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0:51:02 1
專利名稱: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包括曳引電機、受曳引電機驅動的牽引機構,牽引機構包括滑輪組、曳引繩,曳引繩的一端連到轎廂上,曳引繩的另一端則連接有對重塊,曳引繩的移動則由曳引電機來控制,對重塊和曳引電機設置於轎廂的側部,滑輪組則位於井道的頂部,曳引繩繞過頂部的滑輪組後再與轎廂相固定連接,曳引電機啟動後驅動曳引繩移動,以實現轎廂的升降運動,對重塊則沿與轎廂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轎廂的後側需設置承重牆,用於固定電梯的控制箱以及轎廂的運行導軌,而由於對重塊和曳引電機位於轎廂側部,故在建築施工時需在轎廂的兩側另築承重牆,以安裝曳引電機和對重塊的運行導軌,這使得建築物的土建施工比較麻煩,特別對於小型建築物(如家居樓)來說,難以在轎廂兩側留空間並築造承重牆,且在電梯的井道周圍築承重牆會使造價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其僅需在轎廂後側造設承重牆即可安裝使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包括曳引電機、與所述的曳引電機通過牽引機構相傳動連接的轎廂,所述的曳引電機的轉子上傳動連接有輸出轉盤,所述的牽引機構包括繞在輸出轉盤上的曳引繩、用於所述的曳引繩繞過的至少一個滑輪,所述的曳引繩的一端部與轎廂相連接,所述的曳引繩的另一端連接到對重塊上,所述的曳引電機與牽引機構都設置於轎廂的後壁的後側。
所述的曳引電機位於牽引機構的下方。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由於曳引電機位於轎廂後壁的後側,故只需在轎廂後側築造承重牆即可安裝曳引電機,在實際應用時,而無需在轎廂兩側造設承重牆,使得土建施工比較方便,有利於減小電梯間整體的佔用空間。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剖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其中1、曳引電機;2、轎廂;3、對重塊;4、第一曳引繩;5、第一滑輪;6、第二曳引繩;7、第二滑輪;8、第三滑輪;9、牽引機構;10、轎廂架;11、輸出轉盤。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附圖3所示,一種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包括曳引電機1、與所述的曳引電機1的輸出軸通過牽引機構9相傳動連接的轎廂2,所述的牽引機構9包括至少一個滑輪,在附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滑輪有三個,包括第一滑輪5、第二滑輪7、第三滑輪8,所述的第一滑輪5上繞有第一曳引繩4,第二滑輪7上繞有第二曳引繩6,第一曳引繩4、第二曳引繩6的一端部分別連接到轎廂2的頂部,其連接點為對稱兩點,有助於保持轎廂2的受力平衡、均勻;所述的曳引電機1的轉子上同軸固定連接有輸出轉盤11,第一曳引繩4、第二曳引繩6向上分別繞過第一滑輪5、第二滑輪7後繞到曳引電機1的輸出轉盤11上,然後第一曳引繩4、第二曳引繩6分別從輸出轉盤11上伸出並分別經過第三滑輪8改向而與對重塊3相連接。曳引電機1運行時輸出轉盤11隨曳引電機1的轉子轉動,從而驅動第一曳引繩4和第二曳引繩6運動,使得轎廂2與對重塊3分別沿相反的方向運動,從而實現轎廂2的升降操作。
參見附圖2-附圖3所示,所述的曳引電機1與牽引機構9都設置於轎廂2的後壁的後側,轎廂2的後側設置有轎廂架10,第一滑輪5、第二滑輪7、第三滑輪8都設置於轎廂架10上,只要在轎廂2的後側造設承重牆,將曳引電機1和轎廂架10安裝在承重牆上,即可保證轎廂2安全地在電梯的井道內運行。
在附圖1-附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曳引電機1位於牽引機構9的下方,可節省轎廂架10的頂部空間,以使轎廂架10的頂部便於安裝電梯的控制箱。
權利要求1.一種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包括曳引電機(1)、與所述的曳引電機(1)通過牽引機構(9)相傳動連接的轎廂(2),所述的曳引電機(1)的轉子上傳動連接有輸出轉盤(11),所述的牽引機構(9)包括繞在輸出轉盤(11)上的曳引繩(4,6)、用於所述的曳引繩(4,6)繞過的至少一個滑輪(5,7,8),所述的曳引繩(4,6)的一端部與轎廂(2)相連接,所述的曳引繩(4,6)的另一端連接到對重塊(3)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曳引電機(1)與牽引機構(9)都設置於轎廂(2)的後壁的後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曳引電機(1)位於牽引機構(9)的下方。
專利摘要一種電梯的曳引傳動裝置,包括曳引電機、與所述的曳引電機通過牽引機構相傳動連接的轎廂,所述的曳引電機的轉子上傳動連接有輸出轉盤,所述的牽引機構包括繞在輸出轉盤上的曳引繩、用於所述的曳引繩繞過的至少一個滑輪,所述的曳引繩的一端部與轎廂相連接,所述的曳引繩的另一端連接到對重塊上,所述的曳引電機與牽引機構都設置於轎廂的後壁的後側。由於曳引電機位於轎廂後壁的後側,故只需在轎廂後側築造承重牆即可安裝曳引電機,在實際應用時,而無需在轎廂兩側造設承重牆,使得土建施工比較方便,有利於減小電梯間整體的佔用空間。
文檔編號B66B11/04GK2928802SQ200620076019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5日
發明者王友林, 李軍 申請人:康力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