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錨杆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0:54:17 2
專利名稱:改進的錨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錨杆,屬地下工程的錨杆支護技術領域。
目前我國在礦山、硐室、隧道等地下工程中進行錨杆支護施工時所使用的錨杆均是採用全金屬材料製作,這樣,錨杆支護作業的成本高,給用戶經濟上帶來很大負擔;另外,特別是當這種金屬錨杆在煤巷支護作業中使用時,則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及時將回採工作面和煤巷中的錨杆及時撤去,以免綜採機組在切割煤層時碰到錨杆而造成綜採機組截盤的損壞,這樣,一則採煤作業的工作量明顯加大,二則還易造成綜採機組截盤的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錨杆,當這種錨杆在地下工程的錨杆支護作業中使用時,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減輕用戶的經濟負擔,另外特別是當它用在煤巷支護作業中時,還具有減輕採煤工作量、保護綜採機組截盤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改進的錨杆,包括杆體、墊板(3)、螺母(2),墊板(3)套裝在杆體上帶有外螺紋的一端,螺母(2)與杆體上帶有外螺紋的一端相旋接,其特徵在於杆體是由加長杆(5)和帶有連接件(4)的螺紋杆(1)組成,加長杆(5)固接在連接件(4)上,並且加長杆(5)採用的是以竹及塑料為材料製成的塑竹杆。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包括杆體、墊板(3)、螺母(2),杆體則是由加長杆(5)和帶有連接件(4)的螺紋杆(1)組成,加長杆(5)固接在連接件(4)上,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佔其絕大部分的加長杆(5)採用的是以竹及塑料為材料製成的、價格便宜且軸向強度高的塑竹杆,而佔本實用新型很少一部分的墊板(3)、螺母(2)以及帶有連接件(4)的螺紋杆(1)雖是採用金屬材料製成,但它們所需的剛材用量很少,因此製造本實用新型的用鋼量顯著下降,其成本僅為鋼質錨杆的一半,這樣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減輕用戶的經濟負擔。
另外,當本實用新型用在煤巷支護作業中時,採用塑竹杆的加長杆(5)將被錨固在煤層中,這樣,綜採機組在切割煤層時,就無需花費大量的入力去將回採工作面和煤巷中的錨杆提前撤走,直接進行切割作業即可,綜採機組的截盤如碰到本實用新型中的加長杆(5),不但會很容易地把其切斷,而且截盤上不會留下任何損傷,因此,當本實用新型用在煤巷支護作業中時,還具有減輕採煤工作量、保護綜採機組截盤的優點。
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
圖1的俯視圖。
其中1螺紋杆,2螺母,3墊板,4連接件,5加長杆,6鉚釘,7卡槽,8燕尾槽。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杆體、墊板(3)、螺母(2),杆體是由加長杆(5)和帶有連接件(4)的螺紋杆(1)組成,其中螺紋杆(1)上設有外螺紋,加長杆(5)採用的是以竹及塑料為材料製成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的塑竹杆,此杆耐腐蝕且抗拉強度可達到50KN,連接件(4)則是由端板和兩塊平行側板所組成,且端板與兩側板間形成一插裝加長杆(5)的卡槽(7),加長杆(5)的一端插裝在卡槽(7)內並通過設於連接件(4)兩側板間的鉚釘(6)將其與連接件(4)固接,加長杆(5)的另一端還設有燕尾槽(8),以便將設於錨孔內的鉚固劑藥包刺破並對鉚固劑進行攪拌,連接件(4)通過其端板與螺紋杆(1)一端焊接,墊板(3)套裝在螺紋杆(1)上靠近連接件(4)的一端,螺母(2)旋裝在螺紋杆(1)上。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在礦山井巷、硐室、鐵路、公路、水利、電力、隧道等地下工程的錨杆支護作業過程中,是目前仍在使用的鋼質錨杆的理想換代產品。
權利要求1.改進的錨杆,包括杆體、墊板(3)、螺母(2),墊板(3)套裝在杆體上帶有外螺紋的一端,螺母(2)與杆體上帶有外螺紋的一端相旋接,其特徵在於杆體是由加長杆(5)和帶有連接件(4)的螺紋杆(1)組成,加長杆(5)固接在連接件(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杆,其特徵在於連接件(4)是由端板和兩塊平行側板所組成,且端板與兩側板間形成一插裝加長杆(5)的卡槽(7),加長杆(5)的一端插裝在卡槽(7)內並通過設於連接件(4)兩側板間的鉚釘(6)將其與連接件(4)固接,加長杆(5)的另一端設有燕尾槽(8),連接件(4)通過其端板與螺紋杆(1)一端固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錨杆,其特徵在於加長杆(5)採用的是以竹及塑料為材料製成的塑竹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錨杆,它的特點在於杆體是由加長杆(5)和帶有連接件(4)的螺紋杆(1)組成,加長杆(5)固接在連接件(4)上。當本實用新型在地下工程的錨杆支護作業中使用時,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減輕用戶的經濟負擔,另外特別是當它用在煤巷支護作業中時,還具有減輕採煤工作量、保護綜採機組截盤的優點。
文檔編號E21D20/00GK2227198SQ95206538
公開日1996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1995年3月28日
發明者邱世武 申請人:邱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