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8:31:27 1
專利名稱: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涉及鍋爐技術領域,適用於年產2~20萬噸硫酸的硫酸製備系統中。
在硫酸製備過程中,要對硫鐵礦進行焙燒,焙燒時產生900℃左右高溫和高礦塵濃度的煙氣,煙氣流入鍋爐在煙道中流動,與受熱面進行熱交換,煙氣除去部分礦塵,溫度降至380℃左右離開鍋爐。在硫酸工業雜誌1992年第二期《硫鐵礦製取餘熱鍋爐國內外發展狀況綜述》一文中公開了自然循環餘熱鍋爐的幾種形式,其中典型的有四煙道「W」型硫酸廢熱鍋爐,其結構是由鍋筒,連接管,對流受熱面,過熱器,鋼架平臺,水冷壁和煙道組成。這種硫酸廢熱鍋爐存在著爐體較高,鋼材耗量較多。現有實用新型「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專利號為92220015·7,它是將過熱器從第一煙道移至第二煙道,第一煙道為空煙道,設有振打除灰裝置,鍋爐受熱面為光管及光管加雙鰭片,金屬耗量下降15%,但爐體仍然較高·由於採用懸吊結構,鍋爐鋼架及鍋爐吊架仍然較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這種鍋爐採用支撐結構,沒有鋼架及鍋爐吊架,鍋爐高度下降約30~40%鍋爐金屬耗量比現有技術下降約30%,具有運行、安裝檢修方便可靠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的構思(
圖1~5)是由鍋筒(1)·連接管(2),水冷壁集箱(3),三鰭片膜式水冷壁(4),過熱器集箱(5),過熱器蛇形管(6),多鰭片管對流管束(7),灰鬥(8),爐牆護板(9),平臺扶梯(10),手動振打裝置(11),支座(12),第一煙道(13),第二煙道(14)第三煙道(15)·第四煙道(16)構成「W」型四煙道鍋爐。具體結構連接是鍋筒(1)由連接管(2)支撐焊接在煙道的上方,第一煙道(13)為三鰭片膜式水壁(4)圍成的空煙室,過熱器蛇形管(6)布置在第二煙道(14)中,多鰭片管對流管束(7)布置在第三煙道(15)和第四煙道(16)中,灰鬥(8)布置在煙道的下方,鍋爐外表面為爐牆護板(9),側面裝置有手動振打裝置(11),並有平臺扶梯(10)供檢修用,構成「W」型四煙道硫酸廢熱鍋爐。
多鰭片管對流管束(7)是由許多根鰭片管組成,每根鰭片管的結構是在鋼管上焊接扁鋼片(圖5),鰭片的數目可取4~8片,一般取4片(圖5a)構成。三鰭片膜式水冷壁(4)的結構是由鋼管與扁鋼焊接構成(圖4)。
支座(12)與下部的水冷壁集箱(3)相焊接構成。整個鍋爐的重量傳遞在支座(12),支座(12)支撐在基礎平臺上構成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
本實用新型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與現有技術相比1,由於多鰭片管對流管束的鰭片數目增加,現有技術只有兩片,現增加至4~8片。這樣單位長度的管子的受熱面也成倍增加,在總受熱面不變和管子根數不變的情況下,可以使受熱面高度降低,使鍋爐總高度大幅度下降(約30~40%),這為採用支撐結構創造了條件,具有降低鍋爐高度的效果2,由於採用了支撐結構,這樣就取消了鋼架和鍋爐吊架,大大降低了(約30%)鍋爐總金屬耗量,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效果,是一種安裝、檢修方便,運行可靠的硫酸廢熱鍋爐。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的結構圖圖2是
圖1中A—A方向左側半剖視圖;圖3是
圖1中B—B方向右側半剖視圖;圖4是三鰭片膜式水冷壁(4)局部橫剖視圖圖5是多鰭片管對流管束a、b、c型4~8片單根鰭片管橫剖視圖。
本實用新型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的實施例是按現有鍋爐技術生產一臺8t/h的硫酸廢熱鍋爐,鍋筒(1)用20g型鍋爐鋼板卷制焊接成φ1200×36mm的筒體,橫置於煙道之上方。用20G型鋼管加工製成φ133×16mm的連接管(2),一端焊在鍋筒上,另一端焊接在水冷壁集箱(3)上作為支撐,過熱器集箱(5)選用φ219×16mm的12Cr1MOV鋼或20G鋼製成,過熱器蛇形管(6)用φ42×5mm的12Cr1MOV鋼管彎制,安裝在第二煙道(14)中。水冷壁集箱(3)採用φ219×16mm及φ159×12mm的20G型鋼管制成成。三鰭片膜式水冷壁(4)用φ60×5mm的20G型鋼管與6mm厚的扁鋼焊制面成,安裝在第一煙道(13)中。多鰭片對流管束(7)採用φ38×4mm的20G型鋼管,直段部分焊接4片30×4mm的扁鋼製成,安裝在第三煙道(15)和第四煙道(16)中。爐牆護板(9)採用膨脹珍珠巖製品製作,外蓋用薄鋼板包製形成。灰鬥(8)用珍珠膨脹巖製品及耐火磚製作在煙道的下方。支座(12)用鋼板製作,並與水冷壁集箱(5)焊接,支座(12)一端連接在左右側下水冷壁集箱上,另一端支撐在基礎平臺上,爐牆護板(9)上安裝手動振打裝置(11)和平臺扶梯(10),鍋爐中心線標高約為8000mm,總重量約60噸,每臺鍋爐可節約金屬重量約25%構成一臺「W」型多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
權利要求1.一種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由鍋筒(1),連接管(2),水冷壁集箱(3),三鰭片膜式水冷壁(4),過熱器集箱(5)過熱器蛇形管(6),多鰭片管對流管束(7),灰鬥(8),爐牆護板(9),平臺扶梯(10),手動振打裝置(11),支座(12),第一至四煙道(13、14、15、16)組成,其特徵是鍋筒(1)由連接管(2)支撐焊接在煙道的上方,第一煙道為三鰭片膜式水冷壁(4)圍成空煙室,過熱器蛇形管(6)布置在第二煙道(14)中,多鰭管對流管束(7)布置在第三煙道(15)和第四煙道(16)中,灰鬥(8)布置在煙道的下方,鍋爐外表面為爐牆護板(9),側面裝有手動振打裝置(11)和平臺扶梯(10)構成「W」型四煙道硫酸廢熱鍋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廢熱鍋爐,其特徵是多鰭片管對流管束(7)由許多根鰭片管組成,每根鰭片管的結構是在鋼管上焊接扁鋼片構成,鰭片的數目可取4~8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廢熱鍋爐,其特徵是支座(12)一端連接在左右側下冷壁集箱(3)上,另一端支撐在基礎平臺上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鰭片管自然循環硫酸廢熱鍋爐,由鍋筒、連接管、水冷壁集箱、三鰭片膜式水冷壁、過熱器蛇形管、多鰭片管對流管束、灰鬥、爐牆護板、平臺扶梯、手動振動裝置、支座和第一、二、三、四煙道構成。涉及鍋爐技術領域,適用於年產2~20萬噸硫酸的硫酸製備生產系統中,由於採用支撐結構,無鋼架和吊架,具有結構簡單,鋼材耗量低,鍋爐高度低,重量輕的特點,是一種安裝、檢修方便,運行可靠的鍋爐。
文檔編號F16M11/00GK2227263SQ9524178
公開日1996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1995年6月22日
發明者王德芳 申請人:王德芳