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洗衣機的洗滌劑抽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3:40:4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洗衣機零部件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洗衣機的洗滌劑抽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洗衣機上大多採用投放泵,投放泵大多由動力源即電機、傳動機構包括齒輪以及傳動機構蝸杆等、塑料外殼、密封件如橡膠密封件等構成。電機帶動泵體,實現對液體的抽取和排放。
現如今投放泵都大多是用電機作為動力源,電機的使用不僅使產品價格高,消耗電能,而且電的使用對安全造成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綠色環保,可以利用進水的衝擊力替代電機作為動力,節約電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同時無需用電,使用更加安全,更能減少成本提高生產利用效率的用於洗衣機的洗滌劑抽取裝置。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洗衣機的洗滌劑抽取裝置,包括洗滌劑分配盒,所述洗滌劑分配盒外壁上設置有花灑,洗滌劑分配盒通過管路與進水閥連接,所述管路上設置有投放泵,投放泵與各個管路連通,投放泵內設置有由水流帶動旋轉的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從洗滌劑分配盒中抽取洗滌劑並通過管路傳輸到花灑中。打開進水閥,水通過進水閥進入並經過管路進入投放泵中,由於水具有一定的動力能夠帶動傳動機構進行旋轉,使得水動力轉化為機械動能,從而實現將洗滌劑從洗滌劑分配盒中進行抽取並通過管路進入花灑中並最終流入洗滌桶進行洗滌,最終實現了利用水動力達到抽取洗滌劑的目的。該方式提高了能量的合理利用,與以往的現有技術通常採用電機進行抽取相比,可以節約成本,可以將以往沒有利用到的水流動力進行應用,更加綠色環保。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所述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分別設置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內,所述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固定設置在轉軸上,整個傳動機構由第一葉輪上蓋、葉輪蓋和第二葉輪尾蓋通過卡扣固定。投放泵通過進水的水動力帶動傳動機構代替電機驅動,傳動機構自身轉動消耗的能量,只佔水動力的少部分,消耗能量主要用於驅動葉輪旋轉。傳動機構將水動力傳遞給第一葉輪,通過第一葉輪旋轉將不斷進入的水排出,同時帶動第二葉輪將洗滌劑抽取並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第一葉輪通過第一管路與洗滌液分配盒連接,第一葉輪通過第四管路與進水閥連接,第二葉輪通過第二管路與花灑連接,第二葉輪通過第三管路與洗滌劑分配盒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花灑分為花灑上蓋和花灑下蓋,花灑上蓋和花灑下蓋分別與洗滌劑分配盒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洗滌劑分配盒頂部設置有虹吸蓋,洗滌劑分配盒包括洗滌劑分配盒上蓋,所述洗滌劑分配盒上蓋上設置有洗滌劑蓋和抽屜固定板,洗滌劑分配盒內部設置有洗滌劑分配盒底蓋、浮子主體和進水盒,所述進水盒上設置有進水盒連通件。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葉輪上蓋設置為喇叭狀。通過將第一葉輪上蓋設置為喇叭狀,可以加速液體的流動,提高水流動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中部均為腰型孔,所述轉軸為銷軸。通過將第一葉輪和第二葉輪中部均設置為腰型孔,並且轉軸設置為銷軸進行連接,可以保證第一葉輪、第二葉輪與轉軸之間的相對位置,固定效果更好。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葉輪為圓錐狀的混流式葉輪圓錐狀的混流式葉輪,第一葉輪的葉片斜置分布在圓錐表面上。通過將第一葉輪設置為圓錐狀的混流式葉輪,可以加速液體的流動,提高水流動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葉輪為圓柱狀葉輪,第二葉輪的葉片均勻分布在圓柱表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閥上設置有支架,所述投放泵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水動力轉化成機械能,實現液體抽取,提高了能量的合理利用,而且與以往的泵相比較,可以節約成本;可以將以往沒有利用的水動力應用起來,且結構更加緊湊、體積更小巧、使用壽命更高、噪音更低、工作更可靠、成本更加低廉,更加低碳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中I部的放大圖;
圖3為圖1中A-A面的剖視圖;
圖4為圖3中IV部的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去除花灑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B面的剖視圖。
1、洗滌劑分配盒,2、進水閥,3、投放泵,4、花灑下蓋,5、花灑上蓋,6、花灑,7、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第三管路,10、第四管路,11、支架,12、第一型腔,13、第一葉輪,14、第二型腔,15、第二葉輪,16、轉軸,17、第二葉輪尾蓋,18、葉輪蓋,19、第一葉輪上蓋,20、洗滌劑蓋,21、洗滌劑分配盒上蓋,22、抽屜固定板,23、虹吸蓋,24、洗滌劑分配盒底蓋,25、進水盒,26、進水盒連通件,27、浮子主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6所示,洗衣機的洗滌劑抽取裝置,包括外壁上固定有花灑6的洗滌劑分配盒1,洗滌劑分配盒1通過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第三管路9和第四管路10與進水閥2連接,所述各個管路均與投放泵3連通,投放泵3內設置有由水流帶動旋轉的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從洗滌劑分配盒1中抽取洗滌劑並通過管路傳輸到花灑6中。其中傳動機構包括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所述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分別設置在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4內,所述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固定設置在轉軸上,整個傳動機構由第一葉輪上蓋19、葉輪蓋18和第二葉輪尾蓋17通過卡扣固定。其中第一葉輪13通過第一管路7與洗滌液分配盒1連接,第一葉輪13通過第四管路10與進水閥2連接,第二葉輪15通過第二管路8與花灑6連接,第二葉輪15通過第三管路9與洗滌劑分配盒1連接。
工作過程中,水通過進水閥2進入,通過第四管路10進入投放泵3時,先帶動第一葉輪13旋轉,第二葉輪15與第一葉輪13之間通過轉軸16直接連接,第一葉輪13轉動通過轉軸16傳遞轉矩帶動第二葉輪15旋轉,將洗滌液從洗滌劑分配盒1中經過第三管路9通過第二葉輪15吸入第二型腔14,當第二型腔14充滿洗滌劑後,第二葉輪15每吸入多少量的洗滌劑,第二葉輪15就從第二管路8排出多少量的洗滌液,洗滌液通過第二管路8流入花灑6中,從而最終達到抽取洗滌液的目的。同時,旋轉的第一葉輪13不僅帶動第二葉輪15旋轉,當進入的水從第一葉輪13通過第一管路7排出時,通過第一管路7進入花灑6中,對花灑6進行衝洗,一方面避免洗滌劑在花灑6中堆積,另一方面使得洗滌劑跟著水從花灑6中流入洗滌桶長,實現利用水動力抽取洗滌劑的目的。
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均位於框架結構內,該框架結構分為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4,所述框架結構包括下端蓋和上端蓋;所述上、下端蓋上分別設有與第一管路7連通的第一葉輪13出液口、與第二管路8連通的第二葉輪15出液口、與第三管路9連通的第二葉輪15進液口和與第四管路10連通的第一葉輪13進液口;所述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通過一根轉軸16相連,由於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均設計成腰型孔,轉軸16選銷軸進行連接,保證第一葉輪13和第二葉輪15葉輪與轉軸16之間的相對位置。傳動機構選擇渦輪,並由傳動機構側端進水帶動旋轉,然後從中間排出。第二葉輪15通過旋轉的渦輪通過之間連接的轉軸16帶動旋轉,從中間將洗滌劑抽入,側端排出。渦輪進液口做成喇叭狀,可以加速液體流動。傳動機構將進水的水動力傳遞給第一葉輪13,通過第一葉輪13的旋轉將不斷進入的液體排出,同時帶動第二葉輪15將洗滌劑抽取並排出。
花灑6分為花灑上蓋5和花灑下蓋4與洗滌劑分配盒1連接。洗滌劑分配盒1頂部設置有虹吸蓋23,洗滌劑分配盒1上設置有洗滌劑分配盒上蓋21,所述洗滌劑分配盒上蓋21上設置有洗滌劑蓋20和抽屜固定板22,洗滌劑分配盒1內部設置有洗滌劑分配盒底蓋24、浮子主體27和進水盒25,所述進水盒25上設置有進水盒連通件26。
第一葉輪上蓋19設置為喇叭狀。通過將第一葉輪上蓋19設置為喇叭狀,可以加速液體的流動,提高水流動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效果。第一葉輪13為圓錐狀的混流式葉輪,第一葉輪13的葉片斜置分布在圓錐表面上。通過將第一葉輪13設置為圓錐狀的混流式葉輪,可以加速液體的流動,提高水流動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效果。第二葉輪15為圓柱狀葉輪,第二葉輪15的葉片均勻分布在圓柱表面上。進水閥2上設置有支架11,所述投放泵3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架11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水動力帶動投放裝置進行洗滌劑的抽取。通過投放泵3採用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液體擠出,同時投放泵3採用卡扣密封型式,再加以密封圈,確保其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