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8:28:16 1
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包括框架、浮子、網體、樁繩、墜子以及夾苗繩,其中:所述框架位於水面上,所述網體頂端敞口且固定在框架上,該網體的頂端邊沿向上伸出水面;所述浮子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樁繩的一端連接在框架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物上;所述墜子吊掛在網體的底部;所述夾苗繩系在框架上。本實用新型龍鬚菜養殖網架應用在籃子魚等植食性魚類較多的海域,能經濟有效地防止藍子魚的攝食,同時具有良好的抗風浪效果。
【專利說明】—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用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
【背景技術】
[0002]龍鬚菜是一種高膳食纖維、低脂肪、低熱能,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大型海藻;具有養殖成本低、生長周期短、瓊膠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是鮑魚等經濟動物養殖的優良餌料,同時對改善水域環境,防治赤潮具有重要作用。
[0003]龍鬚菜在粵東發展較好,但只有半年養殖期,不能實現周年栽培。一個重要原因是廣東沿海水域常年水溫較高,受藍子魚攝食等魚害影響嚴重。廣東沿海漁民養殖鮑魚有較大規模,所需的大型海藻鮮藻從外地運回,所需成本高,需求難以滿足,受藍子魚攝食影響,嚴重製約了當地海藻產業和鮑魚養殖業的發展。
[0004]目前廣東沿海龍鬚菜的主要養殖方式是苗繩夾苗筏式養殖,水溫18°C以上易受藍子魚等植食性魚類的影響,使得龍鬚菜等大型海藻養殖受到養殖季節和養殖地域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該龍鬚菜養殖網架應用在籃子魚等植食性魚類較多的海域,能有效的防止藍子魚的攝食,同時具有良好的抗風浪效果。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0007]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包括框架、浮子、網體、樁繩、墜子以及夾苗繩,其中:
[0008]所述框架位於水面上,所述網體頂端敞口且固定在框架上,該網體的頂端邊沿向上伸出水面;所述浮子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樁繩的一端連接在框架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物上;所述墜子吊掛在網體的底部;所述夾苗繩系在框架上。
[0009]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框架由多根竹竿連接而成,該框架上設有向上伸出水面的支撐杆,所述網體的頂端邊沿伸出水面的部分連接在該支撐杆上。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支撐杆伸出水面20cm?30cm。
[0011]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框架呈矩形,與該框架的四個角對應的網體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墜子。
[0012]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框架的中部設有加強杆,與該加強杆的兩端對應的網體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墜子。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網體為尼龍網,其孔徑為I?1.5cm。
[0014]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框架的四個角外分別設置一個木樁,所述樁繩的一端系在框架的四個角上,另一端系在所述木樁上。
[001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夾苗繩以40?50cm的間距系在框架的竹竿上。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浮子均勻地套設在框架上。
[001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8]1、本實用新型中,龍鬚菜的養殖空間主要由網體圍成,通過設置合適的網孔直徑(I?1.5cm),可以有效地防止魚類進入;並且,由於網體的頂端邊沿向上伸出水面,可有效地防止魚類隨風浪從網體的上端開口中進入網內,使得防魚效果進一步提升。
[0019]2、本實用新型的龍鬚菜養殖網架通過浮子的作用將網體懸浮於水面上,並且通過框架和墜子的作用使網體形成立體形狀,整個網體沒有剛性的立體框架,因此在風浪作用時能夠靈活地擺動,不會受到風浪破壞,因此抗風浪能力大大提高。
[0020]3、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龍鬚菜養殖網架進行龍鬚菜的養殖,龍鬚菜能保持較高的生長速率,龍鬚菜日增長率能達到1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23]實施例1
[0024]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主要由框架1、浮子
2、網體3、樁繩5、墜子7以及夾苗繩8構成。其中:
[0025]所述框架I呈4X2m的長方形,由四根竹竿(也可以是木棒等杆體)首尾連接而成,該長方形的兩條長邊的中點上連接有一根加強杆9,用於對框架I進行加固定型。採用長方形的框架I具有養殖空間大、製作簡便、穩定性好的優點。該框架I的四個角上以及兩條長邊的中點上均設有向上伸出水面的支撐杆4,該支撐杆4用於固定網體3的頂端邊沿,以確保網體3的頂端能夠伸出水面一定距離,用於防止魚類隨風浪從網體3的頂端開口中進入網內,通常,支撐杆4伸出水面20cm?30cm較佳,本實施方式選取支撐杆4伸出水面20cmo
[0026]所述網體3為尼龍網,通過實驗證明,其孔徑為I?1.5cm時,防止籃子魚等魚類進入網內的效果較好,本實施方式選用孔徑為1.5cm,使得網體3既能有效防止魚類進入,又能承受較大的風浪,並保證了水流的交換,有效防魚的同時降低養殖成本,保持龍鬚菜較高的生長效率。所述網體3的頂端敞口且固定在框架I上,該網體3的頂端邊沿向上伸出水面,該伸出水面的部分通過所述的支撐杆4固定成型。
[0027]所述浮子2為多個,由泡沫材料製成,套設在框架I的竹竿上,每隔IOOcm設置一個。浮子2的作用在於讓整個網架可以浮在水面上,並抵抗風浪的作用。該浮子2的規格依據養殖量的多少計算確定,以能夠讓網架以及養殖的龍鬚菜懸浮在水面上為準。
[0028]所述墜子7為六個,吊掛在網體3的底部,與所述框架I的四個角對應的網體3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墜子7,與所述加強杆9的兩端對應的網體3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墜子7。墜子7的作用在於讓柔軟的網體3形成空間形狀,從而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剛性框架,這樣在風浪的作用下,柔性的網體3帶動墜子7在水中擺動,不會受到任何破壞,當風浪平靜時,網體3恢復原狀。
[0029]所述框架I的四個角外分別設置一個木樁6,所述樁繩5的一端系在框架I的四個角上,另一端系在所述木樁6上。通過該樁繩5和木樁6,將整個網架限定在水中的確定位置,防止網架隨風浪漂走。此外,所述樁繩5的另一端還可以系在與地面連接的錨繩上,或者其他與地面連接的固定物上。
[0030]所述夾苗繩8用於固定養殖的龍鬚菜,該夾苗繩8的兩端系在框架I的兩長邊竹竿上,長度為3米,以40?50cm的間距分布,在龍鬚菜的不同養殖階段調節夾苗繩8的有效深度。
[0031]上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內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包括框架、浮子、網體、樁繩、墜子以及夾苗繩,其中: 所述框架位於水面上,所述網體頂端敞口且固定在框架上,該網體的頂端邊沿向上伸出水面;所述浮子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樁繩的一端連接在框架上,另一端連接在固定物上;所述墜子吊掛在網體的底部;所述夾苗繩系在框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框架由多根竹竿連接而成,該框架上設有向上伸出水面的支撐杆,所述網體的頂端邊沿伸出水面的部分連接在該支撐杆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伸出水面20cm?30c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框架呈矩形,與該框架的四個角對應的網體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墜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框架的中部設有加強杆,與該加強杆的兩端對應的網體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墜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網體為尼龍網,其孔徑為I?1.5cm。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框架的四個角外分別設置一個木樁,所述樁繩的一端系在框架的四個角上,另一端系在所述木樁上。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苗繩以40?50cm的間距系在框架的竹竿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魚害且抗風浪的龍鬚菜養殖網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浮子均勻地套設在框架上。
【文檔編號】A01G33/00GK203482714SQ201320480356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7日
【發明者】楊宇峰, 陳亮東, 王慶, 欒磊磊, 張磊 申請人: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