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電池恆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3:07:5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動車電池恆溫系統。
背景技術:
電動車在低溫環境下(10℃以下)車載電池的容量易出現衰減,在0℃以下電池的容量衰減可達到40%,因而需要保溫,否則將大幅減少車輛的續航裡程;而目前的電動汽車電池溫度控制系統僅僅能解決電池的散熱問題,對電池的升溫保溫問題並無解決辦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功能全面、節能降耗、低成本、延長車輛續航裡程的電動車電池恆溫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採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車電池恆溫系統,包括電池包、散熱水箱、暖風機和發熱單元;所述散熱水箱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與所述電池包的出水口相連通,所述電池包的進水口通過出水管與散熱水箱的出水口相連通,在所述出水管上連通設置有第一三通閥和第二三通閥,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三開口通過第一管道與所述出水管相併聯;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三開口通過第二管道與出水管相併聯,所述暖風機連通設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發熱單元連通設置在第二管道上;在所述第二管道和出水管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於在低溫環境下使用車輛發熱單元工作時產生的熱量為電池加溫,具備有低能耗、功能全面、成本低的優點。使用多個管路和三通閥構成環路,根據環境溫度的高低自動切換三通閥的工作狀態,使得發熱部位產生的熱量返回用於電池保溫和駕駛室保溫,使發熱部位和電池都工作在理想溫度下,同時解決發熱部位溫升和電池低溫下容量明顯下降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管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車電池恆溫系統,包括電池包1、散熱水箱2、暖風機3和發熱單元4;所述散熱水箱2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5與所述電池包1的出水口相連通,所述電池包1的進水口通過出水管6與散熱水箱2的出水口相連通,在所述出水管6上連通設置有第一三通閥7和第二三通閥8,所述第一三通閥7的第三開口通過第一管道9與所述出水管6相併聯;所述第二三通閥8的第三開口通過第二管道10與出水管6相併聯,所述暖風機3連通設置在第一管道9上,所述發熱單元4連通設置在第二管道10上;在所述第二管道10和出水管6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水泵11和第二水泵12。
散熱水箱2、發熱單元4(含控制模塊、驅動電機等)、電池包1由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多根管道、第一三通閥7和第二三通閥8連通起來,根據環境溫度由溫控三通閥自動切換散熱或者保溫模式。
夏天模式:電池包1內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低於50℃,此時僅發熱單元4需要降溫,第二三通閥8的第一開口13和第三開口15接通,第一水泵11工作,散熱水箱2僅為發熱單元4散熱。
電池包1內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高於50℃,此時電池包1與發熱單元4都需要降溫,第二三通閥8的的三個口都互相接通,第一水泵11和第二水泵12同時工作,電池包1和發熱單元4並聯,散熱水箱2同時為二者散熱。
冬天模式:三元鋰電池的適宜工作溫度為10-50℃,允許工作溫度為0-60℃,
10℃以下出現容量衰減,到0℃則容量衰減達40%,因而電池需要保溫。此時第二三通閥8的第二開口14和第三開口15接通,第二水泵12工作,發熱單元4為電池包1供應熱量;當電池包1溫度達到40℃,三通閥第一開口13和第三開口15口接通,第一水泵11工作,發熱單元4轉由散熱水箱2或暖風機3散熱,乘員可從發熱單元4取得熱量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