內周面的臺階部分,由此來構成間隙確保機構。通過採用上述結構,在使嵌合在輪軸上的軸套沿軸向移動而將其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時,使輪軸側的臺階部分與C字狀開口部分側的臺階部分卡合,由此能夠在輪軸的外周面與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面之間確保間隙,並在確保了該間隙的狀態下使軸套在軸向移動,從而能夠比較方便地將軸套插入到所述間隙內。
發明效果根據以上說明的本發明,能夠獲得一種乘客傳送設備,該乘客傳送設備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方便地將軸套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從而能夠方便地將輪軸安裝在乘客搭載部分上。
圖1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自動扶梯的梯級的側視圖。圖2是從圖1的箭頭A所示方向看到的軸套插入前的局部截面放大圖。圖3是圖2的B-B線處的截面圖。圖4是與圖2相當的軸套插入後的放大圖。圖5是表示使用了圖1的梯級的自動扶梯的局部截面側視圖。圖6與圖2相當,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自動扶梯的梯級的放大圖。符號說明1自動扶梯2上部樓層3下部樓層4框架體GR 導軌5梯級(乘客搭載部分)6欄杆面板7移動扶手8驅動機械9上部機械室10下部機械室11驅動鏈輪12從動鏈輪13梯級鏈條14踏板面15 支架16 踢板17 後輪18 前輪19 輪軸20 軸套20F 凸緣20G 凹槽20S 斜面
2IA小徑部分2IB臺階部分22C字狀開口部分23臺階部分24卡合銷25 彈簧洸圓盤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圖1至圖5所示的自動扶梯對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自動扶梯1主要具有跨越建築結構物的上部樓層2和下部樓層3設置的框架體4、 沿著設置在該框架體4上的導軌GR(圖1)進行循環移動的環狀連接的多個梯級5、在所述框架體4上沿著長度方向豎立地設置在該梯級5的寬度方向兩側的欄杆面板6、沿著該欄杆面板6的周緣進行循環移動的環狀的移動扶手7以及設置在該框架體4內的用於驅動所述梯級5的驅動機械8。在所述框架體4的上部樓層2側具有上部機械室9,在下部樓層3側具有下部機械室10,驅動鏈輪11樞軸支撐在上部機械室9,從動鏈輪12樞軸支撐在下部機械室10。梯級鏈條13卷繞在上述驅動鏈輪11和從動鏈輪12之間。通過將所述驅動機械8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驅動鏈輪11,使梯級鏈條13循環移動。另一方面,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搭載部分即梯級5具有供乘客站立的踏板面14、 用於支撐該踏板面14的支架15以及從所述踏板面14的下部樓層側端部朝下方延伸的踢板16。此外,後輪17樞軸支撐在位於踢板16的下端部附近的所述支架15上,在兩端部分樞軸支撐前輪18的輪軸19被支撐在支架15的上部樓層側端部。所述輪軸19在比前輪18的樞軸支撐部分更靠軸向內側(軸向的靠近中間的一側)的位置連接所述梯級鏈條13,並且具有小徑部分21A和臺階部分21B,軸套20可在軸向上移動地嵌合在小徑部分21A上,臺階部分21B的直徑大於該小徑部分21A。此外,在所述支架15的樞軸支撐部分形成有C字狀開口部分22,該C字狀開口部分22具有直徑大於輪軸19的小徑部分21A並且與軸套20的外周部分大致相同的內周面, 其開口側被形成為與導軌GR大致相對向。此外,在該C字狀開口部分22的軸向內側(軸向的靠近中間的一側)端部,以直徑比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內周面大的內周面形成有與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內周面同心的半圓環狀的臺階部分23。在所述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嵌入到該臺階部分23的內周面時,在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內周面與輪軸19的小徑部分21A 之間形成間隙。因此,通過C字狀開口部分22的臺階部分23和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來構成本發明的間隙確保機構。此外,在所述軸套20中,在整個圓周部分形成有凹槽20G,並且在前輪18側的端部形成有直徑大於軸套20的外周的凸緣20F。卡合銷M以可進退的方式突出,使得從所述支架15的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外周部外側貫穿內周面,並設置有始終施加朝向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內徑側推壓該卡合銷M的力的彈簧25。在軸套20嵌合在C字狀開口部分22的規定位置時,卡合銷M與軸套20 的凹槽20G卡合。以上的結構被構造成左右對稱地形成在梯級5的寬度方向兩側以及輪軸19的軸向兩側。以下說明將具有上述結構的C字狀開口部分22支撐在輪軸19上時的組裝作業的順序。如圖2所示,首先,使軸套20相對於將前輪18載置在導軌GR上的輪軸19偏移, 使得軸套20位於C字狀開口部分22的範圍以外,並在這一狀態下,從開口側將C字狀開口部分22嵌合在輪軸19的小徑部分21A上,同時使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與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半圓環狀的臺階部分23卡合。如此,通過使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與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半圓環狀的臺階部分23卡合,能夠在輪軸19的小徑部分21A與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內周面之間確保間隙。 在確保有該間隙的狀態下,使軸套20沿著輪軸19的小徑部分21A滑動而從橫向插入到C 字狀開口部分22內。此時,如果輪軸19的臺階部分2IB的外徑小於C字狀開口部分22的半圓環狀的臺階部分23的內徑,則所述確保的間隙形成在上部窄小並且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擴大的形狀,其結果,使得所述間隙的最小部分變得小於軸套20的半徑方向的厚度,導致軸套20無法插入該間隙內。但是,由於不是完全沒有間隙,所以在作業人員以該間隙為基準用手將支架15提起而調整間隙後,則能夠方便地將軸套20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22內。在將軸套 20插入時,突出到C字狀開口部分22內的卡合銷M會成為障礙,但通過預先在軸套20的插入前端側形成錐狀的斜面20S,則能夠利用該斜面20S克服彈簧25的彈力而將卡合銷M 提起,如此能將軸套20插入。此外,通過該斜面20S,在進行將軸套20插入的作業時,即使在所述間隙的最小部分變得比軸套20的斜面20S以外的部分的半徑方向的厚度小的情況下,也因為軸套20的斜面20S的前端位於所述間隙內,所以能夠方便地進行插入作業。因此,優選將錐狀的斜面20S設置成比C字狀開口部分22的臺階部分23的內周面與設置在所述輪軸19上的臺階部分21B的外周面的半徑差大的斜面。然後,在凸緣20F碰到C字狀開口部分22的端部後結束插入作業。此時,卡合銷 24與軸套20的凹槽20G卡合而防止軸套20在軸向上移動。根據以上的結構,由於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的外徑被形成為比C字狀開口部分 22的臺階部分23的內徑略小一點,所以所述間隙形成在上部窄小並且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擴大的形狀,但在軸套20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22內後,如圖4所示,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的外周與C字狀開口部分22的臺階部分23的內周分開。因此,通過用含浸有潤滑油的燒結合金等來形成軸套20,即使在輪軸19發生旋轉的情況下,也能夠消除旋轉時的兩個臺階部分21B、23的內外周面的滑動,從而能夠防止滑動噪音的產生。此外,通過將輪軸19的臺階部分21B的外徑形成為與C字狀開口部分22的臺階部分23的內徑大致相同,形成與輪軸19同心的間隙,並使得該間隙的徑向尺寸與軸套20 的厚度(徑向尺寸)大致相同,就能夠方便地將軸套20插入到所述確保的間隙中。此時, 為了避免產生滑動噪音,優選將前輪18支撐成能夠相對於輪軸19自由旋轉,並且使得輪軸 19不旋轉。
以上說明了將C字狀開口部分22支撐在輪軸19上時的組裝作業的順序,而在進行使C字狀開口部分22從輪軸19分離的拆卸作業時,通過與上述組裝順序相反的順序,能夠方便地使C字狀開口部分22從輪軸19分離。以下根據圖6所示的自動扶梯的梯級對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與圖1至圖5相同的構件採用相同的符號表示,並且省略重複的詳細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結構在於通過設置圓盤沈來取代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臺階部分21B。具體來說是,圓盤沈的外徑尺寸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臺階部分21B相同,可以獲得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即使各種產品的C字狀開口部分22和臺階部分23 的大小不同,也可以使用相同粗細的輪軸19,由此能夠提高輪軸19等的設計的自由度。產業上的可利用性在以上的說明中,作為乘客傳送設備,以在傾斜區域乘客搭載部分之間出現高低差的自動扶梯為例作了說明,並且作為乘客搭載部分以梯級為例作了說明,但本發明也適用於作為乘客傳送設備中的一種的在乘客搭載部分即梯級之間不會出現高低差的電動通道。此時,作為乘客搭載部分的梯級不具有踢板16,並且乘客搭載部分的支架15不形成為圖1所示的大致三角形狀,而例如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等的形狀。
權利要求
1.一種乘客傳送設備,具有框架體,該框架體設置在建築結構物上;多個乘客搭載部分,所述乘客搭載部分環狀連接以在該框架體內循環移動;支架,該支架設置在該乘客搭載部分,用於支撐所述乘客搭載部分;C字狀開口部分,該C字狀開口部分設置在該支架上;輪軸,該輪軸鬆弛地嵌合於該C字狀開口部分,並在其兩側樞軸支撐車輪;軸套,該軸套嵌合在該輪軸上,沿著該輪軸在軸向移動而插入到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內,所述乘客傳送設備的特徵在於,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軸向內側端部與輪軸之間設置有間隙確保機構,在將所述軸套插入到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與所述輪軸之間時,通過該間隙確保機構在所述輪軸的外周與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之間確保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間隙確保機構通過在所述輪軸上形成的具有直徑大於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的外周面並且與所述輪軸同心的臺階部分以及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端部中的、所述軸套的插入側的相反側的位置形成的具有內徑大於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的內周面並且具有與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同心的內周面的臺階部分而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形成在所述輪軸上的臺階部分是設在所述輪軸上的圓盤。
4.如權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軸套的與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相對向的一側設置有比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臺階部分的內周面與設置在所述輪軸上的臺階部分的外周面的半徑差大的斜面。
5.如權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軸的臺階部分的外徑被形成為小於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臺階部分的內徑。
6.如權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軸的臺階部分的外徑被形成為與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臺階部分的內徑大致相同。
7.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軸套的外周設置有凹槽,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設置有卡合銷,該卡合銷在所述軸套插入到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內時突出到所述凹槽內。
8.一種乘客傳送設備的組裝方法,其中該乘客傳送設備具有框架體,該框架體設置在建築結構物上;多個乘客搭載部分,所述乘客搭載部分環狀連接以在該框架體內循環移動;支架,該支架設置在該乘客搭載部分,用於支撐所述乘客搭載部分;C字狀開口部分,該 C字狀開口部分設置在該支架上;輪軸,該輪軸鬆弛地嵌合於該C字狀開口部分,並在其兩側樞軸支撐車輪;軸套,該軸套嵌合在該輪軸上,沿著該輪軸在軸向移動而插入到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內,所述乘客傳送設備的組裝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軸向內側端部形成內徑大於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的臺階部分,同時在所述輪軸上形成外徑大於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徑的臺階部分,在將所述軸套插入到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與所述輪軸之間時,使所述輪軸的臺階部分的外徑與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臺階部分的內徑卡合,在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與所述輪軸之間確保間隙,並在該狀態下使所述軸套在軸向移動並插入到所述C字狀開口部分與所述輪軸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乘客傳送設備,該乘客傳送設備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方便地將輪軸上的軸套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從而能夠方便地將輪軸安裝在乘客搭載部分上。在本發明的電梯設備中,在設置在乘客搭載部分的支架上的C字狀開口部分的端部與輪軸之間設置有間隙確保機構,在使軸套沿軸向移動而插入到C字狀開口部分時,該間隙確保機構在輪軸的外周與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之間確保間隙。通過採用上述結構,使輪軸側的臺階部分與C字狀開口部分側的臺階部分卡合,由此能夠在輪軸的外周面與C字狀開口部分的內周面之間確保間隙,並在確保有該間隙的狀態下使軸套在軸向移動,如此,能夠方便地將軸套插入到所述間隙內。
文檔編號B66B21/00GK102198908SQ201110042080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5日
發明者松本達也, 豬瀨鐵平, 阿部義雄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